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的職責
無論是我國的化學品安全管理法規,還是有關國際勞工公約,都對安全使用化學品過程中企業的責任、工人的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按照國家有關法規政令的規定,企業對安全使用化學品負有重要法律和行政責任。企業的主要安全職責可歸納為:
① 企業應遵守國家制定、批準或認可的有關安全使用化學品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貫徹實施相關法規和具體措施。
② 化學品生產企業必須對其生產的化學品進行危險鑒別分類,并到主管部門登記、注冊,在產品包裝上掛貼"化學安全標簽",編制"化學安全技術說明書"。
③ 使用化學品的企業應對工作中使用的所有危險化學品按照國家規定貼標簽或標識,并向操作人員提供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企業不得將沒有加貼安全標簽或標識以及沒有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的危險化學品投入使用。
④ 使用化學品的企業對工作場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可能產生的危害要定期進行檢測和評估,檢測和評估結果應建立檔案,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因素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⑤ 企業應向職工全面公開有關作業場所中所接觸的危險化學品的危害,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操作規程。
⑥ 生產和使用化學品的企業應及時足額向職工提供符合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并應制定必要的應急措施。在化學品作業場所要掛貼"作業場所化學品安全標簽";防護用品應及時進行性能檢查并按規定定期更換(GB11651-1989)。
⑦ 生產和使用化學品的企業要制定完善的有關化學品安全知識、正確使用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等方面的培訓計劃,對作業人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教育和考核。
⑧ 應定期組織接觸毒物工人進行身體檢查。
(2) 工人的義務
① 應自覺遵守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及時報告認為可能造成危害和自己無法處理的情況和問題。
② 應協助領導和主管部門及時消除或減少工作場所的各種不安全因素。
(3) 工人的權利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工人一般享有以下權利。
① 提請企業注意工作中使用的化學品可能造成的潛在危害。
② 當工作中使用的化學品對人身安全和健康產生嚴重危害時,可撤離工作現場,并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③ 對違章指揮或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并向上級主管部門檢舉和報告。
④ 對由于工作中使用化學品導致的傷害或疾病有權獲得治療。
⑤ 有權要求企業或政府主管部門對工作中使用的化學品可能帶來的危害進行調查,并了解其調查結果。
⑥ 女工在懷孕或哺乳期間有權調換到不使用或不接觸對本人或哺乳期嬰兒健康有害的化學品的工作崗位,并有權在適當的時候返回原崗位。
⑦ 職工有權獲得:
1) 有關工作中使用的化學品的特性、危害、安全標簽以及安全技術說明書等資料。
2) 參加安全技術培訓,包括預防、控制及防止化學品危害和緊急情況處理等方面的知識技能培訓。
3) 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
4) 法律、法規賦予的其他權利。
(4) 衛生保健制度
接觸毒物的工人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個人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也是消除或減少化學品危害的一種有效方法。
① 健康檢查和職業病防治
1) 新職工入廠后,應進行健康檢查。企業要妥善安排好職業禁忌證和過敏癥患者的工作。
2) 對接觸危險化學品的職工,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監護檔案。
3) 對從事危險化學品作業人員,應施行輪換、短期離崗、縮短工時、進行預防性治療或職業性療養等制度和措施。對患職業禁忌證和過敏癥者應及時調離原崗位。
4) 職業病的范圍和診斷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對已確診的職業病患者應進行積極治療。
② 使用化學品過程中保持個人衛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并堅持佩戴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工作服及其他防護用品不得在工作區域以外穿用。
2) 餐飲前要洗手,工作結束后要充分洗凈身體的暴露部分。
3) 皮膚受傷時,要完好包扎。
4) 時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尤其在清洗或更換工作服時要注意。
5) 在衣服的口袋里不裝被污染的東西,如抹布、工具等。
6) 防護用品要分放、分洗,及時更換。
7) 勤剪指甲并保持指甲潔凈。
8) 不要直接接觸能引起過敏的化學品。
(5) 培訓教育制度
① 對員工進行化學品危險品教育的重要性:對于接觸和使用化學品的工人來說,了解和掌握化學品的有關安全知識,清楚國家有關化學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職工應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其目的就是正確認識化學品的危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避免化學品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主動預防和控制化學品危害事故的發生。為此,進行行之有效的培訓教育十分重要。
② 培訓教育的責任:生產、加工、經銷和使用化學品的企業無論是對自身生產、銷售或購置使用的化學品,都必須了解和掌握全部有關化學品使用、貯存和處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項,并對職工進行培訓教育。
生產和使用化學品的企業對工人的培訓教育負有行政責任,經營企業也同樣負有對職工進行化學品常識教育培訓的責任。
③ 培訓教育的內容:化學品生產使用企業要針對掌握的化學業品危害信息,對工人進行培訓教育。培訓教育分一般教育和崗位教育兩種形式。
● 一般教育的主要內容如下:
1) 正確辨識和理解化學品安全標簽和作業場所化學品安全標簽上的信息及其含義。
2) 了解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信息卡)的內容及其含義。
3) 正確識別和理解作業場所內使用的圖形、顏色、編碼、標識等安全標志。
4) 了解不同化學品進入人體的途徑及其以人體的危害和防護急救方法。
5) 了解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貯存、操作處置和廢棄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6) 了解緊急狀態下的應急處理程序和措施。
● 崗位教育的內容和一般教育基本相同,但偏重于針對具體作業場所的實際情況進行技能培訓。崗位教育可確保一般教育在特定的作業環境下的實際應用,崗位教育的主要內容為:
1) 本崗位有哪些危險化學品及其使用和貯存情況。
2) 危險化學品危害的控制措施和效果。
3) 處理有害廢物的現行方法。
4) 危險化學品外溢、泄漏、起火或爆炸時間具體的應急措施。
5) 個體防護用品的正確選用、維護和保養。
上一篇:模板施工的安全質量管理
下一篇:企業危險品的運輸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