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纜的連接
電纜的連接分為電纜與電纜、電纜與設備的連接,無論哪種連接都應避免出現因明接頭、“雞爪子”和接線虛而引起的電火花和電弧現象,減少漏電和短路故障。所以井下電纜的連接應符合以下要求:
、匐娎|與電氣設備的連接,必須用與電器設備性能相符的接線盒。一個電纜引入裝置只允許連接一條電纜。當電纜的外徑小于接線喇叭口內徑時,必須按規定套上合格的橡膠密封圈封堵。
電纜芯線與接線盒或設備接線腔內接線端子應正確連接。導電芯線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與接線端子連接;導電芯線應無毛刺;連接線上的墊卡、彈簧墊圈應依次上齊全并壓緊,但不得壓住絕緣材料;連接屏蔽電纜時,屏蔽層必須隨同絕緣層一起剝除,剝除長度一般可以和外護套的剝除長度相同;腔內的接地芯線要比導電芯線長一些,一旦導電芯線被拉脫時,地線仍能保持連接。
、诓煌碗娎|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
、垭娎|進入引入裝置,必須按接線工藝標準要求整體進入;電纜的一端在接上帶電設備時,其另一端不可以什么也不接,應避免出現“羊尾巴”。
④同型電纜之間直接連接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橡套電纜的修補連接(包括絕緣、護套已損壞的橡套電纜的修補),必須采用阻燃的材料進行硫化熱或與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在地面熱補或冷補后的橡套電纜,必須經浸水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在井下冷補的電纜必須定期升井試驗。
塑料電纜連接處的機械強度以及電氣、防潮密封、老化等性能,應符合該類型礦用電纜的技術標準。
、輰﹄娎|接頭的要求:
芯線連接良好。接觸電阻、接頭處的溫度均不大于電纜的阻值和電纜的最高允許溫度。
接頭處有足夠的抗拉強度,其值應不低于電纜芯線強度的70%。
兩根電纜的鎧裝、鉛包、屏蔽層和接地芯線都應有良好連接。
2.電纜的敷設
為了盡量減少和防止電纜事故(漏電、短路)的發生,保證供電線路的安全運行,先將敷設電纜應遵循的要求和注意事項介紹如下。
。1)井下電纜懸掛的要求
井下電纜(與手持式或移動式設備連接的電纜除外)必須懸掛。其具體懸掛方法(或標準)應遵守以下規定:
、匐娎|必須懸掛在水平巷道或傾角30°以下的井巷中,電纜應用吊鉤懸掛;在立井井筒或傾角30°及其以上的井巷中,電纜應用夾子、卡箍或其他夾持裝置進行敷設。夾持裝置應能承擔電纜重量,并不得損傷電纜。
、谒较锏阑騼A斜井巷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的松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時自由墜落。其懸掛高度應保證電纜在礦車掉道時不受撞擊,在電纜墜落時不落在軌道或輸送機上。
、垭娎|懸掛點的間距,在水平巷道或傾斜井巷內不得超過3m,在立井井筒內不得超過6m。
、苎劂@孔敷設的電纜必須綁緊在鋼絲繩上,鉆孔必須加裝套管。
⑤電纜不應懸掛在風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件。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內,電纜(</FONT>包括通信、信號電纜)必須與瓦斯抽放管路分掛在巷道兩側。盤圈或盤“8”字形的電纜不得帶電,但給采掘機組供電的電纜不受此限。
、蘧埠拖锏纼鹊耐ㄐ藕托盘栯娎|,應與電力電纜分掛在井巷的兩側。如果受條件所限,在井筒內,應敷設在距電力電纜0.3m以外的地方;在巷道內,應敷設在電力電纜上方0.1m以上的地方。
⑦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高、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應大于0.1m;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mm。
⑧井下巷道內的電纜,沿線每隔一定距離、拐彎或分支點以及連接不同直徑電纜的接線盒兩端、穿墻電纜的墻的兩邊都應設置注有編號、用途、電壓和截面的標志牌。
