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企業在構建職業安全健康體系中的責任

2009-07-2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4090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前 言 

  全國最大的箱包集散地,河北省高碑店市2002年發生嚴重的職業中毒事件,由于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黏合劑多為含有苯、甲苯、正乙烷等有毒害氣體的膠水,在加上生產過程多為手工作坊,生產條件簡陋,通風設施不到位,而且沒有保護措施,最終導致25名工人發生苯中毒,結果15人死亡的慘痛事實。

  江蘇省宜興洑東鎮,九十年代初,這里的部分農民利用山上豐富的石英石和簡陋的加工設備,把石英石砸成大小不等的石英砂銷售。由于工業需求量不斷增長,石英砂價格也一路飚升。從1992年開始,一批商城縣民工開始在這里打工,私人石英砂廠的廠房里,未配備任何防塵裝置,更無防塵面罩,機器一響粉塵漫天飄揚,三米內不能見人。在這種條件下,民工每天作業10個小時以上。在宜興打工的這批商城民工,先后已死亡5人, 159名患“矽肺病”,一期13人,二期的43人,三期的46人,四期的達57。專家為民工們診斷后,認為10年內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將不在人世。

  此外,還有廣東深圳“致麗火災”案、廣東深圳“安加事件”、浙江“泰順硅肺病損傷索賠2億案”……等等一系列的震驚全國的職業傷害案件。這些案件有著共同的特點:傷害人數目多、性質惡劣,并且都是由于企業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導致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引起的。 

  2.企業在構建職業安全健康體系中的責任

  作為一個企業,發展生產是它的首要任務。企業要生產就必須雇傭工人,那么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因素就會對工人的安全健康構成威脅,所以企業在構建職業安全健康體系中的責任就轉變為保障企業全體職工安全健康的責任,也就體現在為職工提供安全生產環境和制度保障的責任,即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制的責任。

  2.1 采用安全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的責任  許多的企業購買的設備是60-80年代英國、美國、日本淘汰的設備,這些設備不但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而且在生產過程中本身就會發出有毒有害的氣體,造成嚴重的職業中毒事故。20世紀60年代,韓國從日本購入一批殘舊的機器,之后的20年間,該機器排放大量的二硫化碳有毒氣體,造成慢性的職業病中毒事件。到1993年,該工廠停產后,這批機器又輾轉到了我國的遼寧。有些設備老化,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維修,很容易在正常的生產過程當中,出現突然“失靈”的狀況。根據我國有關部門的調查,許多傷殘職工的手臂被機器無情地“吞噬”,這樣的事故就是由于機器的突然“失靈”造成的。

  2.2 改善職工生活、生產條件的責任  沿海地區,像珠江三角洲,深圳、佛山、廣州等地是許多的打工者夢寐以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工作之地,那里聚集著將近3000萬的外來務工者,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由于經濟水平高,相應的地價水平也飆升位于全國前列。許多的企業主為了節省租用場地的費用,完全忽視職工的生命和健康權利,把職工當作賺錢的機器,職工們住宿、生產和生產的倉庫往往被安排到同一個房屋內,工人們除了在正常的上班時間不得不接受噪聲、粉塵、有毒氣體等能導致職業病的三大物質危害外,在休息的時候也要忍受他們的摧殘,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再加上為趕貨期而不得不加班工作,職工們身心疲勞,又長時間吸入有毒有害的氣體,出現因職工疲勞而誤操作導致事故以及集體出現職業中毒事件也是必然的。

