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是安全生產法制化、規范化的“正規軍”,是新型工業化道路上的“排頭兵”
表率作用:在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依法規范企業安全生產行為方面。
示范作用:在推動安全生產科技進步、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方面。
榜樣作用:在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加強基層和基礎“雙基”工作方面。
帶頭作用:在防范治理職業危害、做好職業安全衛生工作方面。
基地作用:在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和應急救援工作方面。
導向作用:在開展群眾性安全文化活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企業安全文化方面。
央企安全工作的總體思路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按照國務院《決定》和國辦《通知》要求,著眼于國際先進水平,著力于基層和基礎“雙基”工作,進一步加強領導,改進監管;落實責任,強化主體;依靠科技進步,實現本質安全,建立預防為主、持續改進的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全面提升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和職業安全健康水平。
部分央企安全生產典型經驗薈萃
大 慶:“三老四嚴”和“四個一樣”。
鞍 鋼:“0123”模式(0:死亡事故為零,1:一把手為核心的安全責任制,2:標準化作業、標準化班組建設,3:全員教育、全線管理和全面預防)。
中 石 化: 安全“三基”(基礎工作、基層建設、職工基本功訓練)。
中遠集團: “238”理念(遠洋運輸安全的兩條基本規律、三大關系、八個觀點)。
寶 鋼:閉環式安全檢查模式,“違章記分、滿分下崗”懲治違章辦法,及其安全工作“三大對策、四大網絡”。
中國石化集團:責任落實到人頭
實現安全生產,關鍵是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做到層層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建立了覆蓋石油石化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制度。中石化將安全指標納入企業生產經營目標進行考核,與企業工資總額和企業負責人的承包獎金掛鉤,嚴格獎懲兌現,并在干部任用、年終評比、績效考核中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各企業實行了安全生產一崗一責制、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和安全生產承諾制,將安全指標層層分解,層層簽訂安全生產承包責任書和安全承諾書,加大安全在企業經濟責任制考核中的比重,形成重獎重罰機制,使各項規章制度真正落實到每一名員工頭上。
在推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基礎上,始終堅持各企業“一把手”是所在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明確要求“一把手”在安全生產上必須做好四件事。一是始終把握好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研究新情況,提出新措施;二是逐級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三是對本企業、本單位的重大隱患心中有數,抓好治理;四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抓好生產裝置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安全管理的“三同時”。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履行安全職責,確保了各級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
神華集團: 建章立制, 依法治企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突出依法治企,嚴格規章制度的建設和落實,逐步形成了一個全方位、比較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
一是構建安全生產責任和目標管理體系。結合生產實際,建立并完善了具有神華特色的第一責任者抓安全的領導負責制、各主管副職“誰主管、誰負責”的逐級安全負責制和全體員工自覺遵章守紀的崗位負責制,形成安全生產管理責任網絡。其次,推行了安全目標管理。集團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各礦(段、處、廠)逐級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通過分解安全指標,把責任和壓力傳遞到各級管理人員和每個員工。
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績效量化考核和獎懲體系。神華集團充分細化各項規章制度,并對照實施細則進行嚴格考核打分,考核結果與干部任免、職工警示、勞動分配掛鉤。同時,實施安全責任監控,運用5W-H管理法,對安全工作明確為什么要做、誰來做、在那里做、什么時間做、做的標準要求是什么,從而實現全過程的有效監控。此外,積極推行安全績效獎懲制度,對安全績效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對嚴重“三違”及“安全管理過失”人員給予嚴厲處罰,并堅持以事實為依據,強化事故定性定責。
三是積極推廣NOSA安健環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安全、技術和管理標準體系。對于電力企業,通過對危險源的辨識和風險評估,積極開展了以未遂管理為基礎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強化無責難的文化氛圍,提倡分工協作、上下溝通和相互支持的團隊精神,真正實現了由事故防范型向安全健康型的轉變。
