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環境保護、健康及安全工作程序

2010-09-2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EHS責任人制度

  工廠指定      負責全面的EHS(環境保護,健康及安全)工作,全面統籌工廠的EHS工作內容,并定期公布執行效果.

  2.一般EHS工作程序

  1)各部門應確保生產環境的衛生清潔,每日定時或不定時安排專人負責清潔工作

  2)工廠每周對生產車間及宿舍進行一次全面的衛生檢查

  3)每月對工廠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一次全面的維護保養

  4)每周派專人對各生產車間的室內溫度,車間照明,通風狀況進行一次檢查

  5)根據各個車間的生產特點,定期將車間生產所產生的垃圾廢料等清運到工廠指定的垃圾區.

  6)工廠使用的特種設備,應定期由專業機構進行一次檢測評估,以保證設備安全性能.

  7)在生產及生活區域,設置員工洗手的設施,并提供給洗潔用品

  8)每年一次定期對飲用水、車間空氣質量、噪音、溫度進行測試,保留測試報告;若測試不符合規定時,該立即采取糾正改善措施.

  9)定期(每月)檢查工廠各類特殊工種操作人員的證件,確保這些證件是在有效期內

  10)對保安人員要求執證上崗,并定期對保安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以確保他們能夠處理緊急事故

  11)對工廠進行勞動保護用品的評估,建立《勞保用品使用參照表》,依照該表,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各生產單位的實施情況,確保有足夠的勞動保護用品給員工使用,且需要檢查員工是否都已按照規定使用這些勞動保護用品。

  12)根據各樓層的荷載設計標準,建立各樓層的安全荷載指示

  13)指定專門的區域為員工吸煙的用途,且需要在工廠生產范圍內,設置警告標識禁止吸煙

  14)定期對員工進行EHS相關內容的培訓工作,培訓內容應包括:有關崗前環保消防安全培訓、易燃物品的培訓、化學品安全的培訓、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的培訓、機器保護罩的安全培訓、危害能量控制程序影響的培訓等。

  3.防火安全工作程序

  1)工廠每六個月組織組織一次消防演習,目的是培訓員工基本避險及逃生的知識

  2)對新進員工及在職員工,舉辦培訓以教育防火安全的基本知識,告知員工工廠主要火災因素,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3)每年由本地有資質許可的機構,對工廠的消防體系進行一次全面的維護保養

  4)每月由工廠消防負責人,對全廠的消防設施進行一次檢查,如果發現不合格的使用情況,應及時予以糾正

  5)每月由電工人員對各條線路、電源、電梯檢查一至兩次;各單位應對有危險性的設備定期做保養及檢查,并提供足夠防范措施,把員工在工作中發生意外事故和傷害的機會減至最低.

  4.應急準備及響應工作程序

  1)應急準備

  (1)公司成立應急準備領導小組,由EHS代表任組長,組員由保安部、工程部、工程處、等部門組成。

  (2)事故易發生單位(車間、班組)成立應急隊并落實應急措施。

  (3)每半年舉行一次應急演習,驗證應急計劃和措施。

  (4)后勤部負責健全包括有鎮消防隊、醫院等單位以及公司各相關部門、管理人員、關鍵技術人員的通訊聯絡表,并與消防隊、安全生產局等保持聯絡,以獲取安全及衛生方面的資訊。

  2)應急響應

  (1)火災發生時,發現人員應迅速將些信息傳遞給EHS代表,同時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擴大,由后勤部聯絡工程部、生產廠長及義務消防隊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災。

  (2)若火勢不能控制,在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立即通知市消防隊,報警時必須講明起火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公司電話號碼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警

  (3)后勤部門負責組織將受傷人員轉送醫院或通知醫院趕赴現場進行緊急救護。

  (4)其它管理人員參與協助現場的指揮、救護、通訊、車輛的使用調度等工作。

  (5)當遭受臺風襲擊或發生洪澇災害時,總務部應緊急通知各部門對人員及財產采取保護措施,同時,工程部 、廠部等負責組織對設備及化學物品妥善保管或處理,以盡可能減少因設備發生異常事故、化學物品泄漏等帶來的事故后果。事后總結經驗,完善本文件。

