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以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共有大大小小的采石場25個,分布在小塘、獅山、西樵等6個鎮,其中單是小塘鎮就有小采石場18個之多。當時由于石場開采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作業人員多,濫挖亂采等短期行為十分普遍,事故隱患比較嚴重,傷亡事故時有發生,各采石場效益普遍不佳。
1998年,南海區政府從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出發,統籌資源開發與環境、安全的關系,加大礦山資源的整合力度,規范石礦資源的開采秩序,扭轉采石場安全管理的被動局面,依法將不符合發展規劃要求和安全生產條件的小采石場進行強制性關閉;對部分相鄰的小采石場按照“集約化”要求,進行資源整合,全區由原來的20多個小采石場削減至現存的兩個。雄風石礦廠就是在這次整治工作中,由5個不同所有制的小采石場整合而成。
2003年9月,我公司借國家在我區開展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試點的有利時機,圍繞“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經營目標,通過進一步加大安全技術裝備投入,完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開創了雄風石礦廠安全生產的新局面。
一、運用專業技術力量,提高整體開采水平
在試點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運用專業技術力量,從本質上和技術上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
1.聘請礦山專業技術機構,制定科學規范的開采方案
我們聘請了廣東創立礦業技術咨詢公司,對雄風石礦廠開采進行了科學勘測和規劃,制訂了《雄風石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方案明確了石場的開發路徑和水平臺階式開采方法,為雄風石礦廠今后的整體開發指明了方向,提高了礦山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和安全生產基本條件。
2.聘請安全技術中介機構,進行安全評價工作
我們聘請了廣州企安安全技術咨詢公司,對雄風石礦廠的營運安全和職業衛生現狀進行評價,對采石場的危險因素進行定性分析,提出了科學合理的安全對策與建議。我們根據評價報告提出的對策與建議,對礦區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全面的整改,最后被確定為A類礦山。
3.聘請專業爆破公司負責石場的爆破工序
為將爆破工序的危險性降至最低,我們聘請了廣州市宏大爆破公司負責指導石場的爆破工序。爆破公司派出技術人員為每次爆破作業制定了詳細的《深孔爆破方案》,通過采用群炮定向爆破和電雷管起爆技術,整個爆破工序的技術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多年來,爆破工作從沒發生過任何安全事故。
二、采用臺階式作業,實施規范化開采
為了徹底改變石場原有不分臺階的陡邊坡開采作業方式,我們嚴格按照《雄風石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對老礦山進行了整治。一是在采石場南面開辟出兩個剝離新臺階,作為備采和準采臺階;二是嚴格按照《方案》確定的參數,控制臺階的高度不超過12米,工作臺階坡面角不超過70度,安全平臺寬度不小于3米,防止了因采場參數超限而引發的臺階邊坡坍塌事故。實施臺階式開采,不僅大大減少了邊坡及坡面坍塌、松石等危險因素,提高了作業安全保障,而且為機械化開采創造了條件。
三、加大安全技術投入,使用機械化作業
為了實現企業安全和效益同步發展,我們加大了對全機械開采的投入,共投入1000多萬元,購置了潛孔鉆3臺,挖掘機8臺,裝載機6臺,灑水車2輛,碎石和傳輸設備各2套。這批設備的投入使用,淘汰了過去的落后工藝和設備,實現了從巖礦破碎、篩分到產品分級堆放,全過程機械化流水作業。同時,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從根本上改善了作業條件和安全基礎。
四、強化規章制度建設,推行規范化管理
在試點過程中,我們針對過去重現場、輕管理的現象,進一步強化了企業各項安全制度建設。
1.建立規章制度
建立以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為主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把采礦作業的每一道工序都納入到制度化、規范化管理軌道。同時,為提高采石場的安全素質和應急處理能力,公司制定了《雄風石礦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防患于未然。
2.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落實
一是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制定層級崗位責任制;二是由專職安全員對礦區開展日常的安全生產檢查;三是每周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和安全生產活動,及時排查事故隱患。
3.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培訓和教育制度
對新員工實行崗前培訓,對在職員工實行定期安全生產教育。同時,充分利用墻報、黑板報和老員工制作安全生產警句、警示,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
在試點工作過程中,我們深深領會到,政府統籌資源、環境、安全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建立企業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目的在于整合石場的生產規模,提升開采技術裝備,規范石場的生產方式,從本質上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目前。雄風石礦廠已發展到擁有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從業人員由整合前的1000多人,減至現在的160多人;生產能力則從整合前的年產不到10萬立方米,提高到現在的近50萬立方米;開發了質量要求和附加值較高的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專用石料。企業整合后未發生重傷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有力地保障了企業經濟效益的連年提高。
上一篇:預防為主抓源頭,科學管理保安全
下一篇: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結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