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是指儲藏和放置物資的場所或建筑物,是物資高度集中的地方。倉庫一旦發(fā)生火災,經(jīng)濟損失往往十分嚴重,倉庫火災具有燃燒面積大、燃燒時間長的特點,主要是由于其物資高度集中所造成的。筆者認為要重視研究倉庫火災的規(guī)律和特點,制定倉庫火災的撲救對策,提高滅火成功率,將火災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一、倉庫的結構特點
。ㄒ唬┙ㄖ镩L,跨度大,空間大
根據(jù)倉庫儲存物資的需要,庫房的長度、寬度、高度都比較大。通常庫房長度都在100m左右,庫房的寬度一般都在50m左右,單層庫房高8至10m,高架庫房的高度可達15至30m左右。物資倉庫這種大跨度、大空間的特點,給火災初起階段的發(fā)展蔓延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ǘ⿴旆拷ㄖ突鸬燃壍
在各類普通物資倉庫中,除多層庫房、高架倉庫和部分外貿倉庫的耐火等級較高外,一般的單層庫房、臨時簡易庫房多為耐火極限較低的三級建筑。在火災情況下,物資倉庫的這一特點,是造成庫房的承重構件在短時間內倒塌的主要原因,同時對消防人員的戰(zhàn)斗行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可燃物質數(shù)量多,堆放高度集中
普通物資倉庫內存放有大量的可燃物,如日用百貨、紡織化纖制品、木材紙張、橡膠制品、塑料制品等,這些可燃物質有的單獨集中存放在一個庫內,有的采取一定的防火分隔混存在一個庫內。這些垛與垛、架與架、層與層之間,按防火規(guī)范要求雖有一定間距,但在整體上來講物資存放還是高度密集的。
。ㄋ模﹤}庫管理人員少,火災發(fā)現(xiàn)晚
倉庫管理人員的多少,通常根據(jù)倉庫規(guī)模的大小來確定。在工作時間上來看,上班時間人員較多,通常每棟庫房至少都有一人值班;下班以后人員較少,通常只有值班室內有人值班,這樣倉庫內一旦發(fā)生火災,往往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報警,等有人發(fā)生報警消防隊到場后,火勢已擴大到一定規(guī)模。
二、倉庫火災的特點
。ㄒ唬┤紵土摇⒙友杆
各種物資倉庫由于物品過于密集,而且有的捆扎較緊,加上倉庫門、窗少,空氣不流通,所以倉庫內部一旦發(fā)生火災,一般來說初起階段火勢蔓延比較遲緩,燃燒產物也不多,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由于參加燃燒的物資逐漸增加,空間溫度升高,物質分解出氣體的速度不斷加快,使燃燒強度急劇增大,火勢蔓延速度加快,很快進入燃燒猛烈階段。這無疑對參加火災撲救的力量、滅火救援中的物資消耗以及滅火救援中的組織指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ǘ┗鹧驺@心,縱深發(fā)展
倉庫內可燃物資堆垛和堆架發(fā)生火災時,最初火勢僅沿著堆垛和貨架的表面蔓延,但很快就會沿著堆垛的縫隙向內部縱深發(fā)展,如日用百貨、棉、麻、稻草等堆垛發(fā)生火災時,火焰便通過箱、包、捆之間的縫隙及內部通風孔洞向中心延燒,其過程和形式頗像煤球的燃燒。因此,在撲救倉庫火災的過程中,往往要持續(xù)很長時間,堅持打持久戰(zhàn)。
。ㄈ熿F彌漫,毒氣傷人
倉庫內部發(fā)生火災,由于可燃物多而空氣又不流通,加上能夠排煙的門、窗特別少,所以庫房內煙霧特別大;尤其是地下倉庫火災情況更為嚴重,不但使人無法辨別方向,而且煙氣中的高溫讓人難以心愛,毒氣和缺氧使人無法呼吸。存放塑料、橡膠等化工產品的倉庫發(fā)生火災,煙霧中的有毒成份所占比例更高,滅火救援中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否則救援活動將難以展開。
。ㄋ模┏休d過重,容易塌陷
