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高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2010-08-0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總則

    1.1 為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防止高溫對人體的危害,改善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條件,預防中暑,保護職工身體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規定了公司高溫作業職業衛生管理的作業管理,作業環境管理,健康管理及職業衛生教育。

    1.3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存在高溫的作業場所。

    2 引用標準

    GB4200高溫作業分級

    GB934高溫作業環境氣象條件測定方法

    GB5701室內空調至適溫度

    GB2759冷飲食品衛生標準

    GB935高溫作業允許持續接觸熱時間限值

    3 術語

    3.1 高溫

    作業場所具有生產性熱源,當室外實際出現本地區夏季室外通風設計計算溫度的氣溫時,其作業場所氣溫高于室外氣溫2℃或2℃以上時的車間空氣溫度。

    3.2 高溫作業

    職工在作業場所接觸高溫的作業。

    3.3 生產性熱源

    系指生產過程中能夠散發熱量的生產設備,產品和工件等。

    3.4 同類崗位勞動時間與平均勞動時間率

    系指1個勞動日內各崗位的勞動與休息時間分別歸類,統計同類崗位勞動時間。平均勞動時間率系指工作日內凈勞動時間與工作日總時間的百分比(包括離崗1分鐘以上的休息時間),連續跟班記錄3天的平均值。

    4 作業管理

    4.1 凡新建、擴建、改建工程的防暑降溫措施,必須與主休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4.2 車間內作業場所夏季允許氣溫上限,應按當地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同作業場所與室外允許溫差之和計算;如某些作業場所的氣溫,在采取一般降溫措施后仍不能達到要求時,允許溫差可加大1-2℃。

    4.3 根據不同生產工藝流程和廠房建筑條件,應從總圖、工藝、建筑、通風與隔熱等方面,采取防暑降溫治理措施。

    4.4 在生產中凡能放散大量熱量的生產過程和操作過程,對新建工程應采用機械化、自動化操作,非自動化、機械化的舊有廠房應盡量加以改進。

    4.5 新建廠房在確定建筑方位時,應做到避免西曬,如不能避免時,應增添防曬建筑結構或采取其它防曬措施。建筑物屋頂圍護設施應有隔熱措施。

    4.6 隔熱

    4.6.1 在較長時間內直接受到熱輻射影響的作業場所或工作室,當輻射強度在2.1J/(平方厘米•min)以上時,應采取水幕、隔熱水箱、隔熱屏等隔熱措施。

    4.6.2 對職工經常停留的高溫地面或靠近人體的高溫壁板,當表面平均溫度高于40℃時,也應采取隔熱措施。

    4.6.3 屋頂高度在5m以下,通風情況較差者,可采用開設天窗或層頂搭設涼棚、使用隔熱層或噴水等降溫措施。

    4.6.4 廠區綠化面積應達國家綠化標準的規定。

    4.7 通風

    4.7.1自然通風

    4.7.1.1 以自然通風為主的廠房,其方位應根據主要進風風面和建筑形式,按夏季主導風向,盡量布置在熱源的上風側;廠房的長軸與夏季主導風向盡量垂直。

    4.7.1.2 歷年最熱月份平均氣溫高于或等于28℃地區的輔助建筑,可采用通風屋頂。

    4.7.1.3 高溫車間應采取有組織的自然通風,合理安排進、排風口,進風口下緣距地面應不高于1.2m,天窗應裝有擋風板。

    4.7.1.4 當生產工藝無特殊要求時,炎熱地區的廠房宜采用敞開型或半敞開型。

    4.7.2機械通風

    4.7.2.1 煉焦焦爐等高溫作業場所或操作室的所溫,當不能達到衛生標準或熱輻射強度大于2.1J/(平方厘米•min)時,應設置局部送風或空調設施。

    4.7.2.2 氣溫高于35℃,熱輻射強度大于8.4J/(平方厘米•min)的冶煉、澆鑄與軋鋼等高溫作業場所,可采用噴霧風扇降溫,其風速應控制在3-5m/s,霧滴直徑應不大于100,以小于60為宜。

    4.8 使用地道風時,必須先將地道內的臟物清除,排出污濁空氣,空氣質量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4.9 使用循環通風時,必須經過空氣凈化處理,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4.10 對鉗式吊車司機室、均熱爐揭蓋機操作室、攔焦車及熄焦車操作室等特殊高溫作業操作室,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在采用冷風機組或空氣調節機組時,室溫一般為24-28℃。

