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你好,你好,好久不見,忙什么呢?乙:和你一樣,忙安全。
甲:你也能當安全員?
乙:剛進廠的時候,我是出了幾起安全事故,那都怪咱不懂安全知識,可這都是過去的事兒了。
甲:那我考你一下,看你現在掌握的安全知識夠不夠。這年頭,啥都有假冒偽劣的。
乙:沒問題!你說啥,我答啥,假一賠十!
甲:我發現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許多經驗可以總結,有些經驗可以用多少條、多少令表示出來,而且是安全條例中的精髓。
乙:確實是這樣。
甲:那我就考這個,怎么樣?
乙:好呀,咱們來比一比,你說一個,我也說一個。
甲:我從“零”開始,什么是“零一二三”安全生產管理模式?
乙:嗨,簡單!“零”,重大事故為零;“一”,“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二”,以崗位、班組管理標準化為內容的“雙標建設”;“三”,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全天候的“四全安全管理”。
甲:還不賴。“三級教育”指什么?
乙:廠級、車間級、班組級的安全教育。
甲:嘿,難不倒你了!“三同時”?
乙:勞動安全設施必須與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甲:行啊,長進不小呀!
乙:那當然,你說的這些都是“小兒科”!
甲:那你說幾個我聽聽?
乙:沒問題,聽好了!事故查處要“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沒受到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沒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沒受到教育不放過。“四全安全管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管理。隱患整改的“四定原則”:定措施、定責任人、定資金來源、定完成期限。易燃場所的“四忌”:一忌焊接、吸煙、火種,二忌化纖衣服、釘子鞋,三忌非防爆工具、燈具,四忌手機、對講機。
甲:等等,等等!前幾年是誰上班時偷著吸煙啊?聽說,你穿著化纖西服,揣著手機,大搖大擺地進了車間,有沒有這檔子事?
乙:那都是我過去的“光輝形象”,別提了!我說,你還別不服氣,現在,我絕對遵守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規定,懂的安全知識也絕不比你少。
甲:呦,是嗎?乙:怎么,不信哪?甲:不信!
乙:咱們比比?甲:比比!
乙:那咱們就接著剛才的,從“五”開始。甲:企業“五項紀律”,是指勞動紀律、操作紀律、工藝紀律、施工紀律和工作紀律。
乙:審批火票“五信五不信”,相信盲板,不相信閥門;相信自己檢查的結果,不相信別人介紹的情況;相信分析數據,不相信感覺和嗅覺;相信逐級簽字,不相信口頭同意;相信科學,不相信經驗主義。
甲:操作工的“六嚴格”: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嚴格進行巡回檢查制,嚴格控制工藝指標,嚴格執行操作法,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嚴格執行安全規定。
乙:動火作業“六大禁令”:動火證未經批準,禁止動火;不與生產系統進行可靠隔絕,禁止動火;不清洗,置換不合格,禁止動火;不消除周圍易燃物,禁止動火;不按時作動火分析,禁止動火;沒有消防措施,禁止動火。
甲:看來難不倒你呀,接著來。機動車輛“七大禁令”:嚴禁無證、無令開車,嚴禁酒后開車,嚴禁超速行車和空擋溜車,嚴禁帶病行車,嚴禁人貨混載行車,嚴禁超標裝載行車,嚴禁無滅火器車輛進入禁火區。
乙:安全施工的“七個不準”:沒有安全措施或措施不落實,不準施工;不戴安全帽,不準進入施工現場;不系安全帶,不準進行高空作業;未經檢查許可,不準進入容器、塔內施工;沒有檢查起吊設備,不準進行起吊作業;起吊物下面不準站人;危險區沒有設置橫桿、安全網和派專人監護,不準施工。
甲: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個必須”是什么?
乙:必須申請辦證并得到批準,必須進行安全隔絕,必須切斷動力電并使用安全燈具,必須進行置換、通風,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必須佩戴規定的防護用具,必須有人在容器外監護并堅守崗位,必須有搶救措施。
甲:剛進廠時咱倆一起進塔檢修,我讓你在塔外監護,你跑到哪兒去了?
乙:看門衛的狗打架去了。
甲:你瞧你那點出息!防止儲油罐跑油有“十條規定”,第二條是怎么規定的?
乙:油品脫水,不得離人,避免跑油。
甲:剛進廠那次油品脫水時,你跑到哪兒去了?是不是和傻二妹約會去了?
乙:去去去,別瞎說!
甲:結果油跑了,流到老鄉菜地里,大白菜變成了大黑菜。正好來了兩個老太太,眼神都不好。“我說大妹子,這墨水廠也太缺德了,墨水咋往咱菜地里倒呢?”“不像是墨水,可能是剛從國外引進的新化肥吧。”你說你缺德不缺德。
乙:咳!我這不是改了嗎!怎么樣,不是假冒偽劣的吧?
甲:假一賠十就免了,倒是集團公司安全員都得照你現在這樣“克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