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一些中小化工企業中,普遍存在安全技術教育形式化的問題。企業不看教育對象的情況,不問職工能否接受,就高薪聘請一些專家級的“大腕”作報告,進行“滿堂灌”。問到下面聽課的人,搖頭的頗多,花錢買了不明白。這種教育不能與實際工作結合,結果,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如何將安全技術教育開展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使安全技術教育很好地為化工安全生產服務?筆者認為,關鍵是安全技術教育“大餐”要對職工的口味。
首先,安全技術教育要分層次。現在企業搞安全技術培訓往往都是“大鍋炒”的做法,學員既有廠級工程師,又有生產一線的操作工,面對高深的化工理論,只有總工或者個別技術員能聽懂,大部分人收獲甚微。筆者認為,安全技術教育不妨細化,按照層次進行培訓,效果可能更好些。比如,具有大專、本科以上學歷的可以邀請院校教授來培訓;一線的操作工可以聘請同類規模企業的老師傅、老技師來講解,既通俗易懂,又結合實際,學起來也容易。
其次,安全技術教育要形式多樣。培訓必須講究方式,只有好的培訓形式,才能經常吊起.職工學技術、講安全的“胃口”。比如,有的化工企業采用安全技術電視大賽;有的組織職工觀摩安全生產搞得好的企業,零距離感受兄弟企業的好經驗;還有的企業把安全教育做到職工家屬和子女這一層面,極大地激發了職工學習技術的積極性,全方位構筑起一張安全教育網,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生產。
第三,安全技術教育要有激勵機制。有的化工企業本來具有技術專長的人才就匱乏,對那些崗位能手、自學成才的“土專家”還沒有激勵機制,這些人漸漸地失去了工作積極性,就會跳槽到別的企業。這種情況一多,還有誰愿意去學技術、學業務?只有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讓那些技術“大拿”有積極性,以此帶動廣大員工把安全技術教育作為一門必修課,才能提高職工的整體技術水平。
上一篇:煤礦防止瓦斯災害事故的對策分析
下一篇:通用腳手架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