四是建立健全技術管理創新體系。為了能夠實現全集團的平衡、穩定發展,推進全集團的科技保安全工作,根據內蒙西五局劃歸神華管理后,地質條件、裝備水平的差異,集團公司從實際出發,從三個層次創新,改善了安全生產條件。其一,先后投入近8億元對西三局進行技術改造,較好地緩解了安全生產的瓶頸制約。其二,對礦井地質災害預警系統、礦井通風系統優化、突出和高瓦斯礦井瓦斯涌出規律、瓦斯抽放方案、礦井開采地表沉陷規律等課題進行了專題研究,為安全開采提供了依據和保障。其三,積極推廣新技術與新裝備的應用。對目前已處于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神東礦區進行了礦井五大系統的數字化技術改造,進一步提高了采、掘、機、運、通各系統控制裝置的自動化水平。
五是建立健全現場隱患整改管理體系。根據現場生產管理的特點,神華集團突出重點時期、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適時組織專項檢查和綜合性大檢查,對查出的重大隱患,通過集團總經理辦公會落實整改要求和整改措施,按照“四定”原則限期整改。同時對重大隱患進行分級管理,嚴格執行對重點部位進行跟蹤管理的制度,實現了安全工作的超前預防。
中國航空集團:加大投入夯實基礎
強化培訓嚴格把關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規定飛行人員每人每年必須接受不少于25小時的復訓,維修人員每兩年必須接受40課時的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專業復訓。針對航空公司合并后飛行程序和訓練標準在不同地區間存在差異的情況,迅速出臺了《飛行技術訓練管理手冊》、《機型訓練大綱》等政策性文件,統一程序、統一標準,使公司訓練工作穩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的良性軌道。在飛行訓練中,充分發揮技術檢查員的作用,嚴把技術放行關,達不到技術標準決不放行。2002年,共對飛行員實施各種技術檢查151人次,其中熟練檢查未一次通過7人,經補充訓練后仍不合格降技術標準的2人;改裝訓練的技術檢查不合格的有9人,經補充訓練仍不合格做技術停飛的2人;2003年,在對飛行員實施各種技術檢查中,改裝訓練不合格的有21人,對經補充訓練仍不合格的3人,堅決做了技術停飛處理。
重視安全基礎投入 每年的人員引進計劃中,優先考慮飛行、機務、運行控制等與安全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在公司投資計劃中重點保證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投入。此外,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專項的投入,2004年國航逐步投資6.8億元用于改進飛機機上設備;投資1.6億元購置空客A320系列飛機模擬機訓練設備;投資7000多萬元進行飛機駕駛艙安全門改裝;投資3500萬元建立飛機維修計算機管理系統等。這些投入,為安全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寶鋼集團:安全責任全員承諾
層層簽訂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在每年的《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年度經營綱要》中,將安全生產目標作為公司的八大目標之一,對全年的安全工作進行部署,提出嚴格的對策措施,并與下屬22家子公司黨政領導簽訂涵蓋安全考核指標的《績效目標責任書》,簽約率為100%。隨后,22家子公司也根據資產關系與下屬各單位層層簽訂《績效目標責任書》,使安全工作的責任層層傳遞,措施逐級落實。
寶鋼集團還根據各子公司生產規模的大小和危險程度的高低,將22家子公司分三類進行考核。對生產過程中危險性較大的冶煉、礦山、化工等子公司劃分為一類子公司;對生產過程中危險性一般的鋼鐵業、深加工業和維修檢測等子公司劃分為二類子公司;對從事金融、貿易、信息產業等子公司劃分為三類子公司。采用風險越高,獎罰力度越大的考核指標和獎罰辦法。
全員安全承諾活動 從2002年起,寶鋼集團開展了全體員工的“安全承諾”活動,建立了全體員工的安全生產準則。各子公司也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操作、點檢、檢修等不同特點,建立本崗位的安全守則,要求每一位員工都要以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高度負責的精神來兌現自己的承諾,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此項活動。經統計,2002年的簽約率為98.7%,2003年的簽約率為99.2%,2004年的簽約率達到了100%。通過這項活動,促使全體員工認真學習、重溫本崗位的操作規程、安全規程和事故應急預案,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兌現自己的承諾,從而有效地強化了全體員工的安全責任意識和事故防范意識。
華僑城集團:突出重點有效檢查
旅游業是華僑城集團公司三項核心業務之一,為確保節日期間旅游景區的安全,集團領導 “早準備、早動手、早落實”,對景區科技含量高的游樂設施和重點設備,定期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周密的檢查和養護,并對機器設備的操作規程執行情況、設備運行記錄、設備的維護檢修記錄、交接班記錄進行專項檢查,杜絕人為責任事故的發生。集團公司還針對景區節日期間人流集中、設備負荷大等現實情況,抓好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落實,確保游客旅游安全。
華僑城集團公司專門成立了由總裁任組長的督查組,并根據重點行業、重點單位,設立由集團公司副總裁任組長的旅游企業組、工業企業組、酒店企業組等5個檢查小組,由集團公司安委會成員帶隊對旅游景區、酒店、公共聚集場所、工業區進行安全檢查。對查出的各類隱患,指定負責人,限定時間,徹底整改。同時,根據華僑城安全生產特點,常年不間斷地開展專項整治:
一是定期對城區內的消防公共設施、器材配置、消防通道進行檢查。
二是針對華僑城城區內高層電梯和游樂設備較多的特點,配合省、市技術監督部門對特種設備進行年檢。
三是對城區內使用、儲存、經營化學危險品的煤氣站、加油站、發電廠等單位進行督查,嚴控危險源。
四是對員工宿舍存在亂拉亂接電源線現象進行整治,對未按規定使用電器設備進行清理。
五是針對個別餐館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液化氣罐現象,經常對餐飲業進行檢查,發現一處,處理一處,堅決不留死角,不留后患。
國家電網公司:理順關系走新路
逐步理順體制改革過程中的安全管理關系 國家電網公司成立后,公司極為重視體制改革對電網安全的影響,要保證系統安全,必須遵循電網運行的客觀規律。電網是聯系電源與用戶的紐帶,電網發展要統一規劃,電網運行要統一調度,電網安全要統一管理,電網技術要統一標準。“四統一”是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效預防重特大電網事故的基礎。去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在充分聽取和征求各大發電公司意見的基礎上,頒發了《加強網廠安全管理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指導意見》,電監會制訂了《關于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的意見》,初步理順了網廠之間的安全生產管理關系,及時明確和規范了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的管理內容和范圍,為保證電力正常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求真務實,積極探索并建立安全生產工作的新機制 以安全性評價動態管理為手段,推進安全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建立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在做好各項安全工作的同時,國家電網公司致力于建設基于風險管理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針對電力生產事故暴露出安全管理基礎薄弱、缺乏對生產過程實施全面有效控制,以及過去安全性評價在具體應用和操作中存在評價內容不全面、管理不到位、整改不落實等問題,提出建立覆蓋電力生產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的安全性評價動態管理體系,構建完善、科學、規范的安全評價體系,立足于形成基于風險管理的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全面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基礎,不斷提高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隨著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和電網“跨越式”變化,生產管理模式必須與之相適應,必須實現管理上的“跨越式”發展。為推進安全生產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去年以來結合電力行業特點,借鑒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三個國際標準,結合公司實際,編制了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健康環境質量管理體系》(簡稱SHEQ)。目前,該標準在公司系統的兩個單位進行了試點,通過試點,促進了員工思想觀念的轉變,形成文件化的程序和工作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崗位職責權限,帶來工作行為的規范化,管理效果逐漸顯現。
中國鋁業公司:多角度確保安全生產
實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 中國鋁業公司在管理標準化方面,將公司工作的重點放在制定并完善各種安全制度方面。在具體實踐中,各企業采用由點到線,再全面推開的工作方式,首先推進班組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在部分班組達標驗收的基礎上,再逐步推進車間、廠(礦)、成員企業(或分公司)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達標驗收。為推進此項工作,公司制定了《中國鋁業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規范(試行)》,以指導企業開展工作。中國鋁業山東分公司還在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的基礎上,推行安全生產“車間主任天天講、班組長班班查”活動,并形成制度,帶動了班組安全生產工作的提高。
推行安全責任人定期述職制度 中國鋁業中州分公司要求車間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每月向廠(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進行安全生產述職,廠(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每季度向分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進行安全生產述職,述職中反映的問題,由同級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督辦。安全述職報告必須由述職者本人親自書寫,述職時其下屬全部參加以求證其述職的真實性。