    4.11 在高溫作為業場所附近,應設置工間休息室,室溫可在28-30℃,在煉焦爐頂等特殊高溫作業場所附近的工間休息室,如采用冷風機組或空調機組時,室溫以25℃左右為宜。

    4.12 清涼飲料與防暑藥品的供應。

    4.12.1應按規定供給高溫作業和夏季露天作業人員茶水、含鹽汽水等清涼飲料及防暑藥品。

    4.12.2 鹽汽水含鹽量一般采用0.1-0.2%。鹽汽水水溫以8-12℃為宜。

    4.12.3 鹽汽水等飲料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4.12.4飲水量以少量、多次,并根據個人需要自由飲用為宜,不應暴飲。

    4.13 暑季作息時間

    4.13.1 縮短一次性持續接觸高溫時間,工作中應多次輪換作業,執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

    4.13.2 在暑期,不應占用職工的業余時間,并應按上班班次調整單身同班次職工住宿。

    4.14 應為露天作業的職工設置防陽光暴曬的休息場所。

    4.15 個人防護

    4.15.1 應發給高溫作業和露天作業職工符合國家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

    4.15.2 凡受粉塵嚴重影響的冶煉等高溫作業職工,應發給防護眼鏡。

    4.15.3 應給高溫作業職工設置保存和發放個人防護用品的設施。

    5 健康管理

    5.1 健康檢查

    5.1.1 凡屬新參加高溫作業的職工,在就業前,必須進行全面系統的體檢,如發現有職業禁忌癥者,應嚴禁參加高溫作業。

    5.1.2 高溫作業職工定期體檢間隔時間,按高溫作業條件分級及職工健康情況而定,應安排在暑季前進行。對III、IN級高溫作業的重點工種,每年體檢一次,其它工種2-3年體檢一次。體檢項目應著重心血管系統的檢查,經體檢發現有職業禁忌癥者,不宜從事高溫作業并應及時妥善處理。

    5.1.3 高溫作業的職業禁忌癥是:有嚴重的肺臟、心血管疾病(如活動性肺結核、持久性高血壓等)、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和腎等疾病。

    5.2 應建立高溫作業職工健康檔案,并由企業的職業衛生防治處室或醫療單位保存和管理,調動工作時將檔案轉交新單位。

    5.3 公司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熟練掌握中暑搶救知識和治療方法,在暑季應深入高溫生產現場開展巡回醫療工作。

    5.4 如遇發生中暑時,應就地搶救。對重癥中暑患者應就地搶救后立即送往醫院。

    5.5 對確診為中暑及職業性白障患者,應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職業病管理,并享受職業病待遇。

    6 職業衛生教育

    6.1 就業前教育

    6.1.1 凡屬首次參加高溫作業的職工,在上崗前必須接受就業前職業衛生教育。

    6.1.2教育內容包括:高溫對健康的危害,正確的作業方法,在作業時防止高溫危害的措施,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發生中暑時的急救措施和方法等。

    6.1.3 經教育后,通過考試或考核合格者,方可參加高溫作業工作。

    6.2 就業中教育

    6.2.1 參加高溫作業的職工在就業期間,必須繼續接受本崗位的職業衛生教育。

    6.2.2 教育內容包括:

    a.本崗位接觸高溫的特點及高溫對健康的危害情況;

    b.本崗位高溫危害應采取防暑降溫措施的知識和應用等。

    6.3 提高教育

    6.3.1 凡從事高溫作業的班(組)長、工(段)長、車間主任(科長)、廠長(處長)以及車間安全員、安全處(科)的安技人員,都必須接受職業衛生的提高教育。

    6.3.2 教育內容包括:

    a.高溫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b.有關防暑降溫的衛生法規和文件;

    c.中暑時搶救的組織與操作技術。

    7 附則

    7.1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7.2 本制度解釋權歸公司安全環保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和县| 泸溪县| 手机| 广饶县| 龙岩市| 湖北省| 连云港市| 安岳县| 洪泽县| 钟山县| 静安区| 凤庆县| 柞水县| 孟连| 诸城市| 柳州市| 苍溪县| 广河县| 安塞县| 基隆市| 于田县| 关岭| 镇宁| 比如县| 兴仁县| 隆子县| 沅江市| 高州市| 南昌县| 太湖县| 福安市| 博客| 灵台县| 瑞丽市| 巴林左旗| 中阳县| 望都县| 天气| 丹寨县| 阳东县|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