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錫都之癢——個舊肺癌調查

2006-02-15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紀念周恩來總理關于解決云錫肺癌問題的指示30周年

 

個舊,滇南的工業重鎮,被譽為“錫都”。一直是中國最大的現代化錫工業基地,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產錫基地之一。個舊錫產量約占全國錫產量的70%,約占世界錫產量的10%,近50年來,共產錫70多萬噸。但個舊也是世界上肺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曾在一段時期,這座人口不過幾十萬的小城市,竟然每周幾乎有兩個人被確診為肺癌。由于死亡率極高,確診后的患者在很短時間內就會死亡。這件事情曾經引起全城恐慌。1975年2月5日,病中的周恩來總理為此特別做過指示。那么,30多年過去了,個舊的肺癌防治情況怎樣了?記者進行了調查。

 

恐慌

在云南錫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云錫)家屬院里,幾個老人伴著午后的陽光,聚在一起閑聊。記者上前向老人們詢問有關肺癌的問題,沒人作答。再問,幾個老人拿起屁股底下的小板凳,走了——

2005年11月的一個下午,距離周總理指示30周年后的一個下午,在一座城市,在問及肺癌的問題時,得到了這樣一個回應。肺癌是個舊不變的敏感話題,也是縈繞在個舊人心中的痛。

余福臣,胸前掛著一個小書包,在云錫工人文化宮門前收停車費,他一天工資是9元。老伴負責打掃門前的衛生,一天的工資是5元。他們的工作時間是早8點到晚10點半。生于1938年的余福臣,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5個兒女,現在都有工作、都有住房,他還能拿到退休金,更重要的是他曾摸過閻王爺的鼻子,但又回來了,死里逃生。

余福臣曾是云錫公司冶煉廠的職工,他在上個世紀曾經先后做過兩次手術,只留下一個刀口,因為兩次手術都是從一個地方開的口,手術的醫生也是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老余一生都要感謝的人,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原云南錫業公司職工醫院,以下簡稱云錫醫院)腫瘤科原副主任醫師——黃紹鏘。

上個世紀70年代,一段時間內,個舊很多人開始咳痰、胸悶。去醫院檢查后,大多數人照出來的片子顯示有一團東西在他們的肺里,他們得到的是同一個結果——肺癌。

一時間人們紛紛猜測,是什么原因讓大家都得了這種病呢?有人猜測與抽煙有關系,當然現在我們也都知道,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元兇之一。可是在個舊,這個情況又有點特殊,吸煙的人和不吸煙同樣都會患上肺癌,那么導致個舊地區肺癌高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個舊,被查出患肺癌的人越來越多;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被肺癌奪去了生命。黃紹鏘說:“當時有的人熬過半年,有些人三四個月就走了。”1975年,剛剛到腫瘤科的黃紹鏘,做了15例手術,只有一例活了3年,其他都在一兩年,或半年左右就死了。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年齡普遍在45歲左右,最初的癥狀大都是咳嗽。

余福臣,這個在個舊錫礦工作了30年的老工人、全國勞動模范,厄運同樣也悄悄降臨到他的頭上。余福臣老伴說:“剛發現的時候,咳嗽,臉色都變綠了,我家有5個娃娃,當時這些娃娃都沒有成家,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我們把他裝老的衣服都做好了,后事也準備好了。”

云錫醫院的醫生經過商量決定給余福臣做手術,看能否給他生還的可能。

黃紹鏘參與了那次手術,當他們打開余福臣的胸腔看到他的肺時,他們驚呆了。肺是黑的,余福臣的26個淋巴結上都有很多粉塵,就是說他患的是矽肺。

幸運的是10多天以后,余福臣終于脫離了危險。

當時在個舊地區,肺癌發病的主要人群都集中在礦工身上。1975年1月底,有關部門做了一個統計。統計顯示個舊錫礦發現肺癌患者511例,而當時云錫公司礦工的人數是2萬人左右,就是說在云錫100個礦工當中就有2個人患上肺癌,而當時全國肺癌的發病率是萬分之三,個舊的肺癌的發病率要高出全國水平近百倍。

