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班組安全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應根據車間及班組生產、人員、企業條件等情況而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①按教育方法分
a.上課。即集合車間全體職工或班組全部成員,由車間領導或班組長或外請專家講課,傳授安全知識和技能。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講解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學習有關生產和安全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如各工種特別是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
b.討論分析。這種教育形式的特點是,就安全生產中的某一問題或某一事故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如事故發生后召開的事故現場會。通過討論、分析,可以加深或正確理解某一問題,可以從已經發生的事故中引出可以記取的教訓,引以為戒。
c.開展宣傳。運用電視、錄像、廣播和黑板報、圖片展覽等現代化和傳統的宣傳教育工具,積極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事故案例分析等。
d.開展文化娛樂競賽活動。通過舉辦文藝演出、演講、書法美術展覽、智力競賽、消防運動會、操作技能比賽等活動,寓安全教育于各種活動之中,往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e.參觀學習。通過觀摩取經、參觀學習,可以學到其他單位、兄弟班組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動人事跡,借以推動本車間、本班組的安全工作。
②按教育時間分
a.集中教育。即利用相對集中的一段時間,進行較為系統的安全教育,如學習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本單位的生產、工藝、設備知識以及安全規章制度,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技能等。通過集中安全教育,能使職工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但集中教育不能占用大量的工作時間,而要合理安排,見縫插針,如利用設備大修期間,操作工的工作量普遍較少的時機。
b.經常性教育。安全教育應該是長期的、連續的,不可能一勞永逸。因此說,集中教育也并不能使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作業過程中始終如一地、百分之百地符合安全要求,這就需要堅持不懈地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利用各種機會(如班前班后會、發現職工有不安全行為和思想時、節假日前后、事故發生后等)開展生動活潑的安全生產教育。這種形式的教育時間短,針對性強,實行后容易收到效果,且印象較深,時時喚起人們強烈的安全意識和對事故的警覺,能起到警鐘長鳴的作用。
③接受教育的作業人員分
a.普通工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這類工種人員從事的工種對本人或他人以及周圍的設備、環境等不具危險性或危險性較小。“三級”安全教育就是對入廠的新工人分別進行的廠級、車間級、班組級安全教育。
車間安全教育是新工人或調動工作的工人被分配到車間后所進行的車間一級的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車間專職或兼職安全員協助。教育的內容包括本車間生產性質、特點、生產工藝流程,主要設備的特點,勞動安全衛生狀況,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及注意事項,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班組安全教育則是三級教育中內容最具體,最重要、最具操作性的一種教育,由班組長會同安全員和帶班師傅負責進行。主要是介紹本班組的工作任務、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區域、設備性能和狀況,安全防護裝置和設施的作用及完好要求,作業場所清潔衛生要求結合具體工作崗位進行安全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安全操作規程、遵章守紀的教育,勞動防護用品、工器具安全使用知識教育;指出危險作業地點的安全注意事項和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注意事項;組織重視安全、技術熟練、富有經驗的老職工進行安全作業示范,并講解安全操作要領強調不遵守操作規程帶來的危害性。
b.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由于特種作業對操作者本人以及對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險因素,因而,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就尤為重要,國家對此有嚴格的規定。
對電氣、起重機械、鍋爐、壓力容器、焊接、車輛駕駛、爆破等特殊工種的人員,除由企業按規定組織他們進行嚴格的專門的安全技術訓練、考核外,車間、班組應積極配合,指定專人對他們進行實際的崗位操作訓練,并保證特殊工種的工人按期參加“復訓教育”。特殊工種的操作人員一定要持有該工種的操作證,方可獨立操作。
通過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和訓練,使每個職工的安全技術素質和安全意識得到提高和鞏固,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處理設備故障的能力,從而達到“我懂安全”“我會安全”“我管安全”的狀態。
上一篇:班組安全管理控制要點
下一篇:班組安全管理需做到10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