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監管游樂設施安全
2007-12-1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哈佛商業評論預言:“繼產品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體驗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在美國,每天平均約有100萬人到游樂園去游玩,許多人都多次乘坐游樂設施。無論是時速為100英里的“過山車”、還是加速度達自由落體8倍的氣動“月球彈跳”,顧客的安全都是最受關注的。安全是游樂業的根本所在。
概況 美國游樂設施行業及其發展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迪斯尼公司在發展主題公園概念方面所獲得的巨大成功。在隨后的幾年里,美國游樂設施行業蓬勃發展,到目前,已經建立起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游樂體系,他們包括主題公園、家庭游樂場、水公園、嘉年華會、滑雪場和家庭游樂中心。目前美國有游樂園440多家,嘉年華會500多個,每個嘉年華會有移動式游樂設施1~100臺。美國現在有過山車600多臺,其中座式443臺,反轉式42臺,懸掛式11臺,站式9臺,飛行式8臺,滑道式4臺,四維過山車1臺。
美國的游樂設施安全監督管理由兩個系統分別進行。首先,固定游樂設施和移動游樂設施由各州自行決定如何進行監督管理,包括是否要求許可證或注冊,是否進行強制性檢查,是成立專門機構進行檢查還是由保險公司進行檢查,是否強制性要求保險以及保險的額度等。各個州的游樂設施監督管理是各自為政的,且差異較大。其次,移動游樂設施作為消費產品的一種,由美國聯邦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行使產品缺陷投訴受理、調查鑒定和召回的管轄權。美國實行聯邦體制,聯邦法律沒有規定的地方事務管理權均為各州所保留,各州和地方在地方事務管理上有很大自主權。目前已經有39個州有自己監管游樂設施的法規,有3個州有法規,但沒有檢查機構,只需要保險公司的檢查。各州負責管理游樂設施的監管機構差別很大,有的設在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有的設在公共安全管理部門,有的設在電梯管理部門,有的設在建筑部門,甚至在農業部門、衛生防疫部門等。此外,屬于職業傷害范疇的事宜,聯邦或地方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機構也有權管轄。
美國各種游樂設施行業協會代表他們的會員協調行業關系,尤其是在立法、制定標準、統一資格等過程中。這些組織包括:游樂和娛樂設施安全委員會(CARES)、國家游樂設施安全官員協會(NAARSO)、國際游樂場聯合會(IAAPA)、戶外的娛樂行業協會(OABA)和國際游樂設施行業制造供應商協會(AIMS)等。
監管 美國游樂設施安全監管由聯邦、州、地方法規,以及一些專門豁免條款組合而成。一般來說,移動式嘉年華會比游樂園監管更為嚴格,小型游樂園監管比大型游樂園更為嚴格。游樂園的固定游樂設施完全從聯邦安全監管中免除,嘉年華會的游樂設施是通過聯邦《消費產品安全法》監管,某些游樂設施由州或地方安全法規監管。《消費產品安全法》廣泛地適合于各州、各種類型、各種場所的移動注銷設施。各州的法規一般要求游樂設施擁有者向監管機構報告有關傷害,但報告的標準有很大的差異。各州的法規一般授予監管機構調查事故的權力,對事故的原因提出沒有偏見的結論和采取某種措施防止同類事故的發生。但一些州允許特大型游樂園自行調查其事故,出現利益沖突。