肺癌是非常可怕的疾病,一旦得上,到了晚期,基本上就等于宣布了這個人的死亡。所以,當這份統計數字被公布之后,在個舊地區曾引起了人們的恐慌。為什么惟獨個舊地區肺癌高發呢?錫礦的井下到底有什么在悄悄侵蝕著礦工的身體?恐懼和迷惑在蔓延。

 

關懷

1975年2月5日,北京醫院十分肅靜,醫務人員正在給周恩來總理做手術。手術接近尾聲,醫務人員忙著給總理包扎傷口。這時身體虛弱的總理,在手術床上睜開眼睛,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把李冰同志叫來”。

1975年1月29日,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第303號,報道了一篇題為“關于云錫公司礦工肺癌問題”的報告。而這份報告,恰恰被重病中的周恩來總理看到了。看完報告后,他寢食難安、一直把這個事情掛在心里。

中國醫學科學院日壇醫院黨委書記李冰(李克農之女),剛走出手術室,聽到總理叫她又急忙返回。周總理見李冰來了,用十分微弱的聲音對李冰說:“李冰,云南錫礦工人肺癌發病率很高,你知道不知道?”李冰聲音有點嘶啞,回答說:“知道”。她萬萬沒有想到,總理在他病情處在這樣危重的時刻,仍想著萬里之外的個舊礦工。周總理說:“你們要去解決好這個問題,馬上就去”。這時總理話音斷斷續續,十分吃力。“我就去,請總理別說話了,千萬要好好休息。”李冰強忍著淚水、低著頭,退出手術室。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感情、熱淚奪眶而出。

后來,這段感人的歷史片段,在總理辭逝后,被一位從事體育報道的記者以《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為題報道出來。30年后,當我們這些后來人在閱讀這段歷史時,崇敬和感動仍在我們心靈深處激蕩。

1975年2月,李冰和冶金工業部及云南省衛生廳等相關部門人員,帶著總理的囑托來到了云錫公司,了解肺癌防治情況。同年3月9日,在多方努力籌措下,云錫公司職工醫院腫瘤科成立了,當時有醫生2人,黃紹鏘就是其中一員。

 

探索

個舊,在彝語中的有三種解釋,其中之一就是“礦石真多”的意思。個舊位于云南省南部、紅河北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產錫基地之一,錫的儲量占全國儲量的1/3,錫產量約占全國錫產量的70%,約占世界錫產量的10%,在近50年來共產錫70多萬噸。

據史料記載,個舊的錫開采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到1883年清光緒年間,清政府在這里開始設立個舊廠務招商局;1934年,個舊地區的私人廠礦已經達到4425戶,礦工人數達6到7萬之眾;從1909到1939年30年間,由于滇越鐵路通車和世界工業發展的刺激,個舊地區的錫產業出現鼎盛繁榮時期,年均產錫達到7800多噸,其中有5年突破萬噸;1950年,云錫股份公司收歸國有,更名為云南錫業公司,也就是今天云南錫業集團公司的前身。如今,云南錫業集團公司是一個以產錫為主的特大型企業。

李冰考察之后,在1975年5月,她派出了以日壇醫院黃國俊、孫燕等大夫組成的醫療隊,到云錫醫院協助開展肺癌診療工作。從此國內有關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大協作,開始攻克個舊肺癌難題。

據不完全統計,從1975到1998年的20多年間,國家共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同時引進國外合作研究基金110余萬美元,用于個舊的礦工肺癌防治及研究工作。全國有9個省市、58所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先后參加、參與了云錫肺癌防治和研究工作。

個舊地區礦工肺癌防治研究,也曾被納入國家“六五”、“七五”、“八五”和“十五”醫學科技攻關計劃。此外, 還與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建立了肺癌研究協作關系,開展肺癌防治國際科研合作。

