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經過
1、2006年7月,船主姚某購買了一條陳舊的漁輪,幾天來,姚某帶領船工把舊漁船的設施進行了收拾整改。
2、7月9日,姚某讓新雇來的幾名漁工清理甲板下艙。當漁工們打開艙蓋,一股沖鼻的霉味撲面而來,但是他們沒有認真進行檢查就下艙了,結果第一個下去的何某剛到艙底就突然感到窒息,頭暈目眩,倒在漁網堆上。
3、第二個下去的張某沒等拉上何某也撲倒在地,張某的哥哥急了,不聽勸阻也跳了下去救人,結果最終他們三個都沒有上來。當120救援人員將三人弄上來時,他們都已中毒身亡。
事故原因
這條漁輪因長期停用無人收拾,底艙堆積了大量以前用過的水下養殖網具,這些網具因長時間堆積在密不透氣的底艙中而且長滿貝殼海藻等污垢,產生了很多沼氣,充滿了艙內。這些下艙的工作人員沒有認真檢查就冒然下去,致使他們紛紛中毒身亡。該個體船主違章指揮,招用未經勞動部門培訓的民工也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防范措施
1、潮濕的井下或封閉的艙室內作業必須先檢查有無有害氣體,采取嗅聞或儀器等方法進行檢查,嗅有異味氣體時,必須先采取開蓋通風或者是鼓風機拌氣等措施。嚴禁用明火試探或照明,艙內的作業應佩戴防毒面具。
2、特殊情況下的應急救人,必須確保安全措施。下艙的人員可用沾水的濕巾圍住呼吸道,系好安全帶,另一端由井上監護人員拉牢,并始終在監護人員視線、聽力范圍內方可進行。
3、加強捕撈作業用工管理,所雇用的船工必須經過正規的培訓。凡是不按照國家規定雇用沒有經過培訓的船工,要嚴肅處理。
上一篇:急性氨中毒實例及案例分析
下一篇:制度執行不力 險些中毒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