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的建設和管理關鍵在于落實,只有靠全面落實各項制度、規程、措施,安全目標的實現和各項技術指標的達到才真正有保障。通過落實能不斷發現工作中的偏差,以便有針對性地、持續不斷地改進工作。
1 負責任的工作態度是全面落實的前提
曲靖供電局220 kV陸良站全體員工積極融入局創建學習型組織、安全文化的大環境中,思想觀念經歷了由點到面、由表及里、由淺到深幾個過程的轉變,漸漸地成熟起來了,通過認真貫徹“嚴格管理、嚴格考核、責任到位、措施有力”十六字方針及樹典型、趕先進、比學習、比能力活動,造就了一個具有強烈榮譽感和進取心的團隊。“做一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企業負責的人”是大家共同的人生準則。現在的陸良站面對工作任務時“我來辦!”的呼聲響成一片,勇于承擔工作任務,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執行能力,是變被動工作為主動工作的具體表現。南方電網標準《電氣操作導則》、《電氣工作票技術規范》下發后,自發地對MIS系統中的300個參考操作任務及5000多條操作項目按標準完成了修改并執行;第一種、第二種工作票,變電站安全技術交底單和二次設備及回路工作安全技術措施單按標準做出樣本并已執行。要將責任根植于內心,讓它成為我們腦海中一種強烈的意識,才會去主動工作,用心工作。負責任就是要體現在對每項具體事件的態度和行動上,體現在把它做得盡善盡美的結果上,追求完美已是大家共同的心愿,由此產生了“第一次就做正確”的零差錯理念。“第一次就做正確”就是在充分做好各種準備工作的基礎上,第一次就能達到目標的行動。要做到“第一次就做正確”,就必須要具備負責任的態度和扎實的業務能力,我們提出的“零差錯質量過程控制”的要求是:正確構思——預防——實踐的預防為主的思想,實現從不斷糾正差錯向預防差錯發生的轉變。“零差錯質量過程控制”成功的關鍵在于人,在于大家質量觀念的轉變,只要用心去做事,相信“差錯是可以避免的”。安全、質量、效益、榮譽已成為全站人員共同追求的目標。在班組安全文化和零差錯理念的感召下,不管人員如何變動,新到人員能很自然地融入到這個集體中,整體工作質量得到平穩推進。
2 精湛的技能和淵博的知識是全面落實的基礎
變電站值班員擔負保證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使命,必須具備全面的技術素質和高超的安全技能。作為一個變電值班員,必須具備2種安全技能,即處理事故的技能和控制危險因素的技能。前者強調的是值班員面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即處理事故的速度和準確性;后者強調的是值班員對潛在危險的預控能力,即預測危險的準確性和控制危險的有效性。
我們的培訓是這樣進行的:
(1) 選定一個倒閘操作任務、事故預案或一個日常維護項目;
(2) 全體人員到現場,讓每個人都針對相應的設備和周圍環境,邊說操作或處理、工作步驟,邊指出潛在危險部位和易發事故,推測可能引起的事故;
(3) 總結每個人的發言,找出操作任務、事故預案或日常維護項目的潛在危險;
(4) 讓每個人都開動腦筋,提出處理方法,如應采取哪些個人防護措施,應注意哪些安全注意事項及一旦發生事故應采取的事故處理方案;
(5) 總結出本操作任務、事故預案或維護項目的危險因素控制措施和緊急處理方案。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豐富了安全日活動的內容,活躍了安全日活動的氣氛,更重要的是,它讓值班員明白了一些個人防護設施的作用,清楚了平時一些習慣性違章行為的危害,起到了很好的反習慣性違章作用,提高了值班員在面對突發事件和日常操作、維護工作中的處置能力。
積極推進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保證“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制定了變電運行專業的主要工作流程:《倒閘操作流程》、《工作票辦理流程》、《設備巡視維護流程》和《事故處理流程》,在每個流程中細化了工作標準、技術指標和危險點控制措施,如倒閘操作時做到一停、二看、三想、四檢查:一停,要求找準設備位置,不得走錯間隔,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變電運行人員對本站的設備位置、接線了然于心,操作中不管是一次還是二次設備,希望能一次準確走到位,這樣就消除了誤入其它間隔或誤動其它設備的可能;二看,看清操作設備的編號、狀態、位置,核對與操作的內容是否一致;三想,想清楚如何操作,想清楚操作應注意哪些事項,想清楚是否應該進行此項操作,是否符合技術要求,想清楚操作完成后設備的狀態、位置應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如果不是按照預想的變化應如何處理;四檢查,每一項操作完畢,都應該詳細檢查操作的正確性和設備的狀態、位置等是否達到預期的要求。
通過安全生產的過程控制,一點一滴的全面落實,實現控制未遂和異常及不發生誤操作的班組安全目標和工作目標。
及時發現、及時分析設備缺陷以及加強缺陷管理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3個環節。發現設備缺陷從3個方面入手:
(1) 加強巡視,在正常巡視中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并對發現的一般缺陷進行跟蹤觀察;
(2) 操作中發現缺陷;
(3) 檢修中發現缺陷。
對設備缺陷的分析,主要內容有3點:
(1) 用動態的思路對待一般缺陷,分析發展的后果對設備及安全運行的危害,此舉旨在增強運行人員的工作責任心,通過分析讓運行人員認識到缺陷發展的嚴重性及“防微杜漸”的重要意義;
(2) 重大、緊急缺陷發現后,做好操作準備和事故預想,充分的操作準備會減少操作時間,降低事故發生的幾率,事故預想能讓運行人員對此缺陷可能造成的事故做到心中有數、臨陣不亂;
(3) 對缺陷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積累運行經驗,通過查看檢修記錄及向檢修人員請教,了解缺陷產生的原因及該缺陷是如何消除的,進一步掌握設備的特性。曾經在我站發生過的220 kV陸曲線線路電壓互感器和110 kV I組母線電壓互感器A相斷線,故障性質一樣,由于有了第一次的處理經驗,第二次處理就相當快速和準確,這就是善于總結的好處。
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和過硬的業務技能是實現全面落實必不可少的2個條件,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自貫徹ISO 9000和OHSAS18000一體化標準以來,變電運行工作的各個環節都有了嚴格的控制程序、詳細的操作流程、具體的工作標準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班組的中心任務就是要踏踏實實地、想方設法地去抓好落實,運行人員只要具備了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和過硬的業務技能,就一定能把班組管理的各項工作推向一個嶄新的高度。
上一篇:武陟第二河務局科技創新工作側記
下一篇:“三三制”管理筑牢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