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安全管理歸根結底是對人的管理。各種事故的發生均是內外因素交替吻合的產物。然而,從內因講,是各種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發展的結果。從外因講,生產工藝及作業操作方式、配套管理措施、安全設施投入等都直接影響生產及各個環節中矛盾的發展,其結果或誘導矛盾向安全穩定發展,或導致事故發生。其核心是人的因素。要管好安全,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安全問題,還必須從人的因素和人的管理入手。
一是安全理念要重“實”。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們的商品意識、效益觀念空前強化。產量、產值、利潤成為企業和政府領導追求的目標。一些目光短淺的經營者為追求利潤而忽視安全。有些人認為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都比較講實惠、重效益,人固然有多方面需要,但最重要的是生命。事故危及生命,人人皆知,可這最重要的一點卻往往在物質的誘惑下被忽視。故安全教育,人的意識轉變,必須形成制度、落實責任、常抓不懈,要把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真正引導到以安全為中心的理念上來。從各個行業、不同工種的安全生產措施的制定、實施、監督、檢查,到安全生產設備的使用等,都要配套,保證安全工作始終在一個有序的良性氛圍下運行。同時要責、權、利相結合,把安全生產“一崗雙責”、“一票否決”貫穿到各個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去,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的管理人員、職工及責任人要嚴格依法按章處理,絕不姑息。
二是科學管理突出“嚴”。心理學認為,人們對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特定范圍內刺激不到一定程度,達不到作用;而刺激強度過大超出一定限度時,則可能使人精神崩潰、破罐破摔。故在獎罰和安全教育時要注意一定的度,達到一定的量。由于人們的收入已經普遍提高,所以對低額的獎罰許多人并不在乎。獎要獎得別人眼紅,罰要罰得心跳流淚,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安全生產管理中,經濟獎懲從嚴僅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崗位職責、人員配備等都應嚴格,責任必須明確,制度必須嚴明。把責任細化到每個具體事件的處理,在獎罰的同時,要大抓典型,造成輿論,形成壓力,創造良好的安全氛圍。在重點行業、重點單位、重點部位、重點路段實行領導掛聯、干部掛包、安監管理人員監控、群眾參與監督。建立“屬地管理、轄區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一崗雙責”立體安全責任體系和安全管理網絡,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廣泛支持”的工作格局。
三是常抓不懈克服“懶”。企業,人多事雜,工作千頭萬緒,安全工作容易松懈。因此,安全工作必須克服“懶”。要形成穩定的組織系統、管理系統和監督檢查系統,企業領導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安監人員要做到腿勤、眼勤、手勤、腦勤,積極獻計納策,要定期研究、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健全應急救援體系,發現問題迅速處理。只有這樣,才能把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上一篇:如何規范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下一篇:安全生產管理“六難六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