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我也是五十好幾的人了,清清楚楚記得自己過三十歲、四十歲生日時的情形,就像是前幾天才發(fā)生的事情。到我這個年齡,對人生最大的體會就是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眨眼就過去了,真的是飛快。
人的一輩子可以劃分為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對應哪個年齡段說法不一。有劃分細的,在青年與中年之間多個中青年,在中年與老年之間多個中老年。按這種劃法,像我五十幾歲應該算中老年吧。其實無論怎么劃法,該多大年齡還是多大年齡,不會因為劃法而改變。現(xiàn)在有人把六十歲之前都稱作年輕人,好像這樣劃分自己就能討便宜,真的能年輕了一樣。還有人糾結(jié)三十五歲究竟是青年還是中年,五十五歲究竟算中年還是老年,這有什么意義呢?人的心態(tài)很重要,你八十歲把自己當小孩,你就是小孩,二十大幾歲你覺得自己已經(jīng)老了,你就是老了。
每個年齡段都有別稱,如襁褓是指周歲以下,耄耋指八十到九十歲。從嬰兒、襁褓到耄耋、鮐背及以上,有二十多種別稱。有的別稱會提醒人在這個年齡應該有的人生態(tài)度,如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這當然跟個人修養(yǎng)有關,不說別的,你看六十以上的有幾人耳順了?聽人的稱呼可以大致猜出這個人的年齡段,如稱呼小錢,那這個人應該是二三十歲,稱大李,那應該三四十歲,但稱呼時在姓之前加個老字并不一定是這個人真的老了。我剛上班時就有人喊我老吳,現(xiàn)在還是這樣。如果哪一天有人喊我吳老,我應該是真的老了。
年齡總會在臉上顯示出來。我們無須仔細觀察一張人臉,就能大體猜出這個人的年齡。當然,出于人情世故,當著人面,我們總會故意少說幾歲,甚至十幾歲,讓聽的人高興。聽的人十有八九也知道對方是故意這樣說的,但一般不會揭穿,揭穿又有什么趣味呢?《天龍八部》中天山童姥,九十幾了,臉看上去還只是一個少女,據(jù)說她練的是“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這只是故事而已,果真要去修練,那就傻了。不過不少人通過美容整容等手段,想方設法使自己看上去年輕一些,這無可厚非。我倒覺得注意鍛煉身體、保持充足睡眠等有助于美容,應該比拉皮、打玻尿酸什么的有實效,最重要的是有益于身體健康。常見有些青年男女給自己臉上、手上等各種美顏,殊不知青春年少本身就閃耀著光華,根本不需要什么修飾。現(xiàn)在抖音美顏功能強大,能把大叔大嬸活生生變成小哥哥小姐姐。好多人樂此不疲,如果僅僅是圖個開心,那沒什么說的,如果是懷有不良目的,引誘別人上當,那就是有罪。
在哪個年齡段就應該做這個年齡段的事情。學生時代就要勤奮學習,戀愛的年齡就去戀愛,結(jié)婚生子的年齡就去結(jié)婚生子,等等,總之不要虛度,給人生留下缺憾。除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的壓力。初中時就有考高中的壓力,高中時想著若能考上大學就解放了…… 誰知一直到孫子輩長大了,都沒有輕松的時候。有壓力不是壞事,壓力意味著為人的責任,有責任心的人才會感覺有壓力。很多事情要趁年輕的時候去做,做了雖然不一定成功,但不做一定不會成功。有些事情年輕時不想干,等歲數(shù)大了就更不想干了。很多事情拖拖就沒了。(王帥 過傳武)
安全文化網(wǎng) m.zltai.com上一篇:我的農(nóng)村生活
下一篇:摜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