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記者發稿時為止,在山西陽泉市盂縣《趙氏孤兒》觀禮臺垮塌事件中受傷的記者、群眾已經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陽泉市委宣傳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全額賠償相關人的損失。另一方面,制片人陳紅和導演陳凱歌承諾對此事“負責到底”。
明眼人可以從此次事件發生不久后的一篇聲明中看出些許門道——首先發出聲明的不是劇組,而是事件發生地的陽泉市市委宣傳部,他們表示“對傷者及傷者器材損壞,給予完全賠償”。而陳凱歌方面也表示將“承擔全責”。對于受害者來說,各方爭搶著為事故負責是難得的幸事。但是我們需要從中梳理窺見的,是中國地方政府與電影產業之間愈發密切,而又難以言說的關系。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飛速發展,許多政府的當政者逐漸意識到,電影是一個城市最好的形象宣傳廣告,尤其是對于偏遠的二三級城市來說,從大城市找來明星拍電影,是一項一箭雙雕的買賣,既滿足了廣大百姓對電影以及明星的好奇心,又對外宣傳了城市形象,撈了政績。而另一方面,對于搞藝術的商人們來說,那些主動提供便利甚至大量資金資助的二三級城市成了送到嘴前的香餑餑。雙方彼此心照不宣,一拍即合。
但是,這其中存在的一個最重要問題便是安全隱患。由于缺乏舉辦大型高規格文藝演出的經驗,當地政府常常出現措手不及的問題。老百姓為了看明星橫沖直闖,而現場的保安也成了忙于拍照的追星族,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這一切直接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傷者傷勢不重,當地政府和劇組相關負責人及時應對,這都令人欣慰。不過痛定思痛,我們應該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尋求雙方更安全穩妥的合作方式,以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下一篇:中國海油應急預案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