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經過
某鋼廠煉鐵高爐工劉某在工作時發現爐料經過皮帶溜槽時被卡住,未能進入爐內,造成跑料。劉某發現后立即停了皮帶溜槽,并與另一名當班人員王某到爐頂排除故障。兩人到爐頂后,王某右腳蹬平臺,左腳跨在受料斗邊緣上,右手扶住欄桿立柱,用左手去扒卡住的爐料;劉某則在后拉住王某的右臂衣袖。當物料被扒下落入受料斗的同時,王某因煤氣中毒身體發軟也倒向受料斗。劉某用力拽拉,但還是沒有拉住。事故發生時由于爐頂煤氣濃重,煙塵太大,一時無法施救。劉某立即通知當班人員采取休風通蒸汽措施,約半小時后王某才被拉上來送往醫院,但是因中毒時間過長,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原因
1、高爐爐頂輸送物料的溜槽由于長時間使用,造成其表面凹凸不平而形成堵料,值班人員只能進入高濃度煤氣危險區域排除故障,進行危險作業。
2、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按《高爐安全操作規程》有關規定,溜槽堵料后應由白班處理,夜班不得處理。處理過程中必須戴防毒面具,使用專用的鉤子處理。但車間班組為追求經濟效益,實際工作中只要堵料,不管白班、夜班均要求處理,現場也未配備防毒面具、專用鉤子。
3、各級領導安全意識淡薄。在這起事故發生之前,皮帶溜槽堵料情況已經時有發生,當班人員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均未引起重視,未能及時維修更換,留下嚴重的事故隱患。
防范措施
在這起事故中未能及時解決堵料的技術問題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堵料的發生又是由于溜槽表面凹凸不平造成的。為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企業必須制定溜槽檢修維護制度,超過使用周期的應及時更換,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從而杜絕堵料。如果由于工藝因素,客觀條件不能完全杜絕堵料時,企業可在需要操作的地方盡可能采用自動化操作系統取代人工操作,減少進入危險區域的人員。同時,應在排除故障的危險區域設置有效的防毒面具、鐵鉤,供操作者在排堵料過程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