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建筑內部裝修和布置要求也越來越高檔、豪華、舒適,尤其是一些歌舞廳、KTV包廂、桑拿浴室、網吧等公共娛樂場所以及賓館、飯店、大型商場等公共聚集場所和不在少數的居民家庭,為了減輕結構自重,方便建筑內空間的合理劃分和追求室內裝飾時尚、品味,忽視消防安全,在建筑中大量使用易燃、可燃高分子材料,并大量使用合成及塑料制作的家具。大量可燃體的存在,加大了建筑的火災荷載值,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群死群傷,也給撲救這類火災帶來一定的難度。此類火災案例不勝枚舉,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因此,對加強內部裝修工程的消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調查,近10年來,我國所發生的357起坍塌事故中,磚混結構的占67.8%,而由于住戶的破壞性裝修造成的倒塌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國外的情況也很嚴重,前幾年發生在韓國漢城的三豐百貨大樓坍塌事故,造成400多人死亡、100多人失蹤和900多人受傷,事故原因是該樓在施工和使用中,隨意改變設計和建筑物的用途及加層,甚至將承重墻或梁鑿掉或掏空,改變了部分構件的受力狀態,最終釀成這一慘劇。又如,日本阪神大地震中,一些按抗震標準建造的大樓竟然出現了柱子折斷的現象。究其原因,與擅自改變結構有關。這些事故的教訓非常慘痛。此外,住宅裝修過程中往往伴有嚴重的火災隱患,許多有毒的裝修材料還會嚴重污染室內環境,損害人們的健康。可見,家庭裝修的安全問題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下面,著重談一談常見的裝修隱患與解決的辦法。
一、常見的裝修隱患
《建筑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 50222-95)第1.0.4條明確規定“本規范規定的建筑內部裝修設計,在民用建筑中包括頂棚、墻面、地面、隔斷的裝修,以及固定家具、窗簾、帷幕、窗罩、家具包布,固定飾物等;目前,各類裝飾工程設計、施工單位執行《規范》者甚少,這與缺乏相關的消防法律法規知識有關。《規范》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明確規定了這些部位所采用的裝飾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要求。但建設方為減少裝修成本,不按照《規范》進行防火設計和施工,任意降低防火標準的情況時有發生,人為造成很多火災隱患的滋生,造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部分裝修從業人員素質低,施工隊伍素質差距較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裝修業發展很快,但裝修檔次水平相差甚遠。大型場所高檔住宅是由專業裝修單位設計和施工,但大部分規模較小場所、普通住宅則是由業主、住戶自己找人設計施工的。這種狀況給消防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目前裝修施工隊伍中一般裝修工程固定工人較少,臨時招募工人較多,且大多文化水平低,從業前沒有經過消防知識、消防技術的培訓。一些裝修公司人員不固定,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有的工程臨時招募一些流動人員進行施工。這些人員沒有經過安全培訓就上崗作業,導致作業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為了經濟利益,降低裝修材料的等級,或者采用偽劣材料進行裝修,或者在工程施工時偷工減料,變更設計,降低技術標準,給工程埋下先天隱患。
(二)施工現場管理混亂。有的施工現場往往存放大量易燃可燃材料,如木龍骨、寶麗板、塑料板、油漆、香蕉水等,且無專用倉庫,堆放混亂,隨用隨放;臨時用電多、亂拉亂接用電線路、地點變化頻繁;臨時用電量大,頻繁使用電刨、電鋸、切割機、電焊等;對施工住宿人員用火用電等管理不嚴,在現場使用火爐、液化石油氣等生活用火設施,工地亂丟煙頭,電氣焊沒有防護措施,稍有不慎,極易引起火災。
(三)個別建設方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隨意降低防火技術標準。個別建設單位只注重經濟效益,忽視安全效益,加上對《消防法》內容知之甚少,對于規范更是無從了解,為了降低裝修成本、或者為了美觀,不能正確處理裝修效果和消防安全的關系,只考慮少投資,不考慮經營場所的消防安全,不能嚴格按照消防部門下發的《建筑消防設計防火審核意見書》要求進行施工。施工單位隨意迎合建設者,“你怎么說,我怎么干”,“得罪老板就丟飯碗”,致使工程大量選用可燃材料,特別是對于隱蔽工程和電器設備,采用不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定的材料和敷設方式,嚴重降低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增加了建筑的火災荷載,造成消防安全隱患。不設置火災事故應急照明、發光(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消防供水等。有的室內裝修工程均是在消防部門監督檢查時發現補報,往往檢查時已經到了后期,給火災隱患整改工作造成了很大難度。特別是不需要消防審核的家居工程,建設方選用一些“三無”裝修隊進行裝修,導致設計得不到審核,埋下的隱患既得不到檢查,更得不到整改,一但發生事故,迅速蔓延,無法控制。
(四)消防部門監管面有限,施工單位鉆法律、法規的漏洞。消防部門由于警力有限,不能對全社會的裝修工程進行監管,造成一些漏洞,使一些不法的裝修公司,有了可乘之機,在裝修時偷工減料,違章裝修。特別是對于一些規模小、性質復雜、施工地點小而分散的工程,消防和建設部門監管難度大,執法效力不強,導致一些違法裝修不受約束,造成隱患長時期得不到整改,成為引發火災事故的原因。
(五)防火材料的發展滯后于裝修市場的需要。《建筑內部裝修材料防火規范》(GB50222-95)對裝修材料的耐火等級有明確的要求,但是目前市場上的裝修材料品種單一,美觀性能不能滿足需求,一些耐火等級高、美觀的產品價格又偏高,這就造成一種供求矛盾。施工單位在選擇材料時以經濟利益為主、忽視安全效益,選購一些防火性能差、耐火等級低的產品,導致火災隱患的存在。
綜上所述,規范裝修市場、裝修企業行為勢在必行,促使其健康有序發展,減少、避免人員密集場所裝修中存在的火災隱患。嚴格進行驗收,作好開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工作,對于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工程堅決不讓其投入使用。
二、預防對策
