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創郁 廣東潮州市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
通道口是施工現場安全防護中最多的部位,其防護措施是否可靠,直接影響施工現場的安全。在安全監督實踐中,我們發現通道口防護經常出現各種通病,并提出了防治的措施。
1. 施工現場“通道口防護”存在的主要通病
(1) 建筑物出入口布設不合理。一些施工單位為節省資金投入,避開安全
檢查評分項目,有意識將整幢建筑物用立網圍護,不設立通道口,檢查后又將立網收起作為建筑物出入口,作業人員隨便出入,這樣極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2)施工現場通道口的防護棚不能真正起到防護作用。材質不符合要求、搭設方法不夠科學、搭設寬度和長度不符合要求等現象較為突出,同時也未能有機結合外腳手架密目式安全網的掛設進行防護。
(3)對《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中的“通道口防護”存在認識上的錯誤。檢查中發現部分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管理意識仍停留在舊標準上,對運輸天橋等專業性較強的項目不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或安全防護措施不落實,特別是運輸天橋兩側密目式立網的防護以及剪刀撐存在搭接方式不規范等現象。
(4)對架子工的安全教育不夠重視,安全技術交底、班前活動等安全教育只停留在文字表述上,架子工的安全防護意識并未有真正提高;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培訓和再教育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架子雖年審合格,但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并未有相應的提高,對新標準的嚴格要求思想不理解。
2. 通病的防治措施
針對我市目前多為層高3~5m的多層建筑、毛竹資源較為豐富等特點,我們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和《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等有關標準、規范對“通道口”防護做了一些探討。主要做法是:
(1)因地制宜,選好建筑物的出入口。不設外用電梯(人貨兩用電梯)的多層建筑物至少應設有一個出入口;長度大于50m的必須有三個以上的出入口。出入口一般宜設在作業人員易出入的地方,如樓梯口等。
(2)根據建筑物的高度、體形、配合密目式安全網的掛設采取靈洗多變的防護措施。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出入口和井字架進出料口的具體防護措施和做法見圖(1)和圖(2)。
1. 滿鋪竹笆
2. 支承斜桿(小頭直徑不應小于80cm)
3. 密目式安全網
4. 外腳手架(內側掛設1.8×6m密目式安全網)
圖1 出入口防護棚
1. 滿鋪竹笆
2. 斜拉桿(φ78cm)
3. 75×150mm方木
4. 卸料平臺防護欄桿
5. 卸料平臺立桿
圖2 井字架進出料口防護棚
注:通道口防護棚墜落半徑必須按下表搭設,防護寬度根據通道口寬度適當加寬。
通道口防護棚墜落半徑(單位:m) 表1
作業高度 |
2~5 |
5~15 |
15~30 |
>30 |
墜落半徑R |
2 |
3 |
4 |
5 |
(3)加強運輸天橋等專業性較強項目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可參照《建筑安全》2000年第7期管仲平編著的《落地式外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初探》,同時帶必須包括:①運輸天橋通道板應滿鋪,不得存在探頭板,兩側邊架設大橫桿,伸出部分長度應不小于10cm,板厚一般為3~4cm;②運輸通道兩側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組成,上桿離通道板面高度約1.0~1.2m,下桿離通道板高度約0.5~0.6m;③除經設計計算外,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能經受任何方向1kN外力的欄桿柱;④通道防護桿件材料毛竹橫桿小頭直徑不應小于7cm,欄桿柱小頭直徑不應小于8cm,并須綁扎牢固,并無瀉滑。其他材料大小均應符合臨邊作業防護的有關規定。
(4)抓住《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正式實施的契機,對質安員進行貫標培訓,以增強質安員的安全防護意識,把各種防護措施真正貫徹落實到整個施工過程。
上一篇:承重大梁支撐拆模時間應嚴格控制
下一篇:如何杜絕因違章引發的火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