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施工項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組織安全生產的全部活動。通過對生產因素的具體控制,使生產因素不安全的行為和狀態得以減少或消除,不引發事故,從而保證施工項目的正常運行。搞好施工項目安全管理,必須著力抓好“四全”動態管理,掌控“三個環節”,落實“三項措施”。
第一、堅持“四全”動態管理
一是全員參與。施工安全不是少數人和安全機構的事,而是一切與施工項目有關的職工的共同事情。項目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同樣十分重要。缺少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勢必出現漏洞,難免導致事故發生。
二是全方位。安全管理必須滲透到施工項目各個層面,從施工人員的組織、機械設備的投入、施工現場地形、氣候環境條件、直到施工的每個細節,做到無縫隙、全覆蓋、橫到底、縱到邊。
三是全過程。從編制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進場開工,直到交工撤場、提交竣工報告,必須實施全過程的安全管理。
四是全天候。從項目開工到交工撤場,每月每天每時每刻都必須實施不間斷的安全管理。
第二、著力掌控“三個環節”
施工中之所以發生事故,其根本和直接原因無怪乎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氣候、地形)影響這三個環節。抓住這三個環節就抓住了安全管理的根本。
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表現在施工人員忽視安全規定、違章作業、思想麻痹大意、個人疏于防護、身體疲勞導致事故發生。
物的不安全狀態則表現為施工機械設備老化帶病運行、超越機械設備性能野蠻施工、施工設備材料質量不過關、防護設施失靈起不了防護作用。
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是不顧當地季節、氣候變化對施工的不利影響、施工場地及周邊地形條件所限、違背自然規律施工都有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
以上三個環節起決定性作用的仍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應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普及安全教育,切實提高安全意識,堅持消除不安全因素,才能杜絕各種事故的發生。
第三、認真落實“三項措施”
首先是技術措施。要從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開始,同時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方案,針對每道施工工序中存在的可能誘發事故的不利因素和危險源,都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防護技術措施,防患于未然。
其次是教育措施。認真開展三級安全教育,從施工項目實際需要出發組織培訓,使施工人員具備必需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范,熟練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技能,不斷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再次是管理措施。要以“理”施“管”,切實落實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構建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并確保其有效運行;要認真搞好危險作業和危險場所的安全監護,建立事故檢索及安全臺賬,經常進行檢查評比,及時實施獎懲。
上一篇:如何搞好煤礦瓦斯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