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硝基苯單一因素造成的職業中毒案例不多見,媒體的報道也很少,因此人們對硝基苯很陌生。2005年11月13日,吉林吉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使硝基苯成了街談巷議的話題。但這并不是因為其職業傷害嚴重,而是硝基苯造成了水體污染所致。
硝基苯的危害性
危險特性
硝基苯,又叫密斑油,是C6H5NO2的漢語名稱。這是一種有苦杏仁味的、淡黃色透明油狀液體。工業上主要用來作溶劑,制造苯胺、染料等。它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數有機溶劑,不溶于水。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硝酸反應也很強烈。因此,它的禁忌物是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和強堿。它燃燒后分解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對健康的危害
硝基苯屬于中等毒類物質,它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通過呼吸道、食道和皮膚吸收三個途徑。毒物所引起的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是急性中毒臨床表現的主要病理基礎。急性硝基苯中毒可在工作接觸時或工作后經幾小時的潛伏期發病。高鐵血紅蛋白達10%~15%時患者粘膜和皮膚開始出現紫紺。最初,口唇、指(趾)甲、面頰、耳殼等處呈藍褐色,舌部的變化最明顯。高鐵血紅蛋白達30%以上時,其他神經系統癥狀隨著發生,頭部沉重感、頭暈、頭痛、耳鳴、手指麻木、全身無力等相繼出現。高鐵血紅蛋白升至50%時,可出現心悸、胸悶、氣急、步態蹣跚、惡心、嘔吐、甚至昏厥等。如高鐵血紅蛋白進一步增加到60%~70%時,患者可發生休克、心律失常、驚厥,以至昏迷。經及時搶救,一般可在24小時內意識恢復,脈膊和呼吸逐漸好轉,但頭昏、頭痛等可持續數天。高鐵血紅蛋白的致死濃度在85%~90%。
腎臟受到損害時,出現少尿、蛋白尿、血尿等癥狀,嚴重者可無尿。血紅細胞出現赫恩滋小體的百分比高者,可出現溶血性貧血,紅細胞計數可于3~4天內迅速降低,但經積極治療,在1~2周后逐漸回升。
急性肝病常在中毒后2~3天左右出現肝臟腫大、壓痛、消化障礙、黃疸、肝功能異常。急性硝基苯中毒的神經系統癥狀較明顯,中樞神經興奮癥狀出現較早,嚴重者可有高熱,并有多汗、緩脈、初期血壓升高、瞳孔擴大等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癥狀。硝基苯對眼有輕度刺激性,對皮膚由于刺激或過敏可產生皮炎。
防護與急救
防護措施
首先是解決本質安全問題,即從工程技術上、工藝設計上加以控制,使生產在密閉的情況下進行,并為工作場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
其次是搞好個人防護,如呼吸系統防護。在有可能接觸其蒸氣的地點作業,或在緊急事態中搶救或逃生時,應佩帶自給式呼吸器。一般情況下,在操作中應戴安全防護眼鏡,穿緊袖工作服和長統膠鞋,并戴橡膠手套。
另外,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及時換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飲酒,用溫水洗澡。監測毒物。進行就業前和定期體檢。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應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眼睛接觸則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呼吸道吸入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就醫。如果發生誤服,應立即漱口,洗胃后再口服活性炭、導瀉并就醫。
包裝儲運要求
儲存于陰涼、通風倉庫內。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應與硝酸、氧化劑等分開存放。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分裝和搬運作業要注意個人防護。
泄漏處置和人員疏散
一旦發生泄漏,要盡快疏散污染區和可能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完全隔離)。不要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滅火。噴霧狀水、減少蒸發。用沙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