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爆炸(汽車加油站)事故分析及防范對策——引言(1)
伴隨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地的機動車輛也在迅速增加,為之提供能源的配套服務設施——汽車加油站也以同樣的速度增加。加油站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服務經濟建設,但是近年來,由于加油站的建設沒有嚴格執行國家規范標準,違章操作,沒有嚴格進行防火日檢和定期檢查造成油氣泄漏等原因,使加油站的火災爆炸事故屢有發生,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筆者就此在對目前加油站火災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
火災爆炸(汽車加油站)事故分析及防范對策——事故原因分析(2)
1.加油站的建設沒有嚴格執行國家規范
(1) 加油站布置不符合《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02)的規定。目前大多數的個體或家庭式的加油站,未按國家規定、標準及程序進行審批建站,存在布局不合理、防火間距不足等諸多問題;如2000年1月4日,廈門海滄鎮一加油站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 人受傷;該加油站為石板條搭蓋的半地下式建筑。1999年8月10日,位于江蘇省如東縣前姚加油站發生特大油罐爆炸事故,死亡7人,多人重傷。該加油站從初建到擴建一直到經營,均未報經當地消防門審核,存在著將儲油罐設置在地下室內、無防火間距等嚴重問題,這些都是與上述規范不相符的。
(2) 汽車油罐車采用敞開式和噴濺式卸油,卸油場地沒有設靜電接地裝置。加油站的埋地油罐在設置安裝時,沒有按照《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的要求,向下伸至罐內距罐底20cm處;噴濺式卸油容易使油品產生靜電發生火花,引起著火;不密閉的卸油容易造成油品的揮發,增加損耗,且油氣還會沿地面擴散,若遇火源極易引起火災。2000年2月11日,江西省樟樹市店下鎮街口一個體加油站起火爆炸,導致私營業主徐某一家三代5口和油罐車司機朱某等6人當場死亡;2001年9月10日,河北省黃驊市一加油站發生爆炸,2人死亡,1人重傷。這2起事故原因均為運油車輛卸油時起火引發爆炸。
(3) 儲油罐沒有設帶有高液位報警功能的液位計。由于卸油前沒有計量容器或計量有誤;卸沒時沒有人在現場監視,造成冒油引發火災。如2001年10月30日,安徽省滁州市金達加油站在卸油時,汽油從量油孔大量外溢,滲入站內下水道,流入市政下水管道,油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火源引起持續5小時連環爆炸,并燃起大火。
(4) 電氣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很多加油站的營業室及值班室內的照明線路不按要求敷設,不使用防爆燈具、防爆開關或安裝不規范。有的加油站雖然在建設時采用了防爆電氣,但后期管理上不嚴格按照要求使用,私自亂接亂接電線導致防爆電氣失去了應有的作用。2002年6月4日,廣東省東莞市鳳崗加油站發生火災事故,引起連續7次爆炸,火勢持續長達4個多小時,1輛油罐車燒毀報廢,另1輛油罐車嚴重受損,部分建筑物燒毀倒塌。此次火災是由于油料儲藏室的電燈線路發生短路故障起火,并引燃了儲藏室里的儲油罐。江蘇省前姚加油站發生的特大油罐爆炸事故,就是因為加油機內防爆繼電器安裝不規范,繼電器內一根相線的絕緣包皮被夾破發生漏電,絕緣包皮燃燒產生明火,遇加油機內、地溝內的爆炸混合氣體引起爆轟,經地溝傳至地下室的爆炸性氣體同時爆炸,造成加油站及毗鄰的建筑物倒塌,并引發火災。
2. 違章操作和作業
(1) 操作人員未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違章操作。如操作人員操作時不穿防靜電工作服、鞋,違章給塑料桶加油,卸油速度過快等。2002年1月7日,湖北公安縣一加油站發生爆燃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傷。事故原因系司機彭某違章操作,未按規程采用密封式輸油法,而是直接將輸油管插入儲油罐所致。員工吳某前去關閥門時,所穿的衣服產生靜電,引發燃爆。
(2) 檢修作業常常需要動火,油罐及其裝油設備未清理、置換或未徹底清除就檢修動火,引發火災爆炸事故。2002年3月18日13時,湖北省宜昌市東山加油站突發爆炸,致1人死亡,1人受傷。爆炸原因系操作工向某同其他5人在安裝儲油罐的輸油管時,違章使用乙炔氣焊槍焊接油罐潛油泵與出油管接口,引爆空油罐內殘余油氣,爆炸發生的巨大沖擊波將正在附近6m高的空中作業的民工李某沖飛21m遠后落地經搶救無效死亡。
3. 不按時進行防火巡查,不能及時發現和整改火災隱患
加油站的設施、設備發生的油品跑、冒、滴、漏等,不能及時發現和整改,出現引燃或爆炸事故。2001年7月23日,位于鄭州市商城路鬧市區的商城路加油站發生爆炸,導致4人死亡,1人重傷。爆炸原因系加油站1臺加油機漏油滲入地下室,導致地下室油蒸氣揮發并遇電打火所致。2000年5月27日,武漢市一地處鬧市區的公共汽車加油站因汽油泄漏,先后引起二處下水道爆炸,約200m長路段上的部分窨井蓋被爆炸氣流掀起數米遠。事故是因加油站內的汽油泄漏到地下排污管道中,油氣揮發后遇明火導致爆炸。
火災爆炸(汽車加油站)事故分析及防范對策——防范措施(3)
1.首先加油站的建設必須按照《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02)進行設計、施工,加油的布局、防火間距、加油站的設施等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并經公安消防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這是總的原則,也是預防火災事故的根本。其次,對已經投入使用的加油站,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和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對存在的火災隱患必須要限期整改,情況嚴重的必須停業整改,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健全消防檔案。加油站都應制定和執行《消防安全例會制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消防值班制度》、《防火檢查、火災隱患整改制度》、《防雷、防靜電、電氣設備、線路的檢查和管理制度》、《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滅火器材維護、管理制度》、《義務消防組織管理制度》、《崗位防火責任制》、《崗位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等系列安全制度,并嚴格遵守執行。
3. 加強崗位培訓教育。加油站工作人員應采取培訓上崗制度,使他們能較全面地掌握有關消防技術規范、消防知識以及靜電的危害及預防等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對新上崗職工的教育,必須先培訓后上崗,以此達到熟悉和掌握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業務技能,杜絕違章操作。《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要定期演練,對預案存在的問題要及時修訂。
4. 加強日常防火巡查。每天對站內電氣設備、照明設施,油罐區的油罐口、量油口、卸油口、閥門、人孔等油罐附件以及卸、輸油管線、防雷防靜電接地接線狀況等巡查不少于2次,并做好記錄,一經發現油品滲漏等部題要及時報告和處理。對設備滲漏要立即采取修復措施,嚴禁“帶病”運行。
5. 加強檢修作業管理。在加油站區域進行電(氣)焊等明火作業應辦理動火審批手續,并報當地公安消防部門備案。動火作業前,設備、管線必須清理、置換徹底,并進行氣體分析。動火期間,安全監護人員應到現場監督。動火人員應按動火審批的具體要求作業,動火完畢,監護人員和動火人員應共同檢查和清理現場。電氣設備檢修,應清除電氣設備內的塵土及異物,嚴禁帶電作業。
6. 確保消防器材有效。加油站的消防器材要做到“三保證”,即:一保證數量充足,二保證種類齊全,三保證有效。
下一篇:礦井提升斷繩事故分析及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