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身作則,凡事帶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這是班組長必須具有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佳的手段。職工需要懂管理,有技能,有思想,有主意,有性格,有創意的班組長。
二、家訪,談心,做思想工作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心換心,耐心,誠心,交心,苦口婆心是關鍵。
許多職工要求班組長要學點心理學,家訪,談心要先看職工是否樂意,要懂得尊重職工,順勢而行,無需強求。
三、建立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
人治不如法治,在職工追求呈多元化的今天,班組長要靠嚴格的制度來約束大家。雖然對建立嚴格的,科學的,完善的制度有共識,但對能否克服執行過程中的困難,感到有難度或信心不足。
四、把住獎罰分明關
在市場經濟中,掙錢多少,是衡量一個人對社會貢獻大小的主要指標,所以,調動員工積極性,此法最有效。要想使此法真正成為員工生產積極性的催化劑,除了做到按制度辦事之外,還要實行民主監督,做好員工思想工作。
五、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
當組長得比組員多長一雙眼睛,多長一個大腦,以便善于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及時設法解決管理中產生的矛盾。忙碌的組長忙于亡羊補牢,聰明的組長更側重于防患于未然。
六、以人為本的管理
多掌握管理人的科學,充分了解組員的心理,想方設法調動員工積極性與創造性。這是國外早就運用的方法,從人的需求理論出發,要求組長學會察人之長,用人之長,聚人之長,展人之長,激勵和滿足組員的自我實現需求。
七、罰比管靈
說千道萬,治班的哪一招都不如重扣,重罰管用。高壓式的管理,一方面會使組員變成無工作熱情與創造性的機械人,另一方面會使組員產生抵觸情緒,導致工作質量下降,效益下滑。
八、采取模糊哲學管理
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湊到一起不容易,何必大事,小事都認真 只要不是太過分,大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何必非要說個明白。
這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典型管理方法,不求無功,但求無過,大家平平安安過日子,進入市場經濟后,這種管理方法能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
上一篇:對一步提高對班組建設的認識
下一篇:班組“安全代表”如何盡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