執行安全檢查制度,嚴格開展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的演練 公司成立以來,逐步形成了公司至少每年一次、各成員企業(或分公司)每季一次、各廠(礦)每月一次、車間每周一次、班組每班一次、專項檢查隨時進行的安全檢查制度。在各企業自查的基礎上,公司共組織了8次全公司范圍內的大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以隱患整改通知書的形式,要求限期整改。各單位也依照此法,層層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公司還認真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預案演練工作,完全從實戰角度模擬現場情況。演練結束后,現場講評,以補充完善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預案,提高職工的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中國長城鋁業公司在車間安全員、班組長安全培訓中,采取結業論文答辯的方式,要求參加培訓的車間安全員、班組長針對自己的工作,每人寫一篇安全生產方面的論文,由安全生產管理部門進行答辯,其余人員旁聽,有效促進了培訓質量。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在特種作業人員取證、復審考試中,采用高考形式,考位嚴格分開,監考人員嚴格監考,提高了特種作業人員的操作技能。西南鋁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辦鋁城小學“安全與家庭”主題征文競賽,以小學生名義向全體職工發出《祝你平安》公開信,并制成畫歷發至職工手中,效果很好。
海洋石油總公司:從創新理念做起
海洋石油總公司學習借鑒國外大石油公司的先進安全管理模式,討論健康安全環保管理新理念,明確健康安全環保三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必須同時貫穿于海洋石油作業的全過程之中,提出了海洋石油健康安全環保的新理念:
l.將健康安全環保視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
2.追求企業的自覺管理,自我約束。安全生產從政府行為改變為企業的自覺行為和行動,變成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追求;
3.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長期性、艱巨性,堅持不懈,持續改進;
4.堅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5.誰主管誰負責,把健康安全環保工作融于生產全過程,每個崗位必須規范化、標準化、安全警鐘長鳴,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6.實行管理體系化,強化管理體系控制;
7.重視對承包商的管理;
8.把內審監控作為加強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
9.安全和效益協調發展。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努力培育以人為本的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是核電站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安全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守決策”的原則;堅持透明、主動報告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原則;堅持與國家監督部門及其他行業機構主動匯報、坦誠交流的原則;堅持經驗反饋、持續改進的原則,努力培育以核安全為中心的安全文化。
健全核安全管理體系 中廣核集團實行兩級法人、兩級管理的安全管理制度。集團層面負責集團核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監管體系和監督機制的建立,并監督檢查管理政策執行情況和體系運作的有效性,跟蹤評估核安全狀態演變趨勢;核電成員公司負責自身核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監管體系與內部運作控制機制以及不斷完善和持續改進機制的建立,落實核安全責任。
核電站的核安全監管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自檢;第二層次,包括安全技術顧問、電廠核安全委員會和公司核安全評審委員會的電站內部監督;第三層次,集團層面監督;第四層次,來自國家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等的外部監督。此外,電站質量文件體系由質量保證大綱、質量管理手冊、工作指導程序構成。它具有強制性,全體員工必須遵守各項程序要求,以保證工作過程質量,實現電站的各項業績指標。
建立和實施立體交叉的核安全改進機制 中廣核集團積極與世界核協會、世界核營運者協會、法馬通業主協會、美國核電運行研究所、日本海外電力調查會等國際核行業有關民間協會建立渠道,與法國、比利時、美國、韓國、南非等國的六個同類型核電站建立姐妹電廠關系,廣泛開展國際運行經驗交流、同行評審、專題研討和管理對標,吸納經驗,尋找差距,持續改進。核電站每兩年進行一次管理自我評估,每年兩次邀請美國資深的核安全管理專家評審團深入生產現場,研究問題,以管理計劃的方式落實改進措施。
努力培育以人為本的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特性的總和。十多年來,經過從制度到行為、從行為到習慣、從習慣到意識的不斷推進,中廣核集團的核安全文化建設已經初具特色,在實踐中形成了簡單實用、行之有效安全文化理念:
◇一切按程序辦事;
◇質疑的工作態度,明星自檢(STAR);
◇嚴謹的工作作風,一次把事情做好;
◇縱深防御,人人都是一道屏障;
◇主動報告自己的問題,深究根本原因,落實糾正行動的透明文化;
◇找差距,求提高,追求卓越,持續改進。
核安全文化建設的根本是管理文化,核心是制度規范,程序完善,執行有力。良好觀念的形成,開始時需要用制度、規則強制推行。雖然核安全文化不以懲罰為主要手段,但對于故意違反規定的惡性錯誤要堅決地加以處罰,而不以“懲罰會影響透明度”為借口而加以姑息。
中國材料科工集團:抓好重大危險源管理和應急救援預案
