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骨干水電站發生了一起飛車事故,發電機定子線圈全部損壞,要徹底更換,定子也受到了嚴重的傷害,電站供電區域停電長達1h,直接經濟損失數十萬元。
1、事故的情況
當時正處于枯水季節,電站進行水機自動化系統技改,由于與所用設備廠家聯系不妥,廠家直流電源部分不適合電站使用,故沒投入,由廠用變壓器整流供給。電站只發單機,并且與省網分列運行,單電源供本地負荷。運行中,值班人員發現電網頻率波動大,機組升速,就想與省網并網運行,投入110kV斷路器。由于并網不成功,運行人員見機組轉速仍很不穩定想用手動調節調速器,將調速器切換為“手動”位進行調節,仍無法穩定速度,決定停掉機組。由于當時心情緊張,運行人員一下斷開了發電機出口斷路器,人為造成了發電機甩負荷,機組嚴重過速,而且由于該電站廠用變壓器接在6kV母線上,又造成廠用電消失,水機自動化部分無法運行,快速閘門不能關閉。機組甩負荷后過速運轉,甩掉了轉子線圈的阻尼環。與定子發生摩擦,刮壞定子及線圈,最后也是靠摩擦力的作用才使機組停止下來。
2、事故的原因
(1) 直接原因,運行人員沒有按正確的操作程序,誤操作直接開斷發電機出口斷路器,人為造成發電機甩負荷造成一次人為事故。在決定停機并切斷發電機出口斷路器時,應先調低機組出力,而不是跳斷路器之后調出力。正確的操作程序是逐個斷開電廠的負荷,同時機組調速器放在“自動”位自動調節出力,并且相應減少無功出力,直至發電機出力到空載,才能斷開發電機出口斷路器。
(2) 水機自動化系統未完全改造好即投入運行,造成故障時,廠用電消失后,水機保護不能工作。
3、事故的教訓
不論電氣運行還是檢修時,各項操作一定要按程序進行,隨意操作將造成嚴重事故。由于順序顛倒而容易造成事故的操作還有如下幾項:
(1) 停、送電操作。停電操作時,應先斷開斷路器,接著斷開負荷側隔離開關,再斷開母線側隔離開關,最后退下二次保護控制及信號回路,送電時則先投入二次信號及保護控制回路,接著依次合上母線側隔離開關,負荷側隔離開關,最后合上斷路器,這樣的操作程序是為了防止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產生高壓電弧,造成人身、設備事故。而二次回路應最先投入,最后退出,是為了防止設備本身有故障時或操作不當,造成操作不到位的情況下(比如斷路器本應斷開卻停在合閘位置),二次設備能反應并且動作,以消除故障。
(2) 實施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其步驟為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和掛標示牌及裝設遮攔。對于同桿架設有高低線路的,驗電時應先檢驗下層導線,后檢驗上層。同樣,掛接地線時,也應該先掛下層導線,然后再掛上層導線。而裝設接地線則應注意一個順序問題。即裝設接地線時必須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端,且必須接觸良好。拆接地線時應先拆除導體端,后拆接地端。
(3) 變壓器退出運行時,先退低壓側,后退高壓側。
下一篇:電站接地裝置的事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