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生朋友終于騰出時間來找我玩,這個優秀的心外科醫生,這個集書卷氣和匪氣于一身,儒家、法家并行不悖的學霸,這個腦袋曾破過洞、不管從物理層面還是內核層面,都是“通透”的高顏值醫女生來了。
長眉、高鼻梁、清晰的下頜線,醫生朋友的顏值很在線,但一直“暴殄天物”,素來不施粉黛,簡單丸子頭。那年月的時候不是在泡圖書館看書,就是在操場跑步打球,永遠的運動衣運動鞋。
自從穿上白大褂之后,想著余杭會白衣飄飄、手持柳葉刀、鄉村最美醫生,結果卻是,下夜班后一臉菜色、蓬頭垢面、分分鐘睡著。想來電視劇里的精英醫生形象也是藝術加持成分太多。治病救人有多辛苦呢?用醫生朋友的話說,他們醫院堪稱縣城最大,日門診量可達4千人次。精致?有這時間,文明精神、野蠻體膚,多看幾篇學術論文,多擼會鐵不香嗎?每天四萬個渴望“生”的眼神,最愿意看到的是醫生給予的信心,而不是精致。
所以,這次醫生朋友能“豪置”這么幾天出來玩,真的是下了巨大的決心。我并沒有帶醫生朋友去看標志性的名片,而是帶她走進老城區,在城墻腳下的巷子街坊里穿梭。那是我每當天氣好的時候就會背著相機游走采風的地方。灰磚的老房子,粗壯的梧桐樹,飛馳的“黃馬夾”,炸油條的小作坊,裝點別致的茶咖,放學回家吃飯的孩子,人間的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醫生朋友說他好喜歡這種涓涓細流、生機勃勃的生活。醫院每天都很熱鬧,每個人都行色匆匆,醫生很忙,病人很慌,有次她剛下班走到醫院門口趕上有個急診病人緊急推進醫院,立馬跳上去做心肺復蘇,晚上回去刷牙手都是抖的。被送過錦旗,也被醫鬧罵過,醫生不能太過悲天憫人,冷靜、專業,這些才該是信條。
可醫生終究也是人。醫生朋友之前對生活是“疏離”的,可現在她一直在“沉浸”,見天、見地、見眾生。書卷氣和匪氣融合得恰到好處,就是俠氣,就像現在的余杭。曾經照顧了兩年的病人離別之際努力把一枝梔子花別在她耳朵后,病人走后她躲進值班室號啕大哭。讀了這么多年圣賢書,怎會聲聲不入耳,怎會無憐憫之心?俠者,扶危濟貧,為國為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仁”的是冷眼旁觀的天地,而不應該是我們“芻狗”。但醫生朋友說,她只是遵循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做個溫良的凡人罷了。因為溫良的凡人,不需要宏大的視角和詞語,可以挺身而出,也可以小隱于鄉外隱于市,喝茶曬暖兒。
紅日從城墻的角樓緩緩落下,時間在流逝中疊加。我喜歡聽醫生朋友講他們醫院治病救人的跌宕起伏,就像她喜歡聽我講曾在野外地勘一線作業時被瘋狗追得狂奔半里地的故事。因為我們都喜歡生命的“張力”,以及人生后娓娓道來的溫暖,這應該就是生活的本質吧。
我們常常被宏大的敘事所吸引,卻忽略了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真實的瞬間。就像此刻,華燈初上的城墻是多么美輪美奐,而縣城里的萬家燈火才是每個普通人疲倦后棲息的港灣。人生海海,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溫暖與力量。(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讓“315”變成“365”
下一篇:夕陽下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