中國材料科工集團所屬中國高嶺土公司、建材701礦、西山石膏礦和陜南石棉礦四家非煤礦山企業,是集團重大危險源管理的重點,尤其陜南石棉礦尾礦壩是重中之重。陜南石棉礦建于1951年,1982年由國家撥款建重力堆壩型尾礦庫一座,服務年限為5年,現已超期使用16年,堆積的尾礦達300萬立方米,超設計庫容4.8倍,堆渣高出壩頂283米。庫下游是一條狹長山溝,兩岸陡峭,溝內居民共8000余人,一旦發生暴雨山洪,極易發生潰壩并導致特大傷亡事故。集團領導高度重視尾礦壩重大安全隱患的治理工作,自2001年以來,多次赴現場檢查指導安全工作,督促建立危險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救援預案的演練,安全度過2001年、2002年、2003年三個汛期。集團領導及時將陜南石棉礦尾礦庫重大安全隱患的情況上報國務院領導和有關部委,國家發改委2003年下達了800萬元專項治理資金(國債),同時集團撥款300萬元,用于陜南石棉礦尾礦庫閉庫的安全隱患治理。
針對其余三個礦山企業,集團堅決貫徹國家安監局等六部(局)下發的《關于加強非煤礦山安全整治工作的意見》,首先要求三個礦山企業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自查,在自查整改的基礎上積極配合地方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對礦山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的評估,要求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集團要求所屬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的生產特點,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評估,建立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防范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全面掌握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分布及具體危害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綜合各單位的情況,集團所屬單位主要存在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坍塌事故、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傷害、無證上崗、不能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用品、不按規定搬運、使用和保管易燃、易爆及危險化學品等九大類重大危險源。集團和各所屬單位將上述九大類危險源作為安全檢查工作的重點,針對高處作業,根據作業條件,作業環境,給作業人中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品、勞動保護用品,禁止高處交叉作業;針對機械傷害,對各類機具的齒輪咬合部、皮帶傳動部、高速旋轉的齒輪、棘輪等部位,要裝有防護罩和安全防護裝置,嚴禁操作人員戴手套作業,女職工必須戴工作帽;針對爆破作業,堅持爆破施工方案審批制度,嚴格遵守爆破規程,爆破中發生啞炮時,采用水澆滅方法使雷管火藥失效后,方可進行處理;對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實行雙人負責制,防止因使用不當造成意外事故。
中遠集團:現場檢查促安全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及各單位安全監督管理機構為全面落實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堅持預防為主,強化安全監督檢查,突出重點單位、重點船舶、重點部位,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監督檢查,將安全工作從集中開展專項整治向規范化、經常化、制度化管理轉變。從1987年公司就將深化船岸安全紀律大檢查和整頓工作作為重點,開展了每年兩次安全大檢查,根據國際公約要求和國家的有關法規、條例等制定了《檢查要點》和《檢查程序》,使監督檢查有章可循,并成為經常性工作。他們的做法是以船舶為主進行自查,再由各船公司對本公司的船舶進行檢查和驗收,集團總公司不定期派專家對船公司和船舶進行抽查。為了加強船舶現場監督檢查和指導,2001年在國內各主要港口聘請十位具有豐富船舶安全管理實踐經驗的船長、輪機長為“船舶安全督導員”,代表集團安委會行使安全督查權力,對到港的中遠船舶進行安全督導檢查。實踐證明,利用有效手段加強船舶現場監督檢查,對穩定安全生產形勢,預防事故的發生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一汽集團:逐步實現本質安全化
本質安全化,就是在設備發生故障時能自動發現并排除,或當人員誤操作時仍能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和各種措施的最佳組合。設備本質安全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保證安全的基礎,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把推進設備本質安全工作做為重點。2003年研制、改進了沖床、壓床、鉆床、銑床、車床的安全防護裝置,并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推廣應用。
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維護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企業發展回報的對象也是職工和社會,一汽摒棄以職工健康和生命換取暫時效益的思想。2001年開始集團公司投資21204.79萬元,對廠區內外環境進行改造,既減少空氣污染,又降低廠房噪聲傳播,創建了一個花園式工廠。2004年集團公司各單位又加大基礎設施的安全投入,改善作業環境與作業條件,為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