關鍵詞:水泥企業(yè)設備事故案例
一、設備事故分類
從責任歸屬來分,設備事故分為非責任事故和人為責任事故。設計、制造、原材料、加工、安裝等缺陷造成的設備事故;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外力造成的設備事故屬非責任事故。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等而造成的設備事故;巡檢不到位,維修保養(yǎng)不當等因素造成的設備事故為人為責任事故。
二、設備事故原因分析
1.非責任事故方面
(1)設計不合理。內蒙公司生料輥壓機循環(huán)斗提機減速機頻繁打齒。事故原因是設備生產廠家實際所供減速機軸功率為125kW,而電機額定功率為160kW,減速機配置小,長期超負荷運轉使得軸承受力大,逐漸磨損到一定程度時,使軸承游隙變大,造成齒輪嚙合不良,加之齒輪制造有問題,使小齒輪三個齒根部出現點蝕,降低齒輪強度,而受沖擊時斷齒(圖1)。
(2)安裝調試有缺陷。三友公司A水泥磨主電機(2800kW)燒毀(圖2)。事故原因是因為水泥磨主電機由于安裝調試時水電阻有一相未串接到電動機繞組,引起電機三相啟動電流嚴重不平衡,導致發(fā)熱量劇增,引起局部絕緣老化,電機安裝初期已經受到損害。并且電機頻繁啟動,每月四十幾次,當電機故障后,本級高壓開關柜拒動,上三級高壓開關柜也拒動,最后由上級變電所出口開關越級跳閘,長時間故障引起電機燒毀。
(3)設備、備件制造質量差(包括材料不合格)。豐潤公司一線回轉窯一檔西側托輪軸斷裂。一線回轉窯在發(fā)生事故前運轉一直比較穩(wěn)定,沒有發(fā)生過其他重大設備問題。從托輪軸斷裂面分析,斷口在托輪北側軸伸進托輪內孔50mm左右處,該處沒有應力集中因素。斷裂面有大片陳舊銹蝕痕跡,新斷痕跡只占很少一部分。事故原因是該軸在制作時存在鍛造缺陷,經20年運轉,缺陷逐漸擴展并導致軸逐步開裂。由于該軸在外部還有一個間隔套包裹,且斷裂面伸入托輪孔內部50mm,所以該裂紋很難被發(fā)現。當斷裂擴展到托輪不足以承受窯筒體負荷時,托輪軸突然斷裂。
(4)安全附件、儀器、儀表失靈。豐潤公司二A水泥立磨磨輥墜落。起重天車使用的鋼絲繩為直徑15mm(6×37)繩,每根最大許用拉力為2.5t,該天車為4股繩,最大許用起重量應為10t,磨輥總成重量約9.6t。從鋼絲繩的強度方面可以認定該天車設計能力偏低(<16t)。雖然鋼絲強度偏低,但起吊的磨輥重量仍在允許范圍內,所以鋼絲繩質量可能存在問題。
(5)潤滑出現問題。沈陽公司2號水泥磨減速機燒瓦事故。事故原因是減速機運行中沒有供油,而且報警停機信號和允許主機啟動信號被解鎖短封。現場壓力表表針不歸零,誤導巡檢人員。
(6)超期檢修、檢驗。豐潤公司二線破碎機皮帶機皮帶刮壞事故。事故原因是皮帶機皮帶原本就存在跑偏、邊緣刮壞現象,但由于一直沒有機會進行更換,造成跑偏突然加重,導致邊緣嚴重刮壞。
(7)設備老化。天津公司礦渣入料斗提機鏈條落掛事故。事故原因是提升機使用工況惡劣,提升物料濕礦渣和煤的腐蝕性、粘接性較強,提升機殼體長期積料過厚,對鏈條刮磨和銹蝕嚴重,鏈條鏈板和銷軸異常磨損導致兩條輸送鏈條斷裂,整體落掛。
(8)檢修技術方案不當。扶風公司輥壓機輥軸裂紋(圖3)。事故原因是輥軸堆焊工藝方案不正確,輥軸屬于多源旋轉彎曲疲勞開裂,裂紋源為焊趾,焊趾處組織硬度分布不均勻,工作中應變集中并引發(fā)疲勞裂紋。
(9)檢修質量差,相關人員技能不夠。磐石公司熟料斜拉鏈機掉道。事故原因是設備在大修時,由于施工隊伍水平差,造成檢修質量較差,運行過程中,拉鏈機鏈條多次掉道。相關人員技能不夠,主要體現在巡檢、維護以及出現問題分析、判斷、解決方面。