其實,個舊肺癌發病率高由來已久。

1956年1月,云錫醫院就曾做過一次肺癌調查,當時拍了500多位肺癌患者的胸片,送到上海醫學院鑒定。結果查出各期矽肺病患者70余人,而矽肺的最終結果就是肺癌。

1964年,當時云錫醫院院長譚文肅及一些相關專家組成了調查組,到云錫公司所屬廠礦作回顧性調查,收集了1957到1964年7年間,83例肺癌病歷。經過分析,這83例肺癌患者中,有坑史(在錫礦井下工作經歷)的人占89.4%,所以專家們初步得到共識,個舊的肺癌高發病原因與工人井下作業環境有一定關系。但那時由于普查數量不夠大,還沒有充分的理由和科學依據,來進一步證實造成個舊工人肺癌的病因。

1973年,云錫公司衛生處組織專工作人員,對19000多份職工病案進行分析,同時閱讀了6萬多張X光胸片。結果這次查出有511名職工患肺癌,發病率為142/10萬,其中礦工占84.2%,說明了云錫礦工肺癌有明顯的地區和職業特征。

1982年,中國醫科院簡陽分院與云錫公司勞動保護研究所合作,利用坑下歷年氡子體測定資料,對1975到1981年間,患有肺癌的499例患者逐個進行調查,計算礦工累積輻射暴露劑量(單位是工作水平月)。調查的結果顯示:這499名礦工累積輻射暴露劑量,平均為716.32工作水平月,遠遠超過國際上公認的肺癌高發水平120工作水平月的幾倍。

1976年起,云錫公司勞動保護研究所的趙桂芬、孫來華等人,就開始對大白鼠進行氣管灌注含砷礦塵、吸氡、氡塵復合誘發肺癌實驗。到1985年10月,他們共試驗觀察了699只大白鼠。實驗中他們分別給大白鼠灌注高砷(砷含量19.22%)、中砷(砷含量2.07%)、低砷(砷含量0.06%)礦塵,結果發現接受不同含砷量礦塵的大白鼠,肺癌發病率分別為11.1%、8.5%、2.7%。另外,實驗中他們給大鼠接受氡子體慢性吸氡誘發試驗,結果是有20%的大鼠患肺癌。另外,他們又進行了給大白鼠灌注含砷礦塵加吸氡試驗,結果大鼠肺癌發病率為25.4%。最后他們得出結論:吸氡復合灌注含砷礦塵肺癌發病率大于單純吸氡,單純吸氡大于單純灌注含砷礦塵的肺癌發病率。

經過多年來的調查、分析、實驗、研究,科研人員基本掌握了礦工肺癌的發病規律、流行趨勢及職業特點,初步證實了云錫礦工肺癌病因。最后得出結論:云錫礦工肺癌高發與井下作業環境中的氡、氡子體及含砷過多的金屬礦塵等有害元素有關。

氡是一種放射性元素,氡被吸入人體之后,就相當于在人的肺里安裝了一個小型放射源,它源源不斷地向人體發出輻射。氡吸到肺里后,作用于人的氣管、支氣管、肺泡上面,使人肺上皮細胞的DNA產生作用,使DNA鍵斷裂、產生損傷,漸漸肺部就會出現癌變的現象。砷等有害礦塵進入人體后,等于埋進去了無數毒源,人的肺部產生癌變可能性極大。

1988年,經過有關部門多方努力,科研工作者完成了從1954到1988年間,云錫職工癌患者統計分析。根據統計,在這期間云錫共發生肺癌患者1919例,其中有坑史者1633例,占85.1%;無坑史者196例,占10.2%;其中無坑史職工肺癌發病率為33.97/10萬,有坑史職工肺癌發病率為508.86/10萬,相差15倍。

 

