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是人群密集的社會細胞。目前高校招生人數不斷增大,消防形勢越來越嚴峻,可是大學生的消防知識,安全意識卻不是很樂觀。許多大學生連一些基本的消防常識,如一些常見的消防警示標志、符號、消防器材分類識別與使用、火場有害氣體的預防,自救逃生技能等都不了解,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消防安全知識講解,演練,視頻觀看這些活動的展開是非常必要的。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概況
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普及安全急救知識,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防患于未然,在全院范圍內營造了人人關心安全,人人了解安全,人人參與安全的濃厚氛圍。確保我院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進行,達到了舉辦本次活動的目的,我院領導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有序不紊的組織學生觀看《消防警示錄》視頻。與此同時,我院領導對此次活動觀看后的成效以及情況進行了認真總結和反思。
本次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在老師和班長的帶領下,各自在班級中利用多媒體進行觀看。大一新生六個班級共319人于10月29日全部觀看完畢,也各自提交了觀看心得和感想。短片通過生動的畫面對消防安全常識進行了講解,學生對消防安全知識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此次活動的目的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活動意義
1.消防安全治理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把消防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火災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痹,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這就是因為沒有把防范火災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導致的!半[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這十八個字是江澤民同志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治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預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校園中,應該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火意識為目的,不作口頭文章,以實際行動和措施來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2.日常生活中加強消防常識的學習。災難無情,當我們被困在火場內生命受到威脅時,在等待消防救助的時間里,如果我們能利用地形或身邊的物體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讓自己的命運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為生命贏得更多的“生機”。火場逃生不能只能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時對消防知識的學習、掌握和儲備。危機關頭,才能應付自如,從容逃離險境。所以我們一定要熟悉掌握滅火器材的使用,火場逃生,人員疏散及自身自救的方法。
3.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個抓”,不為隱患留空隙。第一是要“抓重點”。涉及到易燃易爆設備和物品的部門除了定期的培訓之外,還要經常組織進行防火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要記錄在案并及時研究整改。組織建立義務消防隊,不僅可以及時撲滅前期火災,更重要的是通過義務消防隊的組織,將消防意識和技能深入到重點部門的各方各面。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對消防安全隱患少的地區往往是最輕易被忽略的地區,但相對安全隱患少并不代表沒有安全隱患。消防安全隱患和生產安全隱患不同,后者只會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但前者卻可能出現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第三是要“抓細節”。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馂牡姆婪兑獜拇筇幹郏珣搹男√幾銎。細節不輕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絕緣材料、放錯了位置的廢紙簍等。但幾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這些輕易被忽略的細節很輕易成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們的消防知識,提高了學生們的消防安全意識。但是,學校消防安全工作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任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我們在加強日常工作管理和階段情況總結的同時,要真正樹立一種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只有防治結合,才能保證學校安全。每個人都要關心消防安全,不能以為看不到就沒事,事不關己就沒事。我們相信,在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將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更好,為學校發展與改革事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上一篇:寒假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總結
下一篇:某幼兒園安全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