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業原料,同時煤炭工業也是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的基礎工業。而在煤炭行業前進發展的進程中,中、小煤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現有中、小煤礦的數量為23550處,占全國煤礦礦井總數的98%。2004年全年煤炭產量為19.56億噸,其中中小煤礦的產量為10.34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53%。而2004年度全國煤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共計為3641起,事故死亡人數為6027人,其中中、小煤礦的事故為3214起,死亡人數為5173人。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中、小煤礦在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率方面占著很大的比重。在2004年煤炭行業安全生產事故中、小煤礦發生的事故占全國 煤炭行業事故總數的88%,死亡人數占全國煤炭行業總數的86%。
煤礦事故頻發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尤其是引發中、小煤礦安全事故的原因具有多層次、多方面的復雜性。造成中、小煤礦目前 安全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1、中、小煤礦的無序生產狀態和煤礦財產保險的不健全。很多的中、小煤礦還是依靠比較原始的方法采礦,既沒有先進的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量,也沒有科學完善的安全制度。在利益的驅使下形成了礦主的短期行為,完全依靠工人的密集型勞動來創造效益,對存在的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導致安全投入嚴重不足。
2、井下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遠遠不夠。中、小煤礦由于規模的限制,礦工的素質普遍比較低,安全意識淡薄,在井下作業時很容易引發事故。可是現在安全事故的成本還相對比較低,再加上礦主急功近利,盲目地追求效益,視效益為一切。這就使中、小煤礦更加無所顧忌,不愿意加大安全管理的投入,常常是工人沒有經過相應的培訓就下井作業。
3、超安全保障能力的超產行為。在利益的驅使下,中、小煤礦滿負荷開采,24小時不間斷,工人更是長時間高負荷地工作,機器沒有檢修,工人沒有休息,安全隱患不能被及時的發現,事故在所難免。
4、企業融資難,限制了煤礦的可持續發展。中、小煤礦大多規模小、設備簡陋,因此找不到合作的對象,只能靠自身的發展。除目前已形成的主客觀因素外,我們認為影響中、小煤礦安全生產的還有一些至關重要的因素:?1?、煤炭生產布局極度分散,市場集中度低,生產規模小? ?2?、行業整體素質不高??3?、地質條件復雜,裝備條件差??4)、礦井專業技術人員嚴重匱乏??5?、管理體制不順,職責權利不明確??6?、資金缺乏擔保?難以改擴建。
要想使中、小煤礦達到穩定、健康、可持續的良性發展狀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現階段能源結構迫使煤炭行業承載過重的生產任務,安全投入與產出極度不平衡,煤炭行業全面超產,從而造成企業為了爭取利潤最大化,來不及重視安全生產責任;其二要解決是行政部門對煤礦安全的投入、監管方式不合理、不到位,有些企業下放到地方后,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管理弱化,甚至缺失,導致一些企業不重視安全責任,疏于安全管理,缺乏安全培訓,執行安全作業規范的力度不夠;其三要解決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方式過于簡單,收益不大的問題。事先預防少,事后懲罰大,沒有把握問題的根源;其四要解決中、小煤礦企業的短期行為。
而在這種多方需求的市場環境下,我們就需要尋求一條為政府減輕壓力,同時使行業規范操作,又能讓企業自律的新路。在此,我們不妨借鑒國內外一些已運做得很好的先進管理體系,制定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中、小煤礦現狀需求的管理體系——中國中、小煤礦企業聯合互保機構。它不僅使中、小煤礦在管理水平上有大幅度的提升外,同時還將使整個行業規范化起來,它將帶給行業一套先進的管理體系,使企業在其模式下穩定、健康、安全持續的發展。
中、小煤礦聯合互保協會的目的是通過中、小煤礦聯合互保協會機構助政府使得行業規范化,同時解決以往每遇重大災害時,礦主逃跑、政府辦喪的不良現象;建立行業溝通交流平臺,使煤礦能夠暢通信息交流、傳遞,促進行業內快速發展;均衡生產力水平,迅速提升生產總值,引入先進管理系統,更利于效益最大化;根據不同地域、地況等因素,制定不同的解決方案,因地制宜協助煤礦企業達到生產目標;通過中、小煤礦聯合互保機構的管理體系,引導煤礦企業形成自律,完善整個行業的安全生產規范,同時加快煤炭行業的整體發展。
中、小煤礦聯合互保機構主要要解決的工作內容:
1、對入保單位進行保前評價,提出指導性意見。正確判斷符合實際的安全生產能力,杜絕盲目超產造成的采掘失調和安全隱患。
2、對相應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提高安全生產要從基礎抓起,使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全面提高,人人具備安全生產意識,持證上崗,達到行業規范化。實現培訓達到四全方位:全員、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的貫徹。
3、組織企業法人及高層管理人員交流學習。在信息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使行業內資源共享。從而達到生產水平均衡,加強國際行業間交流,使業內技術水平與國際接軌,提升技術含量,提高生產效率,故而達到國際質量標準化。
4、對安全投入設備和技術實施擔保,確保資金投入。配合企業實施擔保,使得小規模煤礦獲得更有助于自身發展的資金投入,實現改擴建再生產。確保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能力。
5、針對煤礦生產設備的承保。解決煤礦在遇各類災害時所造成的設備損壞,導致無法再生產的后顧之憂。確保煤礦在遭受礦難時的及時補救,以便更早投入再生產。
6、安全生產技術的社會化服務。根據煤礦自身情況及需求,及時派遣行業專家參與,達到提升管理水平,使得效益最大化。
7、設備的推廣、推介。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行業設備,保證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同時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實現采礦機械化、現代化。
綜上所述,中、小煤礦聯合互保機構所做工作是對國家行政指令法規的一種補充完善,從而將煤礦行業安全生產責任社會化、專業化、規范化、系統化。使煤礦從接受強制性行政指令轉型為自覺自律,達到行業自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