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建筑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辨識與控制

2011-11-0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摘要】建筑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是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地位越來越重要,有效防治職業病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重點介紹了建筑企業職業病危害的特點、辨識,并對建筑企業的職業病危害防治提出建議。

  【關鍵詞】建筑企業  安全管理  職業病危害因素辨識

  職業健康監管

  目前我國法定職業病共十大類115種,職業病具有隱匿性、遲發性特點,慢性職業病特別是塵肺病和有些化學中毒的職業病潛伏期達數年甚至十幾年,一旦發病往往很難治療,病死率較高。近年來發生的安徽無為縣小煤窯農民工矽肺病、安徽鳳陽縣石英砂企業農民工矽肺病、河南的張海超開胸驗肺等事件,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建筑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建筑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多年穩定在5.5%左右,2009年全國建筑業從業人員3597萬人,同比增長8.5%。但是建筑行業的職業病危害問題也很突出,建筑行業涉及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繁多、復雜,幾乎涵蓋所有類型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相當多的建筑施工人員在環境惡劣的施工場所工作,接觸各種有毒有害物質。

  為切實加強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于2009年下半年分別發布了《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總局令第23號)、《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總局令第27號),為當前職業病防治工作及安全監管指明了方向。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辨識是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基礎,辨識的準確與否決定了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是否全面,并為通過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個體防護等手段有效控制職業病的發生提供支撐。

  一、建筑行業職業病危害的特點

  建筑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來源復雜、種類繁多,建筑施工工程類型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道路橋梁工程、冶金工程、電力工程等,建筑施工地點可以是高原、海洋、荒原、室外,小范圍的作業點、長距離的施工線等;作業方式有挖方、掘進、爆破、電焊、油漆、拆除等。施工工程和施工地點的多樣化,導致職業病危害的多樣性,既有施工工藝產生的危害因素,也有自然環境、施工環境產生的危害因素,還有施工過程產生的危害因素。既存在粉塵、噪聲、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危害,也存在高處作業、密閉空間作業、高溫作業、低溫作業、高原(低氣壓)作業等產生的職業危害,勞動強度大、勞動時間長的問題也相當突出。一個施工現場往往同時存在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不同施工過程存在不同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建筑行業較為常見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塵(矽塵、水泥塵、電焊塵、石棉塵等)、噪聲(機械性噪聲、空氣動力性噪聲)、高溫、振動、紫外線作業、電離輻射作業、高氣壓與低氣壓作業、化學毒物等。其中化學毒物又分為:爆破作業產生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油漆、涂料作業產生的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鉛、汞等重金屬毒物;防腐作業產生瀝青煙;建筑物防水工程作業產生瀝青煙、煤焦油、甲苯等有機溶劑,以及石棉、聚氯乙烯、環氧樹脂、聚苯乙烯等化學品;路面敷設瀝青作業產生瀝青煙等;地下儲罐等地下工作場所產生硫化氫、甲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狀態下產生的二氧化碳;電焊作業產生錳、鎂、鎳、鐵等金屬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受施工現場和條件的限制,往往難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術設施。職業病危害防護難度較大。

  二、建筑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辨識

  為全面、準確、有效的識別職業危害,建筑行業職業病危害的辨識可劃分為施工前辨識和施工過程辨識兩個部分。

  (一)施工前辨識:

  施工企業應在施工前進行施工現場衛生狀況調查,明確施工現場是否存在排污管道、歷史化學廢棄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質污染等情況。項目經理部在施工前根據施工工藝、現場的自然條件對不同施工階段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列出職業病危害因素清單。識別范圍必須覆蓋施工過程中所有活動,包括常規和非常規(如冬雨期施工和臨時性作業、緊急狀況、事故狀況)活動、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人員,以及所有物料、設備和設施(包括自有的、租賃的、借用的)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辨識:(1)工作環境:包括周圍環境、工程地質、地形、自然災害、氣象條件、資源交通、搶險救災等;(2)平面布局:功能分區(生產、管理、輔助生產、生活區);高溫、有害物質、噪聲、輻射;建筑物布置、構筑物布置;風向、衛生防護距離等;(3)運輸線路:施工便道、各施工作業區、作業面、作業點的貫通道路以及與外界聯系的交通路線等;(4)土方工程、混凝土澆筑、鋼筋加工、屋面防水、裝飾裝修等施工工序和建筑材料特性(毒性、腐蝕性、燃爆性);(5)施工機具、設備、關鍵部位的備用設備。

