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美國: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國家

2003-12-3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赤道雪峰”將不見冰雪

  2001年,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事件——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的山頂積雪正在快速消融。乞力馬扎羅山享有“非洲屋脊”美譽,海明威在那篇名為《乞力馬扎羅的雪》的短篇小說中一開頭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種神奇的意境:“……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馬基人稱西高峰為‘鄂阿奇—鄂阿伊’,意為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干凍僵的豹子尸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么,沒有人作過解釋。”由于它地處赤道附近,其頂部終年積雪,遂以“赤道雪峰”而聞名世界。科學家預言,15年后它將名不符實,因為按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的冰雪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消融殆盡。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洛尼·湯姆遜教授研究發現,在過去短短20年時間里,乞力馬扎羅山的冰雪已經消融了33%。如果從更早的1912年算起的話,乞力馬扎羅山已失去了82%的冰雪。他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再過15年,乞力馬扎羅山的最高峰——

  “自由峰”上的冰雪將會消融殆盡。1999年11月,坦桑尼亞和德國的專家曾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對乞力馬扎羅山的高度進行了精確測量,結果發現它只有5891.77米,比原先測定的5895米“萎縮”了3米多。這可以成為湯姆遜教授“冰雪消融”理論的一個有力佐證。

  更可怕的是,不僅乞力馬扎羅山如此,其他世界高峰也幾乎都有這種情況。這些科學家還告訴人們,即將摘掉“雪帽”的不僅僅是乞力馬扎羅,從阿爾卑斯山到喜馬拉雅山,都正在發生著類似的故事:至2025年,阿爾卑斯山的“雪帽”較之100年前將消融90%;1998年至2000年間,秘魯的庫里卡利斯冰川每年消退近155米,較之1963年至 1978年首次測量時的消退速度快了33倍。
 
  不僅高山積雪消融,就連渺無人跡的北極也難逃厄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1年指出,北極地區永久凍土層開始融化,埋在凍土層內數千年的死亡植物也開始腐爛,釋放出二氧化碳,這會進一步加快全球變暖的速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監測北極凍土層小組的負責人、挪威科學家斯韋恩·特韋德塔爾說,盡管對北極地區永久凍土層的研究尚屬早期階段,但有證據表明惡性循環已經開始。?研究表明,當永久凍土層的溫度從攝氏零下4度上升到零下1度時,其儲存碳物質的能力將降低70%。五分之一的北極地區表面屬永久凍土層,世界上約14%的碳物質儲存在北極凍土層中。持續下去,對人類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

  為何高山積雪迅速冰釋,北極凍土也開始融化。科學家們努力追尋原因,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全球氣溫升高是其直接原因,而全球氣溫升高的背后,則是人類排放二氧化碳過量導致的溫室效應。

  美國拒簽《京都議定書》

  在過去的100多年里,特別是最近50年中,人類向大氣中過度排放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比過去幾十萬年任何時間都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直接導致了溫室效應的發生以及氣球溫度不斷的升高。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使得過去的140年中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4到0.8攝氏度。如果不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采取嚴格的限制措施,繼續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未來的100年內全球平均氣溫可能上升1.4到5.8攝氏度,全球海平面將比目前上升9到88厘米,給許多國家帶來災難性后果。此外,全球變暖還會導致極端氣候現象頻繁發生,如寒潮、熱浪、暴雨、龍卷風等,對人類社會構成極大威脅。有專家警告說,溫度上升超過一定臨界值可能導致氣候突變,使得某些地區氣溫急劇升高,某些地區氣溫急劇下降,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毀滅性災難。

  對付溫室效應以及全球氣溫升高,只能依靠全人類自己的努力,要靠各國政府和人民的配合與合作。合作的最重大成果之一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是人類有史以來通過控制自身行動以減少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第一個國際文書,是國際社會為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經過多年努力所達成的重要成果。

  1992年,150多個國家在里約熱內盧簽署《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標志著人類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進程正式啟動。1997年12月,公約締約方又在日本京都就發達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協議,即《京都議定書》。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規定,39個工業化國家在2008年至2012年之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5.2%,其中歐盟國家減排指標為8%,美國為7%,日本減少6%。根據聯合國的計劃,《京都議定書》最遲應在2002年開始實施。但令人遺憾的是,時至今日,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發達國家中,只有極少數正式批準了這一議定書。

  圍繞《京都議定書》,各國又展開了艱難的博弈,一度還甚至使得條約地位險象環生。在環境談判后面的每一個小數點,都是經濟利益的討價還價。據歐盟發表的一份《歐洲氣候變化計劃》(ECCP)披露,歐盟國家每減排一噸二氧化碳減量成本僅20歐元,約合18美元。但日本就不行了。日本環境部聲稱,他們每噸二氧化碳減量成本可能高達95美元。而美國是世界上的頭號能源消耗大國,它的減排成本也很高。根據《氣候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供的數據和荷蘭學者研究的估計,至2010年,美國要承擔4.24億噸碳的減排義務,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估計美國大約為此要花費380億美元,也有人認為美國人為此要花上千億美元。在這種背景下,2000年11月在荷蘭海牙召開的《氣候框架公約》第六次締約方大會第一期會議就無果而終。因為在會上一些發達國家執意要用所謂“抵消排放”和“換取排放”方案,來實現“減少排放”。

