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太建〔2013〕23號,太建〔2013〕25號文件精神,為貫徹落實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年”活動,結合公司2013年安全生產實際情況,現將2013年公司安全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安全制度的制定與落實情況
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不動搖,切實加強對安全工作的認識,始終將安全工作放在各項工作之首。圍繞“安全發展、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原則,深化隱患治理,強化基礎管理,明確和落實安全責任制;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和厭戰情緒,確保安全生產投入,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安全文明施工。所以年初制定了《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獎懲制度》等安全制度。目前整個工程的安全生產處于安全、有效、合理的受控狀態。
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完成情況:
未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2、未發生流行性傳染病。
3、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件。
4、未發生交通安全責任事故。
5、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6、未發生火災、機械設備事故和財產損失
7、未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故。
8、未發生治安保衛事件。
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標全部實現。
二、2013年安全生產情況
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依法規范安全生產管理。
本工程自進場開工以來,公司把安全生產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正確處理生產進度、經濟效益與安全生產的關系。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全面落實各工作環節、崗位的安全責任,確保安全工作責任制到人,做到事事有人抓,處處有人管。按照上級公司、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有關部門的規定制定了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標,并層層分解,落實到人,每月底對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管理目標執行和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公司及時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和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及安全管理網絡,制定安全規章制度、安全獎罰制度,各種應急預案、控制措施和各種機械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形成了完整、規范、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體系。
2、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全員安全意識,是促進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公司對所有進場施工人員進行了進場教育和“三級”安全教育,并進行了考試,合格人員才允許進場施工,對所有人員登記造冊,共計130人次。同時,充分利用宣傳標語和宣傳欄對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等進行宣傳,共計懸掛安全標語30多幅,宣傳板報二期。通過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為廣大職工開辟了學知識、長技能的渠道,提高了操作水平和安全安全文化素質。增強了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
加強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培訓,提升員工素質。組織員工學習本崗位的應知應會、操作規程、及相關文件的學習等。并對崗位應知應會、崗位危害因素、風險控制措施和應急處置措施等有關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討論,以促進員工自學的積極性,參加人數共計80多人次。在“五一”和端午節前對職工進行節假日安全教育,要求職工克服假日思鄉情緒,做到安全生產,確保了節假日期間的安全生產。
3、危險源和應急預案的管理
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為防止施工過程中潛在安全、環境事故的發生,公司編制了觸電、中毒、火災、塔吊安全事故等應急預案,并組織學習。5月份,公司組織了火災和觸電應急預案的演練。通過演練使的應急領導小組的人員進行熟悉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滅火方法,同時掌握了一定的應急救援知識。檢驗了預案的可行性。
工程開工之前公司組織相關管理人員對本工程的危險源、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和分析和評價工作,建立了公司的危險源和環境因素清單,并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確定了重大危險源和重大環境因素,并制定了控制措施。施工過程中對辨識出的危險源和環境因素進行重點監控,落實專人進行監護,發現安全隱患立即組織人員整改,從而確保了各危險源和環境因素均在受控狀態。
4、抓好班前安全活動和安全技術交底:
督促各各施工班組的班前安全會活動,班組長在每天安排工作時,對班組施工人員進行交底,主要包括:施工位置環境、設備情況、個人防護用品佩戴、危險作業部位的檢查、各種防護措施的保護等;施工前根據各分項工程的特性、施工工藝、特點、難點、注意事項等,向每一個作業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讓每個施工人員了解施工程序和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及處理措施,避免出現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
5、施工用電和機械設備
對施工用電材料和施工機械等進行進場驗收,安裝結束后的驗收,合格后掛牌標識,專業電工和機械操作人員每天進行檢查,對維修情況進行記錄,并做好登記臺賬。塔吊安裝過程中安全員全程監控,安裝結束后報地方檢測部門進行檢測,驗收合格后掛牌使用。所有操作人員持證上崗。鋼筋、木工機械按規定搭設雙層防護棚,并掛設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