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油田建設的不斷發展,油田企業的風險管理也在不斷的探索和發展之中。由于油田企業具有風險大、事故后果損失嚴重、社會影響面大的特點,因此,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統,尤其是風險控制系統,對于油田企業的安全運行來說是必不可少、尤為重要的條件。
目前,油田企業的生產管理已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善、有效的模式,但相比之下油田企業的風險管理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著較多的局限性。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目前風險管理的手段、技術落后,落實基本上處于憑經驗、靠判斷的較為原始的工作方式;二是現有的風險管理缺乏系統性,“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往往造成我們的工作雜亂無章、窮于應付,使風險管理工作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三是現有的風險管理工作往往流于一年幾次或是幾年一次的安全檢查、風險評估的形式,不能對風險進行實時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造成風險管理的時間間隔長,缺乏時效性。
因此,加強油田企業實時風險動態控制管理系統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系統風險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事故頻率和事故后果,即風險是由事故發生的頻率和事故后果的嚴重度共同決定的。因此,對于油田企業等的要害部位的管理,采用風險作為衡量和控制的標準是合理可行的。對于生產運行中的油田企業等單位,降低風險的主要途徑,應是控制事故的發生,即減小事故發生的頻率。所以,及時發現并消除高于風險標準的不安全因素,是控制事故發生的主要途徑,也是風險控制的重要控制管理手段。
事故的發生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有長有短。只是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及時有效地采取正確的措施,遏制并最終消除其繼續發展的勢頭,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發生。管理系統的立足點就是在事故的成長過程中,對能夠影響系統風險的處于不可接受風險的因素進行實時控制管理,通過將影響風險的每一因素控制在可接受風險的標準之內,以達到安全生產運行的目的。
油田企業實時風險動態控制系統的原理是對風險進行實時有效的追蹤,及時發現不可接受的風險并采取正確的措施加以修正,以控制事故的發生,從而保證油田企業始終在可接受的風險條件下運行。系統的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控制手段:運用網絡和計算機,輸入影響風險的各種基礎數據,通過計算機判定計算,得出實時風險結論及建議措施。
2)控制原理:將影響系統風險的因素,層層分解,直至各崗位及設備。針對影響風險的每一因素,依據標準設置一判定值,將實時獲取的數據與判定值進行比較判斷,以確定該項是否可以接受。同時,管理系統將自動判斷在同一時刻系統中可能同時存在的不可接受項對于整個系統是否可以接受,以達到實時控制的目的。
3)控制管理:各崗位、設備按要求將所需數據及時輸入或自動錄入計算機,計算機根據計算判斷輸入的數據是否為可接受風險,如為不可接受的風險,則提示需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同時系統再判定整個企業的實時風險是否為可接受風險。
通過以上的風險實時動態控制管理,可始終將企業風險保持在可接受條件下,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運行。因此,油田企業實時風險控制管理系統對實際生產具有很好的控制性和指導性,是油田安全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系統。
上一篇:HSE管理體系的設計過程風險管理
下一篇:操作現象違章表現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