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低垂,舉國同悲。
今天是紀念4.14玉樹大地震遇難同胞全國哀悼日,心情沉重之余,久久不能平靜。不禁反思,難道地震帶給人們的只有傷痛嗎?不,絕對不是,更帶給人們警醒!警醒人們如何更加有效地防震和盡可能地減少地震帶來的危害。
誠然,地震災難是突發(fā)的,在現有的科學技術手段下,不可能完全預知,但完全可以盡可能合理地進行防御吧?
突然之間,不想再言悲痛。
并不是想表明自己多么堅強,甚至多么冷血。只是想我們更應該多想想怎樣才能從容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當然應該有凝聚力,有愛心,有堅強的信念,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加堅實的房屋!沒有過硬的建筑防震質量,人類在自然界面前,在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是蒼白的,不堪一擊的!
事實勝于雄辯。誰與大自然開玩笑,大自然將與誰開玩笑。建筑防震質量等級就是標尺,達不到標準無異于開彌天的玩笑。因為誰也不應該、也不能夠要求一個赤手空拳的人,在與盛裝的高性能坦克的廝殺中凱旋。
忽地想起,我國一在建的某座大橋未竣工前就垮塌夭折了。當然這只是極少數的案例,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絕對是有其必然性的。一切表明,我們不僅需要血濃于水的大愛與凝聚;還需要堅強有力的克難攻堅與科學施救;更需要痛定思痛的亡羊補牢與未雨綢繆!
地震告訴我們: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要真正把建筑防震質量等級的落實把關放在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的重要位置上來。國外的地震級數比我們大的也有,通過查閱資料圖片可以得知,國外建筑物被破壞程度遠不及我們建筑物“灰飛煙滅”得更加徹底。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問題,我們不能回避,也必須回答。否則,昨天的唐山、汶川和玉樹……就是明天的北京、上海和廣州……也未可知!其實,過去、現在和未來世界沒有一次大地震的威懾會亞于核打擊。
記得看過一部電視劇《朱元璋》,劇中演到為了修筑固若金湯的大明城墻,朱元璋采納了胡惟庸的建議,燒制墻磚的工人必須將墻磚的燒制年月與自己的姓名、籍貫一起刻在磚體上,如果城墻堅固,工人的名字將與大明城墻彪炳千古、流芳百世;如果期限內誰燒紙的墻磚出了質量問題,將被誅滅九族。電視劇中的要求是否過于嚴格?有待商榷;甚至采用重典,是否科學、人性?姑且不論。但是歷史證明,明王朝的城墻和燒紙墻磚的工人的姓名久經風雨,千秋留名。
多難興邦。災難孕育著更加輝煌的未來。然而,這需要警醒的人們。否則,將后人亦復哀后人也!
保家衛(wèi)國,需要警惕敵人!
保家衛(wèi)國,也需要警惕自己!
上一篇:渠村分洪閘病險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
下一篇:淺議平面閘門的優(yōu)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