防治

經過努力,人們終于找到了病因。那就是以砷為主的礦塵和氡以及氡子體等有害物質被吸入肺里所致。那么該如何防治是擺在人們面前的又一道難題。

1950年以前,云錫公司礦山開采多是自然通風,沒有排塵防毒設施;1955年以后,云錫公司建立了區域性機械通風系統。上個世紀60年代初,開始建立供水系統、進行濕式鑿巖標準化作業,使井下作業環境逐步改善。1975年,冶金工業部下達了《云錫公司井下放射性防護措施的研究》的課題,最后提出在云錫實行“分區通風、以壓為主、壓抽結合、正壓控制作業區域”的通風技術方案。從1974開始到2005年,根據此原則云錫公司先后改造和建立了14條機械通風系統,井下作業環境得到改善,粉塵濃度、氡濃度、氡子體合格率逐年上升。到2005年,云錫集團公司井下粉塵合格率88.9%、氡氣合格率86.7%、氡子體合格率85.5%。

在治療方面,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云錫醫院對肺癌患者零星施行化學藥物治療。1975年3月,云錫醫院成立腫瘤科后, 收治第一批肺癌患者開展了肺癌的綜合治療。在手術切除前后或放療前后應用抗癌化學藥物配合治療, 收到一定效果。1976年到1998年,云錫醫院共施行肺癌手術切除治療200多例,早期肺癌術后5年生存率達53.6%,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1986年7月,云錫公司與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簽訂協議,開始合作口服復合營養素的研究項目。該項目主要是在358名坑齡大于10年、年齡大于40歲的職工中,開始服用維生素A、E、β-胡蘿卜素及硒酵母等組成的復合營養素藥丸。在患者連續服6個月后,服藥對象的體質普遍增強,實驗結果證明在云錫礦工肺癌中長期服用防癌藥物是可行的。

1991年10月,中美雙方簽定了《中國云南錫礦礦工肺癌早期標記物研究》項目。目的有兩個:一是建立生物樣品庫和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可以來評價和篩選肺癌的潛在早期標記物;二是隊列研究。建立一個隊列用來研究與肺癌有關的環境和遺傳危險因素。協議中規定每年要對7000左右的礦工進行一次肺癌普查,最后由中美雙方每年在云錫現場聯合會診,合同為期6年,這期間美方投入近百萬美元。這次中美雙方一個顯著的成果就是從1992到1997年間,有400多名礦工被確診為肺癌。

 

無奈

云錫醫院腫瘤科醫生孫良(化名)對記者說,現在他們已經不對礦工進行癌癥普查了。不像以前他們開著診療車到礦上和老鄉家里去普查,那時每年他們能普查幾千甚至上萬人次,后來這項工作就放松了,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經費。國家不許“企業辦社會”后,云錫醫院從云錫公司剝離出來,歸紅河州管理,并更名為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而州里給醫院的定位是“非撥款、自負盈虧”的單位。孫良認為這樣的定位本身就是矛盾。

孫良說肺癌普查的意義很大,因為肺癌患者如早發現,及時做手術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而到他們醫院來的癌癥患者,90%以上都是晚期了,也就基本上宣布這個人“死刑”了。

孫良強調很多患者治療晚,經濟原因是主要因素。

同時,由于紅河州很多地區比較貧窮,很多人對每次300到500元的檢查費,很難承擔。孫良舉了兩個例子:一次他們去一個村普查,村里人很好客,為了招待他們,整個村才湊了兩只老母雞;另一次他去一個老鄉家普查,這家的鍋碗餐具都不全,全家的固定資產加起來也不到一百塊。

由于很多病人不是提前來檢查,等到晚期時候才來,已經做不了手術了,或做手術意義不大,因為這時期的病人成活率還不到8%。孫良說:“2004年,他們科只做了28例手術,想想很可悲。現在很多肺癌患者,一開始是咳嗽,然后就去小醫院打消炎針,打針后不咳嗽了,以為好了,就不管了;沒多久,又咳嗽,又去打,到了不行的時候,才來他們這里檢查,可是很多人都晚了。”