  2.3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的責任  按照《安全生產法》和國家規定的一系列關于企業安全生產的技術標準規范之規定,企業必須對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的機器生產設備,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必須對工作在含有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等的“危險環境”中工作的職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從“河北白溝苯中毒案”和“江蘇宜興硅肺奪命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于防塵口罩和防毒口罩這起碼的安全防護措施,企業要么不提供,要么沒有及時給職工更換新的,再加上企業老板不舍得在通風換氣方面投入價格相對較高的大功率換氣扇和排氣扇,而造成工作場所內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的聚集,從而造成了震驚全國的職業病傷害案。企業老板如果能按照《安全生產法》的標準執行,為工人們提供起碼的“保命”措施,也就不會有或者減少這些駭人聽聞的職業病案的發生。全國每年也將減少數千名的職業病患者,國家也將節省為救治這些職業病患者所消耗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而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作為一個企業,為自己的職工提供基本的安全防護措施,是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2.4. 給職工提供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的責任  在2004年6月“全國農民工職業安全與健康權益研討會”上,接受采訪的大部分農民工代表們表示,上崗操作前根本沒有進行崗前培訓,更不用說定期進行安全教育了。進行崗前培訓是《安全生產法》中規定的,企業必須嚴格執行的法律條文。通過崗前培訓,我們廣大的職工們不僅能了解本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生產過程是否有毒害及其他危害,而且還可以對生產設備的操作規程、生產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應急措施等有所認識,這對工人保護自己人身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定期的安全培訓教育,能讓廣大職工糾正自己麻痹大意的思想;能給那些對生產設備操作滿不在乎的職工敲響警鐘;能讓職工對企業當前的安全生產狀況有一充分的認識。特別是那些長期處于安全狀態下運行的企業,更要進行定期教育,因為人在安定的環境中,往往容易產生“居安不思危”,安全的環境更容易讓他們麻痹大意,從而釀成大禍。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的私營企業不進行崗前培訓,更不會進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往往是職工第一天報名,第二天就上班的情況,大多數的新工人都是由熟練的工人示范帶領幾次就獨立操作了。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開機能有保障嗎?能不發生事故嗎?廣大的職工也知道操作機器的危害性,但對操作方法和機器的性能自己并不甚了解,或者了解的很少。其實,職工自己也很想進行崗前培訓,但是廠里不舉行,他們又不愿意丟掉來之不易的工作,只能硬著頭皮干下去。由之釀成的事故就是企業要承擔的責任,承擔它沒有給職工們提供崗前培訓和定期教育的責任。因為在許多的企業主眼里,只有企業的效益和利潤,而對安全培訓和崗前教育考慮的太少。提供崗前培訓和定期安全教育,不僅是《安全生產法》中所規定的企業必須執行的法律條文,也是職工自己為保障自身安全所應有的權利,更是一個企業出于自身職工安全考慮而必須貫徹實施的責任。

  2.5 為職工購買工傷保險的責任  針對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但是,我國的經濟發展大都依賴于以廉價勞動力為基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最近幾年來,由于以礦山開采、礦石加工、建筑、皮革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的高速發展,加上部分地方政府對安全生產的監管放松,在這些企業中,不斷發生死亡事故。其中不乏重大、特大死亡事故,并且一次事故死亡人數也呈不斷上升的趨勢。為了扭轉這一不良局面,2003年4月16日,國務院第五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工傷保險條例》。工傷保險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國家和社會為在生產、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和患職業病的勞動者及親屬提供醫療救治、社會保障、經濟補償和職業康復等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它的目的在于解決工傷者對醫療費用和生活的后顧之憂,同時也為企業減輕經濟負擔。但是由于我國的《工傷保險條例》產生的比較晚,其中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也在所難免。畢竟它比以前實施的《工傷保險試用辦法》有了更進一步的改進和強制實施效力,1996年制訂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只規定了國有企業的職工的工傷保險賠償辦法,沒有把私營企業的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包含在內,而《工傷保險條例》把私營企業的工人也包含在內了。它明確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用的企業都必須為企業的全部職工購買工傷保險,這得到了廣大職工特別是從事高危行業的職工的好評和歡迎。但是,部分見利忘義,嚴重忽視職工合法權益,置廣大職工生命于不顧的企業主開始想盡辦法采用少報或者謊報企業職工人數的方法,只為部分職工購買工傷保險,逃避或者節省這一筆工傷保險費。一旦未參加保險的職工發生工傷事故,他們便會讓工人用已參加保險的職工的身份證入院治療,同時騙取國家的賠償。畢竟是以為《工傷保險條例》對這一違規現象處罰的太輕了。給職工購買工傷保險是企業“以人為本”的體現,是對“生命至上”這一理念的闡述和深化,是人性善良的體現。如果我們的企業主們連這點錢都看得上眼的話,那他們跟資本家還有什么區別呢?那怎么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呢?想依靠這類企業來實現人民的富裕和全國人民的小康社會,是不可能的。或者說,如果以人性和良知的喪失來換取整個社會的小康水平,那這種小康社會還是不要的好。

  3. 結束語

  職業安全健康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對維持企業的穩定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企業必須自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承擔起自己對全體職工安全健康的責任,認真執行國家的安全生產法規和標準,將國家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落到實處,那么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也就不遠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宁陕县| 汉中市| 沅江市| 新晃| 宜章县| 开远市| 阜城县| 米易县| 米泉市| 绥宁县| 县级市| 明星| 闵行区| 封丘县| 彭州市| 乌什县| 张家川| 汝南县| 增城市| 简阳市| 卓尼县| 海晏县| 梅州市| 中山市| 余姚市| 北安市| 阿拉善左旗| 平潭县| 沙湾县| 临洮县| 建水县| 台前县| 永年县| 论坛| 个旧市| 河源市| 宁城县| 崇信县| 东源县|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