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用油、用電、用火、用氣量也隨之增加,從而導致農村火災一直居高不下。以重慶市涪陵區為例,今年僅1―6月份全區農村就發生火災4起,死2人,傷2人,分別占全區總火災的14.3%、100%和25%。今年2月24日8時30分,涪陵區叢林鄉百興二社吳德明家發生火災,燒死吳德明年僅8個月的小孩,燒毀吳德明全部家產,直接經濟損失7000余元,火災原因系吳德明的養父胡光澤(老年癡呆)用灰爐在被子內烤火,打翻烤火爐后引燃被子導致火災;6月16日8時30分,涪陵區同樂鄉雪峰村三社游國仲家發生火災,將游國仲78歲的母親劉家淑(雙目失明癱瘓在床)燒死,救火過程中導致1人重傷,1人輕傷,且游國仲全部家產被燒毀,一家5口無家可歸。農村火災死傷嚴重,究其根源:
一是農村消防工作體制上還存在問題。目前,在有關領導、有關部門的重視下,大、中城市消防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農村消防工作幾乎被人忽略,即使部分鄉鎮確定了相關負責人,但是他們大部分精力用于其它工作,消防工作仍然是個盲點,尤其是一些鄉鎮企業的從業人員,未經必要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就上崗,根本不懂得相關的消防知識,更談不上指導和檢查。
二是農村消防宣傳教育滯后于社會發展。村民的消防法制觀念和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基本的防火常識和火場逃生自救方法等消防安全知識嚴重缺乏,因采用木火、電爐等烘烤衣物或取暖不慎引發火災事故的案例比比皆是。
三是農村房屋結構簡陋,耐火等級低下。目前,我國西部地區農村居民茅草房居多,大都連片修建且極易燃燒。隨著社會的進步,雖然部分居民修建了磚混結構房屋,但村民生活用火大多數仍還是用的柴灶,并且柴草堆放極不規范,用火用電稍有不慎,極易造成火燒連營的局面。
四是農村消防設施嚴重不足。不要說市鎮消防水源,就連普通的消防水池、水缸也很難見到。即使個別地方有天然池塘之類的水源,也無必要的取水設備,一旦發生火災,僅僅靠鍋、碗、瓢、盆之類的東西,也只能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延誤初期火災撲救。
五是農村面積大,交通、通信極不便。以重慶市涪陵區同樂鄉火災為例,該鄉距涪陵城區60多公里,其間道路狹窄,彎道坡道較多,部分路段還未硬化,報警人員以最快速度花了十幾分鐘才找到報警電話,涪陵消防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事故現場,火災發生已經近2小時了,到達后早已燒得面目全灰。同樂鄉還算不上涪陵最遠的地方,涪陵區最遠的地方,除幾個小時的車程外,還要步行近1個小時,總計要5個小時以上。
六是農村人口趨于老、弱、病、殘。目前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剩下的老、弱、病、殘占80%以上,一旦發生火災,不但不能及時撲救,有時連自己逃生也成問題,今年重慶市涪陵區死亡的2人均在農村的老、弱、病、殘之列。
消防工作情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由此可見,抓好當前農村防火工作迫在眉睫。
一、抓好農村防火工作,首先要從消防體制上進行改革。各級政府應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三部門《關于進一步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建立健全農村消防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對農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領導,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簽訂責任狀,切實把消防安全工作責任落到實處。要將消防安全工作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建立健全特大火災事故的應急救援機制,協調解決消防安全重大問題。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農村消防安全工作應作為各級領導任期目標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年度考核。同時,要加強對消防安全工作的監管,對未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職責的各級政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要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要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要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原則,堅決查處火災事故,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二、抓好農村防火工作,要大力開展農村防火宣傳教育。開展農村防火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識是發展消防事業的一項基礎工作,也是預防和減少農村火災發生的前提和主要手段。各鄉鎮人民政府應貫徹“以人為本”的農村防火宣傳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村)居委會的組織優勢,把消防宣傳教育工作作為群防群消的一條基本措施,實行(村)居委會主任負責制,利用標語、板報、墻報、廣播和會議等形式,根據重點時段、重要季節、重點人群開展消防知識宣傳,加強對養老院、福利院等弱勢群體的消防宣傳教育,同時抓好對青少年學生的宣傳教育,建立消防安全教育組織,通過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問答、競猜、游戲、漫畫、滅火演練等活動,向學生傳授防火、滅火知識和逃生自救技能。向青少年學生的消防宣傳教育工作,可以"教育一人,影響一家,帶動一片",使農村防火宣傳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遏制農村火災多發的態勢。
三、抓好農村防火工作,要建立消防自救組織。各鄉鎮人民政府應統籌本轄區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實場鎮的消防規劃,提高場鎮的火災防御能力,明確各級村民自治組織消防管理的權利義務。重慶市涪陵區在抓好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上值得大家借鑒,該區以區政府名義發文《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防火工作的通知》(涪府發[2004]第78號),要求各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自治組織要充分利用村社的民兵和預備役組織,組建與當地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專兼職消防隊或義務消防隊,鄉鎮要組建義務消防大隊,村組要組建義務消防中隊,社組要組建義務消防小隊,并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同時負責對村民大院和重要場所進行巡查,做到平時消防工作有人宣傳,火災發生時有人組織撲救,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的損失。
四、抓好農村防火工作,應完善消防自救設施設備。應把農村消防工作貫穿于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堅持把農村防火工作與城建、規劃相結合,做到同步實施,協調發展。在各鄉鎮規劃過程中,應把農村市政水源納入規劃范疇,逐步解決農村消防水源缺乏問題。市政消防水源進入農村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現階段,各鄉鎮可以利用其他工作車輛設置便攜式移動消防站,配備一臺手抬機動泵和200米水帶、2支水槍,村社配備適量的移動式滅火器,在居民大院修建蓄水池,將滅火器材集中在便于取用的地方,一旦發生火災,以便迅速運送到現場組織火災撲救。
五、抓好農村防火工作,應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各鄉鎮每年可利用對義務消防隊的培訓和演練的時機組織消防安全大檢查,重點檢查村民大院、易燃建筑棚戶區、爆炸物品生產儲存場所和用火用電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同時,各鄉鎮可以利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時機,大力開展創建“安全文明鄉鎮”、“安全文明村”、“安全文明家庭”活動。
總之,抓好農村防火工作,要堅決做到“八個落實”,即落實領導責任、落實教育培訓、落實消防組織、落實防火措施、落實隱患整改、落實責任追究、落實達標驗收、落實工作經費。各級政府要大力發動和組織干部群眾積極工作,認認真真地按照“八個落實”做好農村防火工作,堅決遏止火災事故的發生。
上一篇:淺析古建筑消防安全設計規劃特殊性
下一篇:抓安全生產工作要五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