  但是這樣一來,并不能真正減少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特別是工業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這種無誠意的承諾不光發展中國家不答應,就連歐盟也難以接受。海牙大會因此陷入僵局,11月25日,海牙會議在延長一天后仍無法達成協議,只得不歡而散。到了2001年7月,《氣候框架公約》的第六次締約國大會在德國波恩舉行續會。會前,人們普遍情緒悲觀,對會議能取得什么結果不抱太大希望,因為就在當年的3月,美國已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美國的行動,使得其他一些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發生動搖,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表示要跟美國走,俄羅斯卻在討價還價。最終,7月25日,波恩會議在瀕臨破產之際起死回生,除美國以外的177個國家的代表終于就如何貫徹旨在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達成一致。整個世界都為“波恩”拯救了“京都”而歡呼雀躍。但波恩協議做的這些讓步實際上降低了《京都議定書》的標準,扣除抵消的部分,全球削減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有1.8%——這個數字在《京都議定書》中是5.2%。但是,波恩協議終于保住了《京都議定書》的成果。難怪在會場外抗議的環保組織都自我安慰道:“有總比沒有強吧。”
 
  1998年5月29日,時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秦華孫大使代表中國政府在聯合國秘書處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中國是第37個簽約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勇敢地承擔了屬于自己的責任。

  正如圍繞《京都議定書》各方所進行的艱苦的博弈和斗爭,即使在部分國家批準《京都議定書》之后,地球溫室效應的削減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首先是美國的不配合,作為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量最大的一個國家,美國為地球升溫所作的“貢獻”堪稱最大。可是,這個全球最富裕、最發達的國家卻不肯為其所獲得的利益付出代價。時至今日,不關是克林頓政府還是布什政府,都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而據統計,作為世界最大的燃煤國,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過去10年間,其排放量增長幅度超過了印度、非洲和拉美國家總增長量。美國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經成為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美國能源部發表的一份報告承認,2000年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一年上升了3.1%,漲幅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最大的。報告說,2000年美國通過燃燒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氣)排放的二氧化碳為15.83億噸,比1999
年增長了4700萬噸。其中,來自各類機動車尾氣的二氧化碳占總排放量的33%。若?與1990年相比,2000年美國燃燒化石燃料釋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幅更是達到16%。

  “熱度”仍在增加

  吵吵嚷嚷中,地球的溫度還在不斷的升高著。據統計,近100年來,整個地球的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7~1攝氏度,而大城市的平均氣溫上升了2~3攝氏度。研究人員把氣溫不低于25攝氏度的夜晚稱為“熱夜”。50年前,東京的“熱夜”每年平均不到5個,而1961年到1970年平均每年有14.9個,從1981年到1990年,“熱夜”增加到23.8個。大阪在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中,年均“熱夜”數達38個。據環境部門測定,北京市的熱污染將使城區的年平均氣溫比郊區偏高2攝氏度,年平均最低氣溫偏高2.5攝氏度;在夏季,北京城區氣溫有時甚至比郊區高出6攝氏度。不僅僅什東京和北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近年來實施了一個“城市熱區監測計劃”。科研人員用先進的熱攝影器材,從空中把一個城市的熱度分布情況拍攝下來,不同的溫度以不同的顏色來顯示,只要分析這些顏色的變化情況,就可以知道各個地方的溫度差異。在城市熱島分布圖中,紅色的地方表明溫度最高,是熱污染最為嚴重的地方,即強熱島;橘黃色的地方溫度次之,為次強熱島;黃色為一般地區;藍色的是涼爽的地區;深藍色最涼爽。城市溫區分為這五級,每一級的溫差在3℃左右。拍攝的情況顯示,近年來,拍攝圖上的紅色區域漸趨擴大。

  2003年,世界氣溫又創新高。世界氣象組織在最新的一份公告中稱,今年5月份是自1880年世界有確切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比自1880年以來的全球同期平均氣溫高出近1%。5月前后的炎熱氣候使許多地方出現了異常的氣候現象。比如美國,今年5月龍卷風的次數是其建國200多年來同期最多的。從3月到5月,整個歐洲大陸的氣溫比常年同期平均氣溫高出3至5攝氏度,法國南部出現了罕見的干旱,意大利等地酷熱難耐,森林火災頻發。歐洲因為酷暑熱死了數萬人,僅法國就達到14000人。世界氣象組織認為,龍卷風、洪水、干旱等極端氣候現象的發生頻率近百年來有增無減。尤其這幾年,這些災害的強度前所未有。該組織警告說,全球變暖引起的氣候變化可能會使極端氣候的出現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

  英國氣象學家聲稱,全球變暖就像恐怖主義一樣沒有固定國界,它以各種形式在全球各地引發危機——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并不亞于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聯合國規劃署也警告說,除非全球各國采取有效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今后50年,平均每年因氣候變暖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高達3000億美元。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柞水县| 临湘市| 共和县| 宁都县| 韩城市| 洪洞县| 平阳县| 宁陵县| 应城市| 荥经县| 织金县| 福贡县| 永登县| 筠连县| 得荣县| 六盘水市| 华池县| 永仁县| 平昌县| 汉川市| 浦江县| 休宁县| 兴和县| 临猗县| 青铜峡市| 鹤庆县| 栖霞市| 蒲城县| 洛阳市| 洪泽县| 陵水| 武功县| 鲁山县| 枣强县| 惠水县| 嘉鱼县| 塔河县| 波密县| 原阳县|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