、崃⒕仓兴玫碾娎|中間不得有接頭。因井筒太深需設接頭時,應將接頭設在中間水平巷道內。
運行中因故需要增設接頭而又無中間水平巷道可利用時,可在井筒中設置接線盒,接線盒放置在托架上,不應使接頭承力。
、庠陧鲜覂群湍局Ъ艿木镏蟹笤O電纜時,必須將電纜的黃麻外皮剝除,并定期在鎧裝層上加涂防銹油漆。電纜穿過墻壁部分應用套管保護,并嚴密封堵管口。
(2)電纜敷設應注意的問題
、俜笤O電纜的巷道應支護完好,便于電纜的運輸和敷設。
、谠谠O置電纜連接處,不應有淋水,否則,應采取相應措施。
、郛旊娎|敷設需要橫過巷道時,應保證電纜橫過巷道后既不影響運輸也不會危及電纜運行。
、転楸苊怆娎|運行中受到外力的沖擊,發生漏電、短路等不安全故障或事故,下列地點不應敷設電纜:
用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包括運輸機上、下山和使用木支架的立井井筒),在個別情況下,受條件限制執行有困難時,對電纜應采取可靠保護措施,經礦務局或礦總工程師批準的不受此限。 溜放煤、矸石和材料的巷道。
、莘笤O的電纜需彎曲時,為防止紙絕緣的撕裂、鉛包的損壞、電纜內應力過大,使電纜受傷,電纜和電纜芯線彎曲時,不得小于其最小彎曲半徑。
3.井下電纜的日常維護和檢查
電力電纜和其他主要電氣設備一樣,運行中的絕緣狀況會直接影響到供電系統的安全。
對電纜進行日常維護和檢查,可及時發現問題,保證其安全工作。
(1)建立必要的電纜運行維護制度
•定期預防性試驗制度
對運行中的高壓電纜進行定期預防性試驗,可以發現電纜的受潮、臟污、局部缺陷及缺陷的性質等情況,對試驗中不合格的電纜進行及時的更換。電纜的絕緣是電纜運行狀態的反映,做好絕緣的測量是十分必要的。但電纜的絕緣電阻值與電纜的長度和測量時的溫度有關,為便于比較,應換算成溫度為20~C時每公里的阻值。電力電纜的絕緣電阻沒有規定明確的標準數值,鎧裝電力電纜每一纜芯對外皮的絕緣電阻一般不低于下列數值:
額定電壓1~3kV:粘性浸漬電纜或不滴流電纜,50MΩ;滴干絕緣電纜,100MΩ。
額定電壓為6—10kV:粘性浸漬電纜或不滴流電纜,100MΩ;滴干絕緣電纜,200MΩ。
千伏級以下的橡套、塑料電纜線路,其絕緣阻值不得小于100乘以工作電壓值(單位是Ω)。例如,電壓為660V時,阻值為660000Ω,即0.66MΩ。
一般情況下,絕緣阻值都應大于1—2MΩ。
•電纜的防護與裸鎧裝電纜的防腐制度
在對井下巷道進行整修、粉刷和沖洗作業時,必須對電纜線路進行保護,整修結束以后要重新將電纜懸掛好。摘掛帶電電纜時,應制定安全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采煤、掘進工作面放炮時,應有防止崩壞電纜的措施。
鎧裝電纜應定期進行涂漆防腐,其周期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一般采區、運輸大巷的 電纜不超過2年,立井的電纜不得超過2-3年。
•井下供應電纜審批制度
井下采掘工作面應預先進行供電設計,經程序審批后配給電纜與設備,安裝完畢進行 驗收,合格后方可供電。對已拆除或不再使用的電纜要限期出井。
(2)電纜的日常維護和定期巡視檢查制度
電纜日常維護和定期巡視檢查制度的主要內容有:
、俣ㄆ跈z查電纜運行和懸掛情況。日常維護的專責人要每天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诰路及線路中的連接器(件)溫度。例如,接線盒、輔助接地板、線路溫度。專責人各班應檢查一次。線路表皮的最高允許溫度一般是:6kV,35℃—40℃;低壓橡套電纜, 50℃—55℃;連接器(件)接線處的溫度也不得超過同級電壓電纜。芯線的最高允許溫度(鎧裝紙絕緣電纜1~3 kV,80℃;6 kV,65℃;低壓橡套電纜65℃),并做好記錄。
、垡苿釉O備的電纜,應由移動設備專責人(移動設備的操作者)班班檢查。掘進巷道或工作面附近電纜余下的部分,應呈“S”形懸掛,不準在帶電的情況下盤圈。電纜應嚴防炮崩、其他外力沖擊或用力拖拽。
、艿V高、低壓電纜管理專貴人員,根據電纜管理要求實行全面管理,定期檢查出的問題及時書面通知使用單位,并限期處理與復查。
、莞邏弘娎|的鎧裝層,若出現斷裂、松動應及時綁扎,立井井筒的高壓電纜應由兩人同時進行檢查維護。應每月至少檢查一次,如發現問題應及時維護或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