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鐵民在作《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安全發展》專題講座時指出,技術的措施能實現基本的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能實現較高層次的安全,只有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才是安全管理的長遠出路,才能實現企業的根本安全。
安全措施能管住人,安全文化才能抓住魂,用文化這個堅強的基石來構建安全的大廈才是安全管理的根本出路。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安全文化建設中,“預防為主”又是安全管理體系的靈魂所在。劉鐵民院長在論述建立現代風險管理防御體系以確保安全生產時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當人與獅子在一起時,獅子便對人構成了危險,那么就需要用籠子進行防御,以避免獅子對人造成傷害,這里的籠子指的就是安全管理體系,獅子則是安全隱患。面對“獅子”,人們必須時刻提防、事事謹慎,制定安全隱患應急預案,否則稍有疏忽便有可能發生“獅子”破籠而出的情況,后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絕對不是制定一些響亮而空洞的口號,只有積極倡導“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嚴防死守”的安全管理理念,通過實踐和創新,不斷熏陶、塑造和演化,使之融合于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形成企業特有的安全文化體系。
安全是天大的事,關系到員工的生命與健康,關系到企業的興衰與成敗。“明者見危于無形,智者窺禍于未萌”,用安全文化來武裝頭腦,人人都做明者、智者,人人都有一雙慧眼,盡一切可能把事故的發生率降到最低,把事故隱患消滅在未成形、未萌芽狀態,變事故管理為隱患管理,這才是企業安全生產的根本保證。
上一篇:每個人都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下一篇:淺談安全是最大的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