同時,孫良提出了另外一個可怕的問題。在今天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很多單位為了應付檢查,組織職工到小的醫院做檢查(因為相對費用低)。由于很多小醫院受醫療設備和技術方面等因素限制,常常誤診。很多礦工都是不行了或很難受了,拿著小醫院的單子來他們醫院就診。經過他們檢查,結果這個人已經是肺癌晚期。這樣給治療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同時也加重了病人的痛苦。

個舊市防癌辦主任姚明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個舊市包括云錫以前防治肺癌的工作是非常紅火的,現在肺癌研究所也已經冷清下來,云錫工人的肺癌普查從2001年也停止了。目前,個舊市防癌辦有在冊職工6人,但其中4人被長期借調在外。”

 

現實

1983年,也就是周總理指示后的第8年,一位熱心讀者于永泉曾寫信給某媒體反映“云錫肺癌仍在發展措施不力”。1988年,云錫前進礦也曾經上書云南省和個舊市有關部門,稱“近年來,我礦肺癌矽肺患者越來越多,死亡數字越來越驚人,已經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

2005年11月,當記者再次踏上這片紅土時,又看到怎樣的情景呢?在云錫醫院看到了這樣一番情景:來腫瘤科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川流不息,住院的床位幾乎爆滿。

姚明鑒采用分析流行病學方法,對個舊地區近5年來的惡性腫瘤登記資料進行了分析。他發現病人的死亡率從1998年的57.10/10萬,上升到2002年的72.13/10萬。這充分說明個舊地區惡性腫瘤死亡率仍呈上升趨勢,尤以肺癌為甚。

黃紹鏘通過15年的潛心研究發現,礦工從事井下作業所接觸有害物質的作用是持久的。他的研究結果顯示:云錫脫離井下工作少于10年的礦工,肺癌發病率為751/10萬;10到20年為589/10萬;20年以上為927/10萬。也就說礦工雖已脫離井下,但肺癌的發病亦不會自然降低。所以黃紹鏘認為從開始井下作業到肺癌發病,潛伏期有的將長達30年左右。

記者來到云錫集團公司安全處采訪有關肺癌的情況。安全處有關負責人說,云錫為了防止肺癌做了大量工作,從他們機構就可以看出來:云錫集團公司及所屬單位、控股公司設有安全生產委員會,現全集團公司設有安全監察處1個,安全科18個,安全股23個,共有專職安全員390人。

那么,個舊肺癌的狀況好轉了嗎?記者四處打聽,結果遇到了文章開頭提到一幕。

不過一位在職下井的礦工告訴記者:“比以前好多了,但現在下班時,鼻子里還是有灰塵。”一位大娘告訴記者:“沒好多少,(肺癌)有都是!”那么,到底好了嗎?不可道聽途說,這里只有用這張統計表可以表明現在個舊肺癌的情況。

 

云錫職工肺癌發病、死亡統計表(云錫公司提供)

項目年

職工人數

發病人數(人)

死亡人數(人)

發病率(1/萬)

 當年

 累計

 當年

 累計

 

1978年

35792

81

960

49

781

22.63

1979年

36615

77

1037

69

850

21.03

1980年

37562

93

1130

83

933

24.76

1981年

44746

96

1226

100

1033

21.45

1982年

45485

124

1350

127

1160

27.26

1983年

47015

98

1448

93

1253

20.84

1984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山西省| 和顺县| 佛坪县| 金昌市| 县级市| 新建县| 静宁县| 淮滨县| 塔城市| 库伦旗| 大方县| 二手房| 鄂托克前旗| 绥中县| 济阳县| 清远市| 澄江县| 讷河市| 绍兴县| 淅川县| 驻马店市| 大关县| 县级市| 工布江达县| 枝江市| 云梦县| 余江县| 商城县| 洮南市| 哈巴河县| 长子县| 佛教| 房山区| 巴青县| 大关县| 尤溪县| 绥化市| 汽车| 临桂县| 嘉祥县|

<cite id="dtqwf"></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