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仿若一首動人心弦、滿溢歡樂的歌謠,悠悠傳唱著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熾熱情感。在這歲末之際,人們沉浸于年糕、掃塵、祭灶、年畫等傳統習俗之中,忙碌且幸福,滿心祈愿新的一年國泰民安、闔家團圓、諸事順遂。
年糕,堪稱年貨中的翹楚。年關大門開啟,磨米機在熱鬧的年糕市場歡快作響,粒粒糯米宛如年關故事里的標點,粘住了臘月的喜悅。節節年糕恰似串串祝福,入駐農家新房,靜候灶臺前的奇妙變幻,無論廚藝高低,皆能烹制出幸福滋味。年糕至,年貨齊,于富足喜慶中爭奇斗艷,大街小巷、城鄉各處,盡是歡騰,歸結起來便是“豐衣足食”。
掃塵習俗在古代《拾遺記》就有記載,已有上千年歷史。歲歲年年,它如同一把歲月的掃帚,將臘月掃得一塵不染,把傳統風俗擦拭得锃亮,讓民族慶典熠熠生輝。年門大開,帶著新春祝福,向萬千人家敞懷。走進臘月,開啟年度總結與新年規劃,讓暖陽映照著笑顏,“辭舊迎新”四個大字醒目而莊重。家家戶戶灑掃庭院,潔凈院戶,增添年味,目光所及、陽光所照之處煥新顏。
祭灶供灶糖,欲粘住“灶王爺”之口。民間過小年,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舊歲已逝,雖天空無痕,時光卻已奔涌向前;新歲將臨,即便前路迷茫,征程已然開啟。祭灶,讓一年廚藝盈滿甜蜜,讓日子甘之如飴。人生就像一棵樹,根有多深,情就有多深;情有多深,付出的努力就有多深。
年畫傳遞著物阜年豐的美好祝愿。帶著喜慶、向往與家的溫馨,年畫一一上墻,是裝飾、祝福,更是心愿。無論家境貧富、居所如何,選擇相同,祈盼無異,對著新春貼上心愿,便是幸福和完美。千家萬戶奔行于民俗大道,張貼年畫,迎新之際憧憬新年,憧憬之中追隨新年腳步……
臘月這首歌,用傳統習俗譜就歡樂旋律,在歲歲輪回中奏響民族心聲,讓希望與幸福代代延續。(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