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頂檢修
(1)罐頂的一般性腐蝕穿孔,在不允許用火的情況下,采用彈性聚氨酯或其他粘接劑粘補。
(2)腐蝕較嚴重,穿孔較多,可以補焊或局部更換罐頂鋼板處理。
(3)拱頂罐由于設計、使用、操作不當造成罐頂變形時,可采用充氣正壓法恢復。
安全注意事項:
①充氣恢復過程中,所有作業人員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并遠離作業罐。
②如果罐頂局部塑性變形處有裂縫而大量漏氣,影響恢復正常進行,應停止作業,動火補焊后,再次充氣恢復。
③充氣作業過程中,認真檢查罐頂弱焊連接處和罐壁下部角焊縫,一旦有異常,立即停止作業。
④罐頂恢復后應及時將通氣口打開,以防再次抽癟。
⑤充氣作業宜在天氣較好時進行,且宜在當天氣溫降低之前完成。
(4)罐頂腐蝕特別嚴重或由于操作不當造成頂部抽癟嚴重變形而無法修復時,罐頂均應更換。
(5)架頂儲罐,由于桁架扭曲,頂層壁板變形嚴重或無力矩儲罐要改為拱頂儲罐,整個罐頂需做結構更改。桁架頂改為拱頂可按以下順序進行。
①拆除原罐頂板及桁架。
②修復罐壁,切除無法修復部分,補焊新壁板。
③組焊包邊角鋼。
④包邊角鋼及頂板組焊程序及工藝與新建儲罐相同。
⑤恢復原有罐頂附件。增設罐頂防護欄桿及平臺。
⑥涂刷防腐漆。
(二)罐底檢修
1.罐底嚴重的麻點、蝕坑、氣孔、吵眼、裂紋及凹陷等需處理,可采用打磨補焊或進行局部更換等辦法來處理。不允許動火的儲罐可用粘接劑進行粘補;在允許動火的條件下,均盡量采用打磨補焊或局部更換等方法進行修補。
(1)數量較少的機械穿孔和腐蝕等缺陷可直接補焊。
(2)面積大的腐蝕及較大的孔洞應切割其缺陷部位,更換新底板。
(3)焊縫的裂紋,在其兩端鉆止裂孔,將缺陷部位清除,重新焊接,補焊至少要焊兩遍。當裂紋長度大于100mm時,采用其上覆蓋鋼板,焊接四周,蓋住裂紋。蓋板在每一方向上超出的長度以不小于2印刪為宜。
(4)由于應力集中等原因產生的大裂紋,可將裂紋周圍底板切割其缺陷部位,更換底板。補焊上的新鋼板應超過裂紋長度。
(5)基礎局部沉降導致罐底板局部凹陷,應將其缺陷部位焊縫割開,在基礎上填人瀝青砂并搗實后重新將焊縫焊好;如凹陷嚴重且面積大,無法修正時,則應局部更換底板;凹陷面積小,可割一個圓孔,并于基礎填實后,再補焊上。
2.罐底更換
(1)腐蝕使底板的剩余厚度普遍超過容許值或者罐底板呈大面積蝕坑、穿孔等嚴重缺陷時,應將罐底板進行更換。
(2)罐底更換根據不同情況可只更換中幅板或中幅板、邊緣板一起更換。
(3)大型儲罐邊緣板的更換采用逐張更換法,先將原來的邊緣板割下來。換上新的邊緣板,新板的尺寸應盡可能和原邊緣板尺寸一致。
(4)小型儲罐可將整個儲罐移位,把舊罐底割掉,換上新罐底,再安放到原來位置。
(5)對于大型浮頂罐(或內浮頂罐)罐底的更換,在罐底割除之前應先將浮頂(或內浮頂)懸掛于罐內,然后再進行作業。
(三)浮頂儲罐密封裝置的更換
浮頂儲罐的機械密封改為軟密封,施工程序如下:
(1)罐清洗后,應先拆除機械密封裝置。
(2)細檢查船艙外邊緣的腐蝕程度及滲漏處。若腐蝕比較嚴重時,則應在艙內補焊或更換。
(3)安裝導向及滾輪。
(4)拆除原導向炮架及導軌。
(5)安裝軟密封裝置。
(6)圖紙要求進行檢查、驗收。
(7)內充水進行浮頂升降試驗。檢查密封帶與罐壁、導向管與導向滾輪之間有無卡澀現象。同時切割罐壁上剩余導軌。
(8)放水后,進入罐內查看密封帶運行情況。
(四)內浮頂浮盤沉沒處理
(1)清罐后,達到安全施工條件。(2)拆除密封帶取出軟泡沫塑料,將其置于罐外涼干。
(3)清掃浮盤及罐底。
(4)全面檢查。對損壞部分進行修理。
(5)按設計要求安裝軟密封裝置。
(6)充水進行浮盤升降試驗。
(五)罐壁的檢修
(1)罐壁因因腐蝕穿孑L或焊縫滲漏,如可以清罐,則用焊接方法修補。若一時不能清罐,可降低液面,用粘接劑粘補。
(2)由于設計、使用、操作不當,罐壁被抽癟,可向罐內充水恢復。如向罐內充水至設計最高操作液面,仍無法使變形罐壁恢復原狀時,可借助外力整形恢復。用外力整形還無效果時,可將凹陷處割除,局部更換。
(3)上部罐壁由于腐蝕嚴重產生穿孑L或厚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整圈更換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