(一)加大消防監督檢查和執法力度。內部裝修工程施工工期較短,多數工程只有幾個月,甚至更短,如不及時發現,就會出現疏漏,因此對內部裝修工程消防監督檢查,要快、勤。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江蘇省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大對裝修、施工單位的執法監督檢查力度,特別是未經消防審核、驗收同意,擅自施工或投入使用的消防違法行為。對申報裝修審核的消防工程,嚴把審核質量關,從源頭上杜絕隱患的存在,消防部門應提前介入,跟蹤監督服務,在工程施工時,根據工程的進展需要進行對現場的監督檢查,特別是對于容易滋生隱患的隱蔽工程,加大監督力度、整改隱患,確保工程能夠按照設計要求順利施工,及時掌握施工進度、材料的可燃程度、隱蔽工程狀況、防火阻燃處理等重要環節。同時,要加大執法力度,《消防法》第十條、第十一條,《江蘇省消防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對民用建筑裝修工程的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應當履行的義務做出明確的規定,同時也賦予了消防部門對工程審核、驗收的職責。依法嚴肅查處未經消防審核、驗收擅自施工、投入使用或開業以及擅自降低消防技術標準等違法違章行為。
(二)完善工程監理制度,由監理公司對工程全部過程進行技術把關。內部裝修工程消防火災隱患的遺留大都在工程施工階段,因此要嚴格把好這個環節。一是限制可燃復合材料的使用量,除《建規》、《高規》規定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5)是對建筑內部裝修工程進行審核施工的主要依據,在審核中一定要準確適用規范對各類建筑物內部不同部位應采用的裝修材料。二是內部裝修是否遮擋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及安全出口,又無妨礙消防設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三是是否按規定設置自動消防設施。四是把好建筑裝修電氣審核關。火災統計資料表明,因電氣設備及其線路故障而引起的火災占相當的比例,主要是由于電氣設備和線路敷設在有可燃物的悶頂和可燃隔斷夾層內而未穿防火阻燃管保護。
施工過程中加強消防監督檢查,完善各項防火措施。有了《建筑消防設計防火審核意見書》,裝修業主未必照此執行。在施工過程中,有的不按經消防審核同意的設計圖紙施工,擅自更改、砍掉或減少消防設施設備,降低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有的使用假冒偽劣產品、偷工減料,在一些隱蔽工程上做手腳,造成很多先天性火災隱患。因此嚴格裝修施工的中間環節,至關重要。在裝修工程中推行監理制度,由監理人員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當工程需要進行變更時,由監理人員要求施工單位到消防部門對工程進行變更審核,經消防部門審核批準后才允許施工單位繼續施工。竣工驗收時,要認真對照審核批準的施工圖、審核意見以及竣工圖紙,進行逐項驗收,檢查所有的施工資料,特別是對裝修材料的送檢情況、隱蔽工程的記錄,消防設施的產品質量、施工質量,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和技術標準實行嚴格檢查,不合格的不準投入使用,這樣才能使大量的火災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起到積極的遏止作用。
(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建設方、施工方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對于越來越多的新建、改建裝修工程,特別是對于不需要消防審核的家居裝修,只有加大宣傳力度,增加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增強全社會的責任感,才能作到預防事故,人人盡責。大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多數建設、施工單位和個人不了解消防建筑審核工作的程序和有關法律法規,有的錯誤地認為土建工程已審批,室內裝修工程不需要審批。因此,做好消防宣傳教育,對于做好建審工作,預防火災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消防法》規定:“設計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進行設計,建設單位應當將建筑工程的消防設計圖紙及有關資料報送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未經審核或者經審核不合格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發給施工許可證,建設單位不得施工”,“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違反消防法規經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違法行為,必將承擔行政處罰和經濟處罰的法律責任”。我們應把這些相關的法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使之家喻戶曉,促使單位、廣大群眾樹立起“預防火災,人人有責”的消防意識,自覺遵守消防法律、法規,認真履行各自的消防安全義務。
(四)聯合相關部門,加大對裝修行業的監管力度,集中治理“三無”裝修公司。消防部門應該對現在的裝修行業進行有針對的調查,并根據實際情況聯合建設部門、工商等相關部門對裝修行業進行集中治理,將一些不合格裝修公司予以取締,對一些不完善的裝修公司進行改造,提高整個行業的安全技術含量,降低火災發生的機率。
(五)配置完好的消防設施,提高抵御火災的能力。對于裝修場所,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配置消防設施,在居民家庭中也積極推廣小型滅火設施,在萬一發生火災的時候作好對初起火災的控制,減少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六)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建立完善企業法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特殊工種培訓上崗制度。通過培訓,使之了解、掌握、理解并自覺遵守消防法律法規。消防安全培訓工作要有針對性,對裝修設計人員、建設單位負責人要側重于相關內部裝修工程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的培訓,對施工技術人員要側重于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以及操作規程的培訓,結合典型火災、違規違章案例,教育啟發他們。消防部門要幫助裝修和施工單位制定消防安全培訓教育計劃,對施工人員和臨時招募人員開展經常性的消防知識培訓工作,使內部裝修工程相關人員的消防法律法規知識和自覺遵守意識不斷提高。
對于每一個民用建筑裝修工程,要控制隱患的滋生,只有提高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同時消防部門把好審核、檢查、驗收和使用前的檢查等關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火災隱患,減少火災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