  (6)如果公司的發展需要增加有毒、有害化學物品的使用,需要增設高壓容器或重要環保措施等,則需要針對泄漏、爆炸、設施事故等可能的隱患,及時更新本程序,增加相應的內容。

  3)搜救及急救程序

  (1)緊急事故發生后,應當由保安人員組成搜救小組,實施搜救行動,對事故地點進行援救。

  (2)由后勤部負責安排車輛或聯絡附近醫院進行緊急救治。

  4)糾正與完善

  (1)事故發生后后勤部應組織進行原因分析,填寫《事故調查表》,針對導致意外事故的原因,如異常作業、操作人員缺乏培訓等由責任部門采取糾正措施,交管理者代表確認后予以實施,并將《事故調查表》交事故發生部門備案一份,以對其實施效果進行監督驗證。

  (2)由后勤部組織對本程序進行評審與修訂,使其不斷完善。

  附:本地常用報警,急救電話號碼表

  村委:□□□□

  火警電話:  119

  急救電話:  120

  ——派出所電話:□□□□

  ——醫院電話:□□□□

  工廠安全負責人電話: □□□□

  5.明火作業工作程序

  1)當有工作需要進行明火作業時,單位主管人員應首先填寫<明火作業申請表>,詳細說明需要明火作業的區域,操作人員,操作時間等信息

  2)由其直屬主管人員審批后,再交由工廠EHS代表作最后核準

  3)只有在<明火作業申請表>被批準后,再可以進行相關工作

  4)在進行明火作業時,<明火作業申請表>就同時張貼在操作區域,以便保安人員核對

  5)明火作業時,依照申請表的規定,配備相應數量,類型的滅火器材,并由專人在一旁監視

  6)明火作業結束后,應由監視人員在作業區域停留至少30分鐘繼續監控,以預防可能的火災隱患

  6.危害能量控制程序

  1)新員工的培訓

  (1)公司應對從事機器設備維修保養的員工進行崗前的教育訓練,訓練內容包括鎖斷電源、掛停機簽、試啟動程序等。

  (2)對一般的新進員工,進行有關危險能量的教育訓練,使新進員工對工廠內潛在的危險能量的充分認知.這些危險能量包括電力危險,維修中的機械設備的突然通電等情況.公司應加強相關的培訓.

  (3)公司會對轉崗或其它工作調動工人進行再培訓,以對新崗位的工業安全,以及新工作崗位可能存在的危險能量有充分認知.

  (4)公司也會每季度對全體員工進行有關危險能量的培訓,以提高員工的自我防范意識.特別是季節性的危險能量,例如季節性的氣候變化所產生的可能危險等.

     2)危險能量的控制

  (1)對進入工廠的機器設備,應由保安人員在機器入廠前進行危害能量的辨識,確認安全后才開放行入廠

  (2)在對機械設備的維修期間,所有能源都應當切斷,可能的話還應當給開關私閥上鎖,務令這些能源在關閉期間不會被人無意間開通,另外還要桂上標簽,向所有人說明把能源截斷的原因。

  (3)確保所有機械設備的絕緣裝置的有效性,并定期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測試及維護。

  (4)提供給所有從事危險的作業的操作人員必須的勞動保護用品.并且時常檢查這些勞動保護用品的有效性.

  3)危險能量的辨識

  (1)由公司的安全負責人,定期對公司范圍可能有潛在的危險能量的區域和/或設備進行評估.

  (2)公司將使用專門的標志,以讓員工正確辨識在本公司內的危險能量的潛在區域和/或設備,以保障員工安全.

  (3)對危險能量的標識,將采用員工易懂的本地語言或圖片.

