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與生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沒有生產活動,安全工作就沒有了對象;沒有安全保障,生產工作也就無法進行。確保安全生產,關系到電網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盡管電網企業多年來一直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認真組織開展安全專項活動,保持了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但是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增加,新設備、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安全發展質量需要不斷提升;社會發展對電力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防范大面積停電的壓力加大;較長的安全生產記錄,讓廣大員工驕傲的同時,也會產生麻痹大意的安全隱患,因此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今年,國家電網決定在公司系統內開展“安全年”活動。作為縣級供電企業,擔負著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工期緊,任務重,如何做好農電安全生產工作,筆者以為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算清三筆賬
1.1政治賬
電網企業作為國有企業,防止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促進社會公共安全和國家能源安全,服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局,是電網企業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企業的性質決定電網企業必須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確保安全生產。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目的是讓廣大農村用上“安全電、放心電”,必須在工作狠抓安全管理,提升農電安全水平。
1.2經濟賬
安全生產需要持續的安全投入,安全投入不僅能減損還能增值,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安全事故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設備的損壞,還會讓企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搞好安全生產就是最大的節約,忽視安全,就會造成最大的浪費。不重視安全投入,一旦發生事故,很多損失是無法彌補的。本次農網升級改造,技術標準比以往有了很大提升,安全要求進一步加強。盡管工程造價提高了,可是這會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電網的安全性,實際是很劃算的。
1.3良心賬
安全工作沒有鮮花和掌聲,我們做安全工作的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寧聽罵聲,不聽哭聲”。在統計數據上,事故的概率并不大,但是,無論發生在誰身上,輕的肢體創傷,重的家破人亡。每次事故都會使一個甚至幾個家庭同時陷入精神和生活的雙重痛苦。全國農村每年因各種原因觸電傷亡的現象屢見不鮮,嚴重影響農電企業的生產經營。作為負責任的國有企業,理應采取切實有效地措施,保證職工和廣大客戶的安全與健康。
2、理順三個層
領導層著重于安全生產的組織指揮,管理層著重于有效協調和檢查監督,執行層著重于嚴格落實,把安全生產與每個領導和員工掛鉤,增強全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2.1 領導層
企業的安全機構設置、人員任用、安全投入、責任制建立都需要企業領導層決策,因此,領導層的安全意識決定了企業安全工作的發展方向。有的領導層認為領導層是抓大局的至于隱患、違章等安全的工作,是班組長和安全員的事。其實,規章制度的執行和領導的自身模范帶頭是分不開的。領導層要做好安全工作,加強自身的安全意識培養和安全知識、技能的學習、訓練。模范遵章守法,強化安全監督,杜絕違章指揮,充分發揮全員參與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安全文明生產。
2.2管理層
管理層是安全生產的中間環節,在工作中承上啟下。上對領導層的部署進行落實,下對執行層的實施進行管理。作為安全生產管理層,具備嫻熟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會促進安全生產管理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因此,安全生產管理層要做好正確導向,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促使全員職工關心安全生產,保證員工安全。
2.3執行層
不管從客觀上看,還是主觀上來說,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因素是人。安全管理制度規定制定是人,安全違章操作是人,安全監督管理是人,安全管理活動本身就是人的活動。企業安全生產的關鍵在于改善人的行為方式,為最大限度的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秩序。因此,作為活動主體的人,在對待安全管理的執行力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其活動結果和成效。生產一線員工作為安全生產活動的主體,是企業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最終執行者。“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執行層的安全意識、安全技能、自我管理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企業安全管理的成敗。因此,必須加強執行層的安全教育培訓,發揮安全管理的主動性,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
3、利用三手段
大量安全事故的分析結果顯示,事故發生主要是由于設備或裝置上的缺陷、管理上的失誤和安全意識淡薄三個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須從技術上、管理上和教育培訓上下功夫,綜合利用,才能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
3.1技術措施
加大安全生產的技術投入,積極采取新技術、新設備等代替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比如,在農網升級改造工程中,針對農電線路中油開關易發生滲漏,引發火災的頑疾,逐步更換為真空開關。針對典型的誤操作問題,加裝防誤閉鎖裝置。輸配電線路中承力桿水泥桿更換為安全系數更高的鋼管塔,路邊等易受到外力碰撞的桿塔選用非預應力桿塔并安裝防撞貼;高壓進村線路一律采用絕緣線路等。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更新更加先進的安全防護技術,從根本上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3.2管理措施
在管理方面,通過對國家、行業的法律、法規、規程、規定、制度、標準及反事故措施的宣貫,規范廣大員工在生產活動中的行為準則。比如在施工中,通過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等手段,提前分析生產活動中有可能出現的危險點,做好防護措施,規范人的行為,通過對過程的標準化控制,達到預期的效果。通過制度的手段,使生產過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確保安全。
3.3教育措施
安全教育是對企業各級領導、管理人員及一線生產人員進行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術教育。安全思想教育主要是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方針政策的傳達,提高安全意識。安全技術教育主要是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防護措施,異常情況下的緊急處理和自救互救措施。對高危崗位還要進行專門的技術培訓,持證上崗。對廣大電力用戶進行安全用電教育,廣泛開展安全用電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活動。
4、管好三環節
事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盡管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安全生產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對于各類突發事件,安全管理不能只局限于事故后的救援,必須做好全過程的管理,預防與應急并重。
4.1事前預防
通過正常情況下的分析,對危險因素提前預防,采用管理和技術手段,盡可能的防止事故的發生,實現本質安全。對于無法根除的危險因素,預先采取應對措施,來降低或減緩事故發生的概率或嚴重程度。如對加大安全距離、減少危險品數量、提前準備急救物資等。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是減少事故發生的關鍵。
4.2 事中應對
事故發生的瞬間應急處置是否得當,是控制事故的關鍵。應急是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迅速有效地開展行動。它包括應急體系的建立,人員責任的落實、預案的編制與演練,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應急物資的準備和與外部應急力量的配合,目的是確保重大事故發生時應急處置的能力。確保事故在可控范圍。應急處置工作應在事故發生后立即進行,首先使事故影響區域恢復到相對安全的基本狀態,然后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
4.3 事故教訓
認真總結本單位、本行業、國內外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按事故經過、原因分析、事故處理、防范措施進行整理。排查本單位、本行業存在的安全隱患。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落實反事故措施,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做好隱患的排查、評估、治理、防控閉環管理,有效防止事故發生。
總之,農電企業安全管理是長期性、綜合性的工作,必須常抓不懈,齊抓共管。根據形勢的變化和技術進步,不斷探索、鞏固和創新,走出一條適應農電企業安全、操作性強的管理路子,時刻保持良好的、穩定的安全生產局面。
上一篇:營業線路基填筑施工安全組織措施
下一篇:煤礦“三違”的發生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