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消防進社區工作已經在各地紅紅火火地開展,但是,如何有效地推進社區消防工作、保障社區消防工作健康、有序、穩步的發展,仍然有待于各級公安消防部門進行研究、探討和實踐。筆者認為,只有建立和完善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才能確保社區消防逐步實現“自我管理、自我保障、自我提高”,才能形成“自我監督、自我整改、自我發展”的新型社區消防建設思路,促進社區消防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一、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的必要性
1、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是堅持以人為本,完善社區消防安全管理,推動我國社區消防工作穩步、持續發展的需要。社區的主體是居住在其中的社區成員,是帶有一定區域特點的群體,社區消防建設必須從他們的需求出發,以他們的滿意為基礎。隨著社區消防工作的深入開展,建立社區消防消防安全工作機制,已經成為我們消防工作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只有建立了以社區居民委員會為平臺的人員管理、消防設施管理和組織保障、制度保障,才能完善社區消防工作的組織機制,從而推動社區消防工作的穩步、持續發展。才能在發生火災事故時,及時、有效地提高社區居民的自救和逃生能力,從而最大限度的減低火災損失和人員傷亡。
2、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是堅持依托社區,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健全社區安全機制的需要。社區消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應以社區居委會為依托,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群眾消防自治組織的作用。只有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才能更好地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大力營造社區消防宣傳氛圍,不斷提高群眾的防火意識和消防素質;才能更好地組織消防巡查工作,維護保養消防設施,及時發現整改火災隱患和糾正消防違章行為,對一時難以整改的火災隱患,可及時報告當地派出所或公安消防機構,以杜絕隱患死角;才能更好地組織災害救援和初期火災的撲救,并協助公安消防隊做好火災撲救和現場人員疏導等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危害。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可以使居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普遍增強,社區抗御火災的能力明顯提高,火災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社區安全穩定,社區全面建設有安全保障,才能真正筑起社區消防安全工作防線,構筑良好的社區安全環境,促進社區消防工作可持續發展。
3、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是當前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騰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化的住宅小區相繼建立,與此同時,住宅小區附屬的賓館、飯店、商場、門市以及公共娛樂場所也星羅棋布,這為繁榮市場經濟、活躍居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之帶來的不安全因素也越來越多,社區的消防隱患也隨之增加。因此,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才能與社會發展同步,才能與時俱進,才能真正促進社區消防安全的穩步發展。
二、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的主要途徑
一是以社區居委會為平臺,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加強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社區應成立一個消防安全委員會、兩支消防隊伍。消防安全委員會應由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單位的負責人和社區民警組成,并由消防安全委員會負責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兩支消防隊伍,一支為由社區保安人員組成的消防安全巡查隊,另一支為由居民群眾組成的義務消防隊。消防安全委員會應將社區消防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制訂工作目標。消防安全委員會要制訂消防工作章程和職責,并根據季節特點和公安消防部門統一安排,定期組織社區消防隊和群眾開展自救、逃生的消防演練。這樣才能做到“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社區消防工作目標。
二是加強社區居民的消防培訓工作,確保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的長期發展和有效運作。首先要加強對社區的管理者,即社區的居委會成員、社區保安人員、義務消防隊成員的消防培訓工作,使他們先適應社區消防建設發展的需要。其次要加強對社區居民的消防宣傳教育。牢固樹立一個居民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帶動一個小區、一個小區帶動一個社區的指導思想,使社區每個家庭和社區消防宣傳、培訓教育達成互動。全面提升社區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素質。
三是多方籌措,加大投入,積極整合資源,實現社區消防建設穩步推進。要實現社區消防工作的長期發展,沒有經費的投入,沒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持,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將難以運作,甚至會使其癱瘓。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首先是確保經費的到位。因此,各地應該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多渠道、多途徑解決社區消防建設資金,只有社區消防建設的經費能得到保障,才能真正使社區消防工作得到長效的發展。為此,社區消防在籌措資金,加大投入方面需要整合資源,多方籌措,做到幾條腿走路。首先要以社區為平臺,建立社區消防建設保障基金;其次要提請政府設立社區消防建設扶持資金;最后可由社區企業、場所、物業單位集資解決一部分資金。
三、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應注意的問題
1、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應當遵循的原則。主要有四條:一是以人為本的原則。社區主體是在此居住的居民,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是為了更好地保障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為此,在建立社區消防管理機制和保障機制時,應從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需求的實際出發。二是預見性原則。所謂預見性是指在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時,應充分考慮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在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時,既來源于實際,又高于實際,既要從實際出發,更要考慮到未來社區人口結構、素質、規模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所引起的居民對社區消防安全的需求、新的期望。為此,建立社區消防管理機制和保障機制就應該體現出適應的超前性、戰略性,為未來發展留有充分的余地。三是系統性原則。我們在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時,首先應該把社區消防看成是一個由各種消防安全技術要素構成的綜合體,從綜合出發,并在綜合的控制下對社區消防涉及的各部分進行分析,然后做出關于整個社區消防發展的系統設計。四是因地制宜原則。即從本社區消防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發揮自身的優勢;科學地確定社區消防發展的目標、重點,形成符合本社區實際的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
2、建立良好的社會互動機制,確保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的全面性。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機制,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逐步實現社區消防工作的規范化,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為主線,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和“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工作原則,真正形成“政府組織領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密切配合,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社區消防工作新局面。同時,社區消防本質上是為提高社區自身預防火災和抗御火災的整體能力而開展的一項消防工作,它不能脫離社區整體安全工作而獨立存在。因此,應將社區消防工作及其它安全工作一樣納入社區綜合治理工作,確保社區消防工作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