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的控制可從三方面進行,即技術控制、人行為控制和管理控制。
(1)技術控制即采用技術措施對固有危險源進行控制,主要技術有消除、控制、防護、隔離、監控、保留和轉移等。技術控制的具體內容請參看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有關內容。
(2)人行為控制即控制人為失誤,減少人不正確行為對危險源的觸發作用。人為失誤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操作失誤,指揮錯誤,不正確的判斷或缺乏判斷,粗心大意,厭煩,懶散,疲勞,緊張,疾病或生理缺陷,錯誤使用防護用品和防護裝置等。人行為的控制首先是加強教育培訓,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應做到操作安全化。
(3)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對危險源實行控制。
①建立健全危險源管理的規章制度。危險源確定后,在對危險源進行系統危險性分析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危險源重點控制實施細則、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培訓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檢查制度、信息反饋制度,危險作業審批制度、異常情況應急措施、考核獎懲制度等。
②明確責任、定期檢查。應根據各危險源的等級,分別確定各級的負責人,并明確他們應負的具體責任。特別是要明確各級危險源的定期檢查責任。除了作業人員必須每天自查外,還要規定各級領導定期參加檢查。對于重點危險源,應做到公司總經理(廠長、所長等)半年一查,分廠廠長月查,車間主任(室主任)周查,工段、班組長日查。對于低級別的危險源也應制定出詳細的檢查安排計劃。
對危險源的檢查要對照檢查表逐條逐項,按規定的方法和標準進行檢查,并作記錄。如發現隱患則應按信息反饋制度及時反饋,使其及時得到消除。凡未按要求履行檢查職責而導致事故發生者,要依法追究其責任。規定各級領導人參加定期檢查,有助于增強他們的安全責任感,體現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也有助于重大事故隱患的及時發現和得到解決。
專職安全技術人員要對各級人員實行檢查的情況定期檢查、監督并嚴格進行考評,以實現管理的封閉。
③加強危險源的日常管理。要嚴格要求作業人員貫徹執行有關危險源日常管理的規章制度。搞好安全值班、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按安全檢查表進行日常安全檢查;危險作業經過審批等。所有活動均應按要求認真做好記錄。領導和安全技術部門定期進行嚴格檢查考核,發現問題,及時給以指導教育,根據檢查考核情況進行獎懲。
④抓好信息反饋、及時整改隱患。要建立健全危險源信息反饋系統,制定信息反饋制度并嚴格貫徹實施。對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應根據其性質和嚴重程度,按照規定分級實行信息反饋和整改,作好記錄,發現重大隱患應立即向安全技術部門和行政第一領導報告。信息反饋和整改的責任應落實到人。對信息反饋和隱患整改的情況各級領導和安全技術部門要進行定期考核和獎懲。安全技術部門要定期收集、處理信息,及時提供給各級領導研究決策,不斷改進危險源的控制管理工作。
⑤搞好危險源控制管理的基礎建設工作。危險源控制管理的基礎工作除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外,還應建立健全危險源的安全檔案和設置安全標志牌。應按安全檔案管理的有關內容要求建立危險源的檔案,并指定由專人保管,定期整理。應在危險源的顯著位置懸掛安全標志牌,標明危險等級,注明負責人員,按照國家標準的安全標志表明主要危險,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
⑥搞好危險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評價和獎懲。應對危險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標準,并力求量化,劃分等級。定期嚴格考核評價,給予獎懲,并與班組升級和評先進結合起來。逐年提高要求,促使危險源控制管理的水平不斷提高。
上一篇:印刷廠危險源識別及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