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百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僅僅是短暫的一瞬,但是20世紀的百年,對于人類的勞動安全則是巨大的一步。站在全人類的高度,用世界的眼光來回溯百年勞動安全的方方面面,一件件成功的歷史事件,像璀璨的明珠光彩奪目。?
人類“勞動保護”意識的產生。最早是恩格斯1850年在《十小時工作制問題》的論著中首次提出。進入20世紀,1918年俄共《黨章草案草稿》中把勞動保護列為黨綱第10條;在我國首次提出勞動保護是1925年5月1日召開的全國勞動代表大會上的決議案中。勞動保護作為安全科學技術的基本目標和重要內容,將伴隨人類勞動永恒。?
“安全第一”口號的提出。這一口號來源于美國,1901年在美國的鋼鐵工業受經濟蕭條的影響時,鋼鐵業提出“安全第一”的公司經營方針,致力于安全生產的目標,不但減少了事故,同時產量和質量都有所提高。百年之間,“安全第一”已從口號變為安全生產基本方針的重要內容,成為人類生產活動的基本準則。
事故致因理論的形成。把人為事故作為一種工業社會的現象,研究其規律,這是美國工業安全專家海因里希30年代的貢獻。他提出的事故致因理論,至今還指導著事故預防的實踐。?
安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二次大戰后期,軍事工業的發展和電氣化生產方式的出現,以及系統科學的誕生,在安全工程領域,提出了以故障樹(FTA)分析技術為代表的安全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這對于人類的工業安全理論是大大的推進。特別是安全的定量分析理論與技術方面,安全系統工程獨樹一幟,豐富了安全科學大花園。?
安全文化的提出。1986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在面對原蘇聯切爾諾貝利災難性核泄漏事故的背景下,對人為工業事故追根求源,得到的認識歸根結底是“人的因素”,而“人因”的本質是文化造就的。因此,1989年在核工業界首先提出了“核安全文化建設”的概念、方法和對策。從此,在工業安全領域,安全文化建設的理論、方法、實踐作為人類安全生產與安全生活的一種戰略和對策,不斷的研究、探討和深化。?
安全科學的學科建設。1990年在德國召開了第一屆世界安全科學大會,同時成立了世界安全聯合會。從此,人類將安全科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進行研究和發展。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也將安全科學技術列為一級學科。
除上述方面,各種安全技術的突破、本質安全化的認識、安全人機學的創立、風險管理理論的發展等,人類安全科學技術的理論與實踐成就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