  7.設備斷電程序

  1)工程部應分別制定各類機器設備的安全操作指引,這些安全操作的指引應包括正常開關機的程序。指引應公布在各類機器設備操作員可以看到位置。

  2)當有新員工進廠,內部員工轉崗時,應安排進行專門的培訓,以教育工人正確操作的方法,包括設備的開關程序

  3)當有增加新設備時,工程部應對設備操作工進行培訓,教導正確的操作方法,正確的開關機械設備。

  4)當設備有故障時,要關機并通知工程部人員維修,不能強行開機,以免事故發生。

  5)當發生緊急事故(例如設備傷人或發生火災時),設備操作工要立即關閉各類設備,減少可能產生的事故后果。

  6)如果因發生緊急事故,設備操作工來不及關機,工程部負責人通過截斷總閘達到關機目的

  7)工程部負責應不定時巡查工廠的電箱,確保通往箱的過道不會被堵塞.

  8.溫度控制程序

  1)為保證工人在安全室溫下進行生產作業,工廠應在各個生產車間安裝溫度計,以隨時監測車間室溫;

  2)由工廠保安人員,每天上午10:00及下午14:00到車間進行溫度的測試記錄;

  3)工廠的安全室溫標準為30℃

  4)各車間負責人亦應隨時查看溫度計指示的測量結果,如果溫度測試結果超過30℃時,應采用降溫措施,這些措施包括:使用風扇降溫、開空調機調節室內溫度;

  5)在采用措施后,仍未能降低室內溫度時,應匯報工廠EHS負責人,要求暫時停止生產工作,待溫度適合時才要求工人返回工作崗位;

  6)在夏季高溫時節,即每年的4-7月份,工廠應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更為靈活的工作時間制度,可以提早上上午的上班時間并提前下班,延長中午高溫時段的休息時間,推遲下午的上班時間,并順延下午的下班時間。

  7)在室溫超過安全標準時,各生產單位的主管人員也應同時減少工作任務的安排。

  9.廢棄物處理程序

  1)辦公室垃圾的處理

  由正常辦公所產生的垃圾廢紙及其它廢棄物,由清潔人員定時清理運到垃圾存放區

  2)工業廢水的處理

  工業廢水由本地政府指定的資質機構負責回收處理

  3)其它廢棄物的處理

  公司運作過程中產生的其它垃圾,例如玻璃碎片、固體廢物、機械零部件等,均交給本地政府指定的回收單位回收.

  4)垃圾分類

  清潔人員在進行垃圾清理及清潔工作時,應同時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將可回收利用的與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分區放置.

  5)回收單位

  所有廢棄物質的回收,必須交由本地政府已許可的資質單位,廢品回收單位應向工廠提供相關的資格證明文件.

  10.密閉空間作業程序

  1)本公司范圍內的密閉空間包括:天臺水池.

  2)工廠應在各個密閉空間的區域張貼“禁止進入”的警告標識

  3)因為維修、清潔等原因需要進入密閉空間進行作業的,需要執行“密閉空間作業許可”制度

  4)作業人員應首先在EHS負責人處取得《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證》

  5)按照《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證》要求逐項填寫

  6)《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證》由工程單位負責人簽名,最終由工廠EHS負責人簽準后,方可進行密閉空間作業。

  7)進行密閉空間作業時,《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證》應張貼在作業場地,保安人員在工廠巡查時,需要核實該許可證內容

