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電器在使用時,需用手緊握手柄不斷移動,工作時振動又較大,使其內部絕緣容易損壞。因此,手持電器比電機電器更容易觸電。這是手持電器在電氣安全方面有其特殊要求的原因。
一、分類
電動工具分類方式有兩種,即按觸電保護方式分類和按防潮程度分類。
(1)按觸電保護方式分,手持式電動工具可分為三類。
Ⅰ類電動工具,這類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還包含一個附加的安全預防措施,即將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與已安裝的固定線路中的保護(接地)導線連接起來。
Ⅱ類電動工具,這類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還提供例如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附加安裝預防措施,但沒有保護接地或依賴安裝條件的措施。
Ⅲ類電動工具,這類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依靠安全特低電壓供電,在工具內部不會產生比安全特低電壓高的電壓。
(2)按防潮程度可分為普通工具、防濺工具、水密工具三類。
二、外殼保護
(一)防觸電保護
工具的結構和機殼應能足以防止與帶電零件的意外接觸。對于Ⅱ類工具,還不應觸及僅由基本絕緣與帶電零件隔開的金屬零件,甚至在可拆卸的零件拆除后亦是如此。
工具上的漆、琺瑯、普通紙、棉織物,金屬零件的氧化膜及玻璃粉和密封膠等,雖然有一定的絕緣性能,但由于磕碰、老化、損壞等諸多原因,不能作為防止意外接觸帶電零件所需的保護。
(二)防水
對防濺工具要用3mm/min的人工雨淋5min,人工雨從工具頂部上方2000mm垂直降落。
淋雨時工具要不停地轉動,并經過最不利的位置。
對水密工具應浸入溫度為20±5℃的水中24h,工具頂部在水面以下500mm。
防濺工具淋雨后和水密工具浸水后,應能承受抗電強度試驗,對爬電距離有規定的絕緣體上不應有水的痕跡。
三、絕緣電阻
電動工具在潮濕試驗后,應用500V直流電通電1min,然后測量其絕緣電阻。如有加熱元件,在測量時應斷開。電動工具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表12-1的規定。
四、耐壓強度
電動工具在測試其絕緣電阻后,應承受實際頻率為的交流電,并進行持續的耐壓強度試驗。試驗電壓值和其施加部位如12-2所示。
試驗時,施加的電壓從不超過試驗電壓的半值開始,然后迅速增至全值。試驗過程中不應發生閃絡和擊穿。
電動工具在檢查試驗中進行耐壓強度試驗時,其試驗電壓持續時間改為,試驗電壓施加部位為帶電零件與殼體之間,試驗電壓值分別為:Ⅰ類工具1000V;Ⅱ類工具2500V;Ⅲ類工具400V。
五、爬電距離,電氣間隙及絕緣穿通距離
爬電距離,電氣間隙及絕緣穿通距離的最小值如表12-3所示。
六、泄漏電流
手持式電動工具在正常使用時,泄漏電流不能過大。因此,電動工具在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并經過溫升試驗后,應測量其泄漏電流。測量結果不應超過表12-4的規定。
對裝有加熱元件的工具,其總的泄漏電流值必須符合上述規定或產品標準規定,二者中可取較大者,但不能將二限值相加。
七、接地
Ⅱ類和Ⅲ類工具不應有接地裝置。
Ⅰ類工具中在絕緣失效時會帶電的可觸及零件應永久地、可靠地連接在工具內部接地端子或器具進線座的接地插腳上。
接地連接件不應使用無螺釘的接線端子。接地端子的所有零件應不會由于這些零件與接地導線的銅或任何其他金屬相接觸而產生腐蝕。
接地端子應有夾緊裝置充分鎖定,以防意外松動。它們的接觸盡可能小。
上一篇:鍋爐與壓力容器事故分類及其危害
下一篇:高層建筑電梯使用的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