上述設備非責任事故,在設備事故中所占比例統(tǒng)計:設計不合理占9%,安裝調試有缺陷占6%,設備、備件制造質量差(包括材料不合格)占31%,安全附件、儀器、儀表失靈占5%,潤滑出現問題占12%,超期檢修、檢驗占1%,設備老化占7%,檢修技術方案不當占6%,檢修質量差及相關人員技能不夠占23%。
2.責任事故方面
(1)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灤縣公司煤立磨輥套炸裂事故。事故原因是灤縣公司在設備中修臨近結束時才安排對煤磨進行檢查,安排較晚,設備中修組織管理不到位,軸承購進不及時。由于軸承沒有更換就將設備運轉起來,后來檢查發(fā)現調心軸承密封損壞加劇,在軸承損壞嚴重的情況下,由于技術措施和處理方法不當,最終導致輥套內軸承損壞抱死、輥套不轉與磨盤襯板干磨,導致輥套局部過熱炸裂。在關鍵主機設備存在問題時,灤縣公司沒有進行充分論證,錯誤地決定設備帶病運行,存有顯著僥幸心理。
(2)維護保養(yǎng)不周。豐潤公司二線生料立磨磨輥軸承進入物料。事故原因是磨內循環(huán)風由下向上流動,由于護板的阻擋,在管道漏點上方形成渦流,使含有物料的氣流長期沖刷管壁,最終使密封風管被物料磨漏,物料通過管道進入磨輥。從主觀因素分析,車間技術人員經驗不足,檢查不到位,沒有關注風管上方磨損狀況,維護保養(yǎng)不周。
(3)巡檢不到位。鞍山公司回轉窯一檔托輪軸瓦翻瓦事故。事故原因是崗位人員巡檢不及時不徹底,造成燒瓦。沒有對窯托輪瓦潤滑情況進行檢查,油勺螺絲脫落,油勺偏移后油勺刮碰,油勺螺絲全部剪折后油勺脫落,不能帶油,造成軸瓦潤滑不良瓦溫升高發(fā)生燒瓦,后期托輪軸澆油后,局部瓦溫下降,但瓦中心潤滑不良,最終造成翻瓦。中控操作員在托輪瓦溫報警持續(xù)升高并達到極限值前沒有采取緊急停車措施。
(4)設備保護解鎖運行。沈陽公司熟料輸送皮帶斷裂事故。事故原因是皮帶機速度信號有故障,速度報警停機在程序內被短封,速度信號只有報警沒有停機,中控室操作員及當班值班長在發(fā)現電流高報警和速度報警后處理不果斷,致使該皮帶打滑后沒能聯鎖停機,造成皮帶滾筒將皮帶磨斷的事故。
(5)超負荷運轉。吉林公司回轉窯直流柜事故。電控柜是2003年回轉窯改造時新安裝的電控設備,原配套的直流電機為250kW,但在運行中發(fā)現原配的電機功率小,不滿足回轉窯的運行要求。工藝專業(yè)人員提出更換為400kW電機,經核算原配套的直流柜在限流的情況下基本上可滿足此使用要求,所以只更換了電機,運行中限流使用。因富余量有限,僅能滿足400kW電機的降負荷運行。但對于直流柜來說經過三年多的長期高負荷運行,所有元件均達到了疲勞期,始終處于小馬拉大車的情況下運行。可控硅在正常使用中,不會表現出異常,但在長期上限值工作時,參數的不一致就會表現得相對大一些,這樣反向電壓升高時,造成可控硅擊穿。可控硅擊穿形成相間短路,使得相應的大電流,沖擊取樣板及脈沖板和主板,造成取樣板、主板、脈沖板等元件燒毀的設備事故。
上述責任事故在設備事故中所占比例統(tǒng)計: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占43%,維護保養(yǎng)不周18%,巡檢不到位12%,設備保護解鎖運行12%,超負荷運轉15%。
三、設備事故預防措施
1.注意幾種隱患
(1)設備操作中的隱患。這主要是違反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所進行的各種違章作業(yè),如超負荷運行、冒險作業(yè)、不按程序使用等。
上一篇:離心泵操作安全
下一篇:安全閥常見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