  8)進行密閉空間作業時,應另外指派人員在一旁監視,以確保密閉空間作業人員的安全。

  11.內部醫療及防止體液傳播控制程序

  1)工廠組織急救小組,在每層生產車間及生個班次分配急救人員

  2)急救人員由本地醫院進行心肺復蘇法等急救培訓合格的員工擔任

  3)各生產車間及宿舍區設置應急藥箱,配備常用急救藥品

  4)在急救藥箱建立藥品清單,以備再補充

  5)由工廠EHS負責人指定專人負責不定時的巡查急救藥箱,對照急救藥品清單,發現藥品短少時,應立即再補充;如發現有藥品過期時,應及時撤離

  6)各急救藥箱下面設置“醫療垃圾專用回收桶”,用以放置醫療垃圾

  7)醫療廢棄物必須放置在“醫療垃圾專用回收桶”,由工廠交給本地醫院進行安全處理

  8)為防止體液傳播,急救人員在接觸傷口前,應先穿戴好保護性手套

  9)清潔傷口后的棉簽、紗布等醫療廢棄物,必須按規定放入相應的醫療垃圾簍里,

  10)粘有有血液的棉簽等廢棄物,應用放入塑膠袋內

  11)所有醫療培訓應統一交本地醫院進行處理,以防止傳染。

  12.化學物品的管理程序

  1)在化學物品供應商送貨到工廠時,保安人員應在工廠大門外進行檢查,以確保進入工廠的化學品都已正確標識,以及必要的說明,包括化學品名稱、危險因素及儲運知識等

  2)化學物品儲存的倉庫,須張貼警示標記對于使用化學溶劑及膠水的單位應配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包括塑膠手套、手指套、防毒口罩等

  3)儲存地點須保持良好的通風,如需使用照明設備,則必須使用防爆燈

  4)在化學物品的儲存區域,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

  5)在化學物品的儲存及使用的區域,均張貼化學物品的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

  6)對生產線所使用的所有的化學物品進行標識

  7)工作場所,必須保持通風,對于使用化學溶劑的單位設置緊急洗眼設備,并教育員工正確使用方法.

  8)對接觸化學品的員工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并保存記錄.

  13.外來危險物料及新機械設備檢查程序

  1)為保障員工的職業健康與安全,工廠按照以下要求對進行工廠的危險物料及新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及評估.

  2)需要進行安全檢查及評估的項目包括:

  危險化學品

  易燃及或燃的原材料

  工廠新購置的機械設備

  3)安全檢查及評估應當由工廠安全負責人執行

  4)當安全主任不在崗時,應當由受過培訓的保安部負責人,執行安全檢查及評估事宜.

  5)安全檢查及評估的內容包括:

  (1)危險化學品的檢查及評估:

  檢查及確認需要進入工廠的化學品,盛裝的容器是否有泄露,是否密封良好,是否有相對應的警告標簽及標識

  如果該化學品是以前工廠沒有使用過的,則,需要由工廠安全負責人,進一步評估該化學品的儲存條件,使用時應注意事項,是否需要為操作工人配備勞動保護用品,以及廢棄物的處置問題.

  (2)新機械設備的檢查及評估:

  對進入工廠的新機械設備,應當評估該設備是否需要安裝鎖定裝置,是否應當為操作員工配備勞動保護用品,以及其他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項.

  14.職業健康控制程序

  1)針對本廠產品要求,以及各生產工序及機械設備的特性,在工廠范圍內,存在以下職業健康危害的工作崗位:

  (1)噴油部: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會使用有毒害的危險化學品,以及,員工會暴露在存在化學品的工作環境中,長期工作可能會會產生苯中毒.

  (2)注塑部碎料房:員工操作機械時,會產生強噪音,及有機粉塵.會對員工聽力造成危害,以及,吸入有機粉塵會對員工健康造成危害

  (3)絲印及移印單位: 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會使用有毒害的危險化學品,以及,員工會暴露在存在化學品的工作環境中,長期工作可能會會產生苯中毒.

  2)工廠會根據工人所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類別,為員工配備適當的勞動保護用品,定期更換以確保員工健康

  3)工廠按《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的規定,安排員工進行職業病檢查,確定檢查項目和檢查周期。

  4)對于存在職業健康危害的工作崗位,在上崗前,應由人事部門針對本程序進行培訓,明確讓員工知道將要從事的工作崗位的危害性質.

  5)依照相關規定,婦女工人和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工人,不得從事職業健康危害的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长寿区| 文山县| 白朗县| 游戏| 陵川县| 兴山县| 呼伦贝尔市| 肃南| 漯河市| 内乡县| 龙门县| 鹿泉市| 织金县| 海林市| 道真| 夏津县| 香格里拉县| 常宁市| 北京市| 莫力| 乌兰察布市| 陆丰市| 白银市| 田阳县| 台北县| 南康市| 竹溪县| 灵武市| 富源县| 扶绥县| 拉孜县| 白玉县| 麻江县| 扶风县| 龙门县| 泸西县| 镇坪县| 四平市| 集安市|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