至目前為止,仍有阿拉巴馬州等十一個州沒有監管游樂設施的法規。僅有37個州要求報告游樂園事故,很多州也僅是要求報告殘廢和災難性事故,如骨折和腦震蕩只有24個州要求報告。佛羅里達州雖然有監管游樂園游樂設施的法規,但法規對雇傭1000位職員以上的游樂園有專門的豁免,不需要第三方機構監督檢查。佛羅里達州的主題公園(全美10大主題公園有7個在佛羅里達州)也不需要報告任何游樂設施相關的事故,即使是乘客死亡事故。
多數州都要求固定式游樂設施安裝前和移動游樂設施移裝后投入使用前申報,經檢查合格發給運行許可證,監管機構制定游樂設施檢查的要求。運行許可證有效期多長,每個州是不同的,多為1年,定期檢查合格后更換或延期許可證,許可證費用為50~100美元不等。
檢查機構分為政府的監管機構、保險公司檢查機構、私人顧問公司檢查機構等。一些州政府監管機構除了簽發運行許可證,查處違例行為等一般行政管理職能外,也從事游樂設施的檢查、雇有自己的檢查員。一些州要求游樂園和嘉年華會購買責任保險,依靠保險公司派遣檢查員;有些州規定新裝的游樂設施由政府的監管機構的有資格檢查員檢查,定期檢查可以由業主選擇經認可的私人檢查機構或委托政府監管機構進行;有些州的游樂設施不管是新裝檢查還是定期檢查,都由政府監管機構實施;另一些州游樂設施全部由保險公司或私人檢查機構實施檢查;還有一些州允許任何符合一定要求的人實施檢查。如加利福尼亞州,州政府的監管機構還要進行一年兩次檢查,一次是停機全面檢查,另一次是不預先通知的在用檢查。也還有一些州到目前為止仍不需要強制性檢查和許可證。具體由哪類檢查機構實施何種檢查由各州自己的法規規定。對于游樂設施的檢查員資格,有些州接受美國國家游樂設施安全檢查官員協會(NAARSO)頒發的檢查員證書,也有一些州有自己的游樂設施檢查員認可制度。許多州要求游樂設施擁有者購買一定賠償額的責任保險,保險賠付額多為100萬美元。
培訓
法規通常規定操作人員的培訓要求,這將有助于確保操作人員在安全操作和維護游樂設施上獲得適當的培訓,但這種培訓通常由擁有人自行實施。法規通常也要求乘客遵守張貼的安全規則,并增加授予游樂園和嘉年華會的擁有人驅逐搗亂者的權力。一些州的要求在中學、教堂和其他團體中實施教育計劃,教育消費者注意游樂設施安全是防止事故的重要措施。
安全標準
美國游樂設施現行的安全標準是美國測試和材料學會(ASTM)F-24委員會制定的系列標準,游樂設施行業已經通過了(ASTM)制定了一系列工程標準。ASTMF-24委員會起草的標準是美國游樂設施行業產品安全的核心,它確定了游樂設施的設計、制造、操作、維修、檢查和事故(故障)記錄等標準要求。一些游樂園、嘉年華會和制造商自愿地采用了這些標準。有35個州在他們的法規中至少部分地采用了F-24委員會起草的標準。這些游樂設施ASTM安全標準在幫助行業和政府制定統一的檢查要求和權衡安全利益方面的價值是無法衡量的。但安全標準本身并不具有確保被遵守的義務。現行的ASTM注銷設施安全標準也因不夠完善而備受指責,原因是該系列標準過于空洞和缺乏細致的描述。ASTMF-24委員會擁有技術專家和立法專家的財富,但明顯地缺乏消費者的意見。考慮到標準對行業的指引應全面兼顧游客的利益和觀點,F-24委員會需要更強大的消費者代表,如果有興趣,任何人每年花費75美元即可加入ASTMF-24消費者聯盟。
游樂設施大量涉及公眾安全,公眾的微少傷害都會引起社會和媒體的廣泛注意,給監管機構很大的政治壓力。且游樂設施的品種繁多,不斷推陳出新,使游樂設施的技術法規、標準制定和監管難度加大,依靠制造商、游樂園、業主和保險公司的自覺性管理雖然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到了一定的程度后難以加大力度。游樂設施檢查重點除了安裝檢查和測試、定期檢查外,使用中的檢查,特別是每次啟動前對每個乘客的安全裝置的檢查非常重要,政府一年一次的檢查只能是監督性質,代替不了擁有人的在用檢查。美國游樂設施安全管理近幾年有很大進展,但仍然在不斷完善之中,政府監管力度也不斷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