  (二)施工過程辨識:

  (1)項目經理部應委托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濃度或強度、接觸人數、接觸時間和發生職業病的危險程度,對不同施工階段、不同崗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檢測和評價,確定防控的重點。

  (2)當施工設備、材料、工藝或操作規程發生改變,并可能引起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性質、濃度或強度發生變化時,項目經理部應重新組織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檢測和評價。

  三、建筑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辨識方法研究

  辨識方法的選擇要便于實際操作,可以考慮采用經驗法、類比法等。經驗法是指根據掌握的相關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經驗,對照職業衛生有關法律法規,直觀地對評價對象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分析的方法;類比法是利用相同或類似工程職業衛生檢測、統計資料進行類推,分析評價對象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根據上述分析,建筑企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辨識可以先由公司按照職能管理系統充分地辨識出一般建筑施工共性的危害,并列出清單,比如說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有共性的職業危害,這樣可以作為建立本公司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礎。然后再由項目經理部針對具體的施工項目,以公司已經辨識的職業危害為基礎,按照職能分別對其項目的個性進行辨識補充,形成項目經理部的職業危害辨識清單。鑒于建筑施工企業一線施工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且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職業病危害辨識工作的具體操作應以管理人員為主,班組工人可以積極參與并接受必要的培訓。

  四、建筑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建筑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原則上可以分為三級防控措施:一級預防包括建設項目的職業危害三同時審查、工程技術控制措施、對施工作業人員的宣傳教育培訓、崗前體檢和個體防護、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等;二級預防包括崗中、離崗職業健康體檢,發現職業禁忌癥要及時調離崗位,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三級預防包括發現職業病患者后進行及時治療,減少傷殘和死亡。顯然,安全監管部門的主要目的是做到一級預防。具體控制措施有:

。1)在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建筑行業職業病危害防治的地方規章制度體系,出臺配套的實施細則,明確有關部門的職業病防治責任。

 。2)加強和完善建筑行業職業健康監督機構建設,目前普遍縣區、鄉鎮兩級安監力量薄弱,人員配備不足且缺少經費,無法適應建筑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要求。要逐步配齊配強專業技術人才,配備必要的職業危害檢測檢驗設備和職業安全監管裝備。

 。3)落實建筑企業的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有關規章制度,定期為施工人員開展職業健康體檢,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為施工人員配備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等。

 。4)參照《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27號),盡快建立健全建筑行業的職業危害申報制度,注意要按照施工項目部而不是籠統地以施工企業為單位申報,摸清各種職業危害因素分布情況,建立基礎數據庫。并通過督促施工企業進行職業危害申報,提高其職業衛生安全防護意識。

 。5)施工項目部要根據施工現場的職業病危害特點,選擇不產生或少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筑材料、施工設備和施工工藝;配備有效的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確保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對可能產生急性職業健康損害的施工現場應設置檢測報警裝置、警示標志、緊急撤離通道和泄險區域等。

  (6)施工項目部建立應急救援機構和組織,并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可能發生的各種職業病危害事故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定期組織演練,及時修訂。

 。7)制訂和實施對施工項目職業健康管理績效考評制度。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職業病防治長效機制。

  五、結束語

  當前,職業安全健康已經成為一個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而建筑行業的職業病危害形勢十分嚴峻,實際接觸職業病危害人數要遠大于職業病報告的人數。建筑施工人員多為農民工,他們流動性大,接觸職業病危害的情況十分復雜,其健康影響難以準確估計。為有效控制建筑行業的職業病危害,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必須科學、全面、準確的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辨識工作,為下一步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叶城县| 蕲春县| 西城区| 图木舒克市| 临泉县| 阿尔山市| 台东县| 红桥区| 错那县| 长武县| 章丘市| 濉溪县| 施秉县| 舒城县| 习水县| 南开区| 蒙山县| 黄大仙区| 甘谷县| 湖口县| 广元市| 和硕县| 巴青县| 昭苏县| 曲麻莱县| 上蔡县| 龙南县| 寿宁县| 松原市| 仙游县| 九台市| 长治市| 海晏县| 璧山县| 长泰县| 运城市| 迁西县| 名山县| 武强县| 虞城县| 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