倉庫屋面一般都采用大跨度結構,一旦發(fā)生火災后,在火焰作用下結構承載能力降低,則會加速承重結構的斷裂,使庫房和隔板出現(xiàn)倒塌現(xiàn)象。火災中這些承重構件一旦倒塌后,堆積好的物資會一下子散亂,物件之間出現(xiàn)更大的空隙,內部陰燃火遇到大量新鮮空氣后便會迅速重新燃起火焰,這樣便會促使火勢在短時間內更加猛烈地燃燒起來,給撲救工作增加難度。
三、倉庫火災的撲救對策
。ㄒ唬┗鹎閭刹
物資倉庫一旦發(fā)生火災,首先必須把火場情況了解清楚,以便科學制定滅火戰(zhàn)斗方案,合理使用滅火參戰(zhàn)力量。
1、火情偵察的主要任務
在進行火情偵察時,主要了解以下幾點:
A、倉庫內儲存物資的種類及其火災危險性;
B、火點部位及火區(qū)面積,火勢蔓延的主要方向及范圍;
C、滅火進攻路線和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條件;
D、有無被困人員及其所在位置;
E、有無通風孔洞或導熱性能良好的金屬管線突起樓板和墻壁;
F、倉庫內有無防火分隔物,能否被利用;
G、倉庫內有無消防設施及其完好情況,有無消防儲水池及其儲水量等。
2、火情偵察的主要方法
倉庫火災的偵察步驟,可分為初步偵察和反復偵察兩大部分。具體的方法手段包括圖上偵察、詢問知情人和實地察看等。圖上偵察是借助于滅火作戰(zhàn)計劃和單位平面圖,對起火部位、單位布局和周圍環(huán)境進行了解;詢問知情人是通過倉庫保管員和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對燃燒物質的性質、數(shù)量及存放方式作進一步的調查和了解;實地察看是指派火情偵察小組,直接深入火區(qū)內部,通過儀器和直接觀察等手段,對火點位置和火勢蔓延方向進行確認。
。ǘ┛刂苹饏^(qū)與消滅火勢
在火情偵察的基礎上,根據(jù)火場當時的情況和到場力量的多少,按先控制、后消滅的戰(zhàn)術原則,應先從控制火勢開始,在控制的基礎再將火勢逐步消滅。
1、堵截蔓延
倉庫發(fā)生火災,會不同程度地向四周發(fā)展蔓延。這其中必有一個是火勢蔓延的主要方向,指揮員應將主要力量首先部署在火勢蔓延的主要方向上,以有效地堵截火勢,控制其發(fā)展和蔓延。撲救這類火災的關鍵在于能否有效地切斷火勢的橫向蔓延,控制住火勢繼續(xù)發(fā)展。
2、上層控制
地上多層倉庫發(fā)生火災,火勢發(fā)展蔓延的主要方向是上部樓層,首先到場的消防隊要想方設法控制住火勢向上發(fā)展。因此,應根據(jù)現(xiàn)場倉庫結構的條件,通過樓梯、舉高車等各種登高途徑,登至燃燒層的最上層,甚至必要時寧可放棄燃燒層上部一、二個層面,來設置水槍陣地,控制火勢向上層發(fā)展。登高人員的任務,除遇有被困人員需臨時搶救外,主要是把守上下貫通的豎向井道,冷卻保護室內地板,封鎖外部門窗,撲滅上竄的零星火焰,阻截住火勢向上發(fā)展和蔓延。
3、下層保護
通常情況下,地下多層倉庫一旦上層發(fā)生火災,火勢向下層蔓延的速度相對較慢一些,尤其在火災初期階段。當火勢一旦進入發(fā)展階段,縱向和橫向的火勢遭到堵截后,濃煙、熱氣流因受阻開始通過各種豎井、孔洞、縫隙返向下層蔓延。在著火層的下層也要部署一定力量進行防御,任務主要是阻止從各種孔洞和縫隙噴涌下來的濃煙和熱氣流,觀察并撲滅零星火焰,以便更好地保護著火層的下層。
。ㄈ┦枭⑴c保護物資
由于倉庫屬物資大量集中單位,為盡量減少這些物資在火災中的損失,在整個滅火救援的過程中,要邊組織火災撲救,邊疏散保護物資。當燃燒火勢猛烈,到場力量較少,下風方向受火勢威脅的物資易于搬運時,應將滅火力量主要用于掩護,組織一定人力物力在水槍掩護下將物資疏散出去;如受火勢威脅的物資不易搬運,應利用苫布或覆蓋物遮蓋,主地進行保護。在組織疏散與保護物資的過程中,應事先組織好人力、車輛和其它運輸工具,確定疏散的順序、路線和方法,劃出物資堆放點,并指定專人進行看守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