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首先請允許我借大家的掌聲感謝各位領導能給我這次機會,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暢談安全的話題。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安全生產有法寶——眼睛、雙手和大腦》。以此來闡述對我安全工作的一點微薄之見,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的確,平安就是構筑幸福家庭、和諧企業的基石。高速發展的鐵路建筑市場,競爭如同一場旋風,將我們中鐵七局也卷入其中。在這樣的風口浪頭,企業既要迎風而上,又要科學發展,安全尤為重要。于是“安全”成為了我們時刻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成為了大家共同關注的大問題。那么我們靠什么確保安全生產,確保生命不受傷害呢?我的答案就是:眼睛、雙手和大腦。下面,請允許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確保安全生產的這三大法寶。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決定要用它去尋找光明。朋友們,我們知道,眼睛的主要功能是“看”,于是當我們進入施工現場時,首先就要擦亮這雙明媚的眸!哪里有安全須知,哪里有電纜、管道標識;哪個是警告標識,哪個是禁止標志。只要我們將其盡收眼底,就會覺得豁然開朗,一片光明。
當然了,只是“看”,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用敏銳的眼光去洞察,去發現。安監學中有一個1:29:300的理論。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1”起安全事故背后有“29”個危險源,而這“29”個危險源背后就有“300”個安全隱患。可見,要避免一起安全事故,至少要發掘出這300個隱患,這時,我們敏銳的眼光就要發揮重要作用。
更進一步說,“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是有征兆的,安全事故也不例外。若不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隱患就會進一步發展成為事故災難。所以我們首先要煉就一副火眼金睛。
那么,是不是有了這副火眼金睛就能萬事大吉呢?顯然還不夠,眼睛的優劣并不取決于眼睛本身,而取決于時刻支配和操縱著眼睛的大腦。
大腦,是意識與知識的載體。要確保安全生產,就必須不斷強化安全意識。許多時候,人們習慣了在下雨的時候才想起打傘,當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其實,安全同樣需要未雨綢繆,需要居安思危。
當然,頭腦中只有安全意識也是不夠的,還需要將豐富的安全知識源源不斷地輸入大腦。安全知識涉及方方面面。安全法律法規、管理理念、制度措施、操作規程都需要裝入大腦。在發展變化的生產環境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安全管理不是一勞永逸的事,安全卡控的內容隨著工程的進展而不斷更新、變化。豐富而全面的安全知識,幫助我們占據安全管理的主動性,牢牢把握安全管理隨工程進展而變化的規律,使管理工作始終走在安全隱患的前面。
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板子,而恰恰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認真發掘并潛心審查這塊致命的“板子”是我們安全工作中的關鍵。否則,當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肩頭木桶里的水因為其中的一塊板子而淌得一滴不剩的時候,耳邊就會響起安全事故的腳步聲。
大腦的思考讓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眼睛幫助我們發現了安全隱患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們的雙手吧,它就是安全生產的第三件法寶!
功夫巨星李小龍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要加以應用。光是希望是不夠的,希望隨時都會破滅,只有行動才能成就永恒。眼睛用來發現、大腦用于思考,雙手的任務則是執行。簽署安全承諾書、繳納風險抵押金、安全管理計劃、班前安全講話、工程技術人員值班都是很好的安全管理機制,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則要看我們的雙手。應該怎么做呢?概括來說就是要做到:“管安全敢下手,寧聽罵聲不聽哭聲;隱患不除不放手,抓住不放一抓到底;開展工作要手拉手,團結協作,贏得支持”。如果抓安全生產只停留在口頭上,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這種做法千萬不能要。
聰明的大腦好比是我們的領導層,統籌規劃協調管理,研究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機制。敏銳的眼睛好比是我們的安全監管層,一絲不茍的開展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辛勤的雙手就好比是我們的項目部,不折不扣的落實各項制度措施。三者融為一體團結協作,便構成了安全生產地保護傘。
認識了這“三大法寶”,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和我有同樣的感受,“我們每個人、每個工作崗位都是安全工作的責任人,每個人都有眼睛雙手和大腦,企業也有她的“眼睛”、“雙手”、“大腦”,所有的人聯合起來,所有的崗位積極配合就會產生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齊抓共管、眾志成城,積極防范,確保安全,為企業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為建設“和諧七局”,實現“安全發展”保駕護航。
最后,我想用一段話結束我今天的演講:
安全生產有法寶,眼睛雙手和大腦。
齊心協力除隱患,安全生產促發展!
上一篇:居安思危 警鐘長鳴
下一篇:將“安全”植入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