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社會工傷保險爭議處理問答

2008-09-2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什么是行政管理組織?

  行政管理是國家為了推行政務,按照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的要求和程序而建立的國家行政機關的體系,即國家行政執行部門。有時也把具體的行政組織稱為行政機關。

  2、行政組織的活動原則有哪些?

  (1)民主集中制原則;

  (2)精簡、效率、廉潔原則;

  (3)密切聯系群眾,為人民服務原則;

  (4)責任制原則;

  (5)黨的領導原則;

  (6)依法行政原則。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行政機關的執法行為應遵循什么原則?

  應遵循依法行政原則。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機關在執行法律、法規、規章的過程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行政機關實施的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利的行政行為,都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2)行政機關職責和職權永遠是統一于一體的,即“權責統一”;

  (3)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時不僅要遵守或依據實體法,而且要遵守程序法;

  (4)所有違反法律的行政行為都必須予以撤銷或者改變。

  4、依法行政的意義有哪些?

  (1)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和尊嚴,維護憲法的權威;

  (2)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3)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5、處理勞動爭議應遵循哪些原則?

  (1)著重調解,及時處理;

  (2)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處理;

  (3)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6、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哪些人員組成?

  企業設立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本企業發生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1)職工代表;(2)企業代表;(3)企業工會代表。

  調解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設在企業工會委員會。

  7、縣、市、市轄區設立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哪些人員組成?

  縣、市、市轄應當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1)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代表;(2)工會的代表;(3)政府指定的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的代表。

  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必須是單數,主任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擔任。

  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為仲裁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負責辦理仲裁委員會的日常事務。

  仲裁委員會實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8、勞動爭議仲裁的申請時效有何規定?

  (1)企業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未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個月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2)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9、行政復議制度有何作用?

  (1)防止和糾正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或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2)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3)有效地解決行政爭議。

  10、行政復議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行政復議的基本原則是: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實施原則和司法最終原則(亦稱救濟原則)。

  11、行政訴訟審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一般原則:

  ①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②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④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⑤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⑥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有權進行辯論;⑦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論實行法律監督。

  (2)特殊原則:

  ①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被訴的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的原則;②被訴行政機關對作出的行政行為承擔舉證責任的原則;③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的原則。

  12、行政訴訟的庭審結構分為幾個階段?

  庭審結構,敢就是開庭審理的結構,大體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庭前準備階段;(2)開庭預備階段;(3)審理對象及爭議焦點的提示階段;(4)合法性審查階段;(5)綜合辯論階段;(6)合議庭評議階段;(7)宣判階段。

  13、行政訴訟的判決形式有哪些?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做出以下判決:(1)維持判決;(2)撤銷判決;(3)履行判決;(4)變更判決;(5)駁回訴論請求判決;(6)確認判決。

  14、社會保險爭議的種類有哪些?

  (1)養老保險方面的爭議;(2)失業保險方面的爭議;(3)工傷保險方面的爭議;(4)醫療保險方面的爭議;(5)生育保險方面的爭議。

  15、在審理行政訴訟案件中,怎樣理解和確保當事人雙方處于對等地位?

  被告和原告在行政管理關系中的地位事實上是不平等的:一個是管理者,一個是被管理者;一個是擁有行政管理職權的一方,一個是具有接受管理義務的一方。但是在訴論過程中他們必須處于對等地位。因為只有當事人雙方真正處于對等地位才能夠發現客觀真實,才能夠辨明是非曲直。如果一方壓倒一方,只準一方說話不準另一方說話,就不可能有公正的審理結果。當事人雙方地位的對等是公正裁判的一個必要條件。要確保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對等和機會均等。雙方都可以有同樣的機會來進行攻擊和防衛,也就是說必須創造條件使雙方在不重復、盡量節省時間、不涉及與案件無關問題的前提下把話說完。

  16、行政訴訟的合法性審查階段的主要任務和內容是什么?

  合法性審查階段是庭審的重心。主要任務是根據合法行為的法定要件逐一對被訴行為進行審查。審查的內容因被訴行為的類型不同而不同。對于作出的行政行為,法庭一般要依次進行五項審查:①權限審查,也就是審查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超越權限;②事實審查,即審查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有足夠的事實根據;③法律適用審查,即審查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適用法律正確;④程序審查,即審查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⑤目的審查,即審查被訴的行政行為是否有濫用職權的情況存在。在上述每一項審查過程中,一般先由行政機關舉證,其后由原告和第三人質證,然后進行交叉質證和辯論,最后由法官進行認證或認定。即,由被告處于正方的地位,原告處于反方的地位。對于不作為案件,審查的內容和方式則有所不同。審查的內容主要有四項:①原告是否提出了一個合法的申請和要求(有些特殊案件只審查是否出現了非常緊急的情況);②被告有無相應的法定職責或職權;③原告是否具備申請的法定條件;④被告有沒有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情況(包括有無正當理由和法定阻卻事由)。在進行每一項審查的時候,一般應當先由原告舉證,其后由被告和第三人質證,然后進行交叉質證和辯論,最后由法官進行認證或認定。即由原告處于正方的地位,被告處于反方的地位。

  17、在什么情形下應中止行政訴訟?

  在訴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其原因中也訴訟,滿90日仍無人繼續訴訟的,裁定終結訴訟,但有特殊情況的除外;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案件尚未審結的;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南江县| 永靖县| 桐梓县| 高碑店市| 德阳市| 和静县| 临猗县| 昌图县| 肥东县| 莱州市| 定安县| 阿拉善盟| 常州市| 平阳县| 延寿县| 当阳市| 武穴市| 陆川县| 崇义县| 平潭县| 庐江县| 秦皇岛市| 边坝县| 宜城市| 廊坊市| 芒康县| 陆河县| 如皋市| 雷山县| 舞阳县| 兴和县| 雅江县| 青阳县| 双柏县| 遂平县| 满城县| 施秉县| 肇源县| 仁化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