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每題2分,共計20分)
1.安全生產管理方針是_________。
2.建筑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法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________負責。
3.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_________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4.拆除工程應設置信號,有________,并在周圍設置圍欄,夜間應紅燈示警。
5.涉及建筑主體或者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________施工的,責令整改,處以罰款;造成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人工挖孔樁必須采用_________護壁,護壁必須挖一節,打一節。嚴禁一次挖完再補打護壁。
7.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________,持證上崗,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
8.對門式鋼管腳手架應有專人負責進行檢查和維修工作,對高層門式鋼管腳手架應定期做立桿基礎________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采取措施。
9.施工現場臨時架空線路必須采用絕緣導線和專用電桿,嚴禁采用_______和架設在樹木、腳手架上。
10.嚴禁使用起重機進行_________和起吊地下埋設或固結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體。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30分)
1.《建筑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建筑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筑市場秩序,保證建筑工程的_________,促進建筑業健康發展。
A.正常施工 B.節約開支 C.質量和安全
2.《安全生產法》規定,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套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________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A.300 B.400 C.500
3,安全生產管理的目的是_________。
A.沒有事故,沒有危險 B.未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
C.保證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的發展。
4.制定《安全生產法》,其目的是要從_______保證生產經營單位健康有序地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從而促進和保障經濟發展。
A.思想上 B.組織上 C.法律上
5.建筑施工人員使用的安全生產“三寶”是安全帽、安全網和_______。
A.安全帶 B.防滑鞋 C.手套
6.高處墜落、觸電、機械傷害、坍塌和________五類傷害事故為建筑業常發的事故。
A.物體打擊 B.灼傷 C.食物中毒
7.《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規定,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未對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作出詳細說明或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并處_______的罰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A.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 B.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
C.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
8.人工挖擴樁孔時,孔下照明必須使用________V安全電壓燈具。
A.110 B.220 C.36
9.在現場燃氣、熱力、給排水管道_______m范圍內挖土時,必須在燃氣、熱力、給排水單位人員的監護下采取人工開挖。
A.0.5 B.1 C.1.5
10.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墜落物件或處于起重機把桿回轉范圍之內的通道,在其影響的范圍內,必須搭設________。
A.防護廊 B.防止穿透的雙層防護廊 C.防護網
11.結構施工自二層起,凡人員進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用電梯的進出通道E1),均應搭設安全防護棚。高度超過24m的層次上的交叉作業,應設_______防護。
A.雙層 B,多層 C.防護網
12.建筑施工企業必須為從事危險作業的職工辦理——保險,支付保險費。
A.財產 B.人壽 C.意外傷害
1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電箱必須防雨、防塵。為了防止雨水和沙塵侵入電器,電箱導線的進出口必須設在_________,進出導線應與箱體緊固,導線不得承受過大拉力并加護套,分路成束,導線不得與箱體進出口直接接觸,防止絕緣磨損。
A.箱體下底面 B.箱體頂面 C.箱體側面
14.防止塔式起重機超載造成整體傾翻的安全裝置是________。
A.力矩限制器 B.起重量限制器 C.幅度限位器
15.裝載機在溝槽邊卸料時,必須設專人指揮。裝載機前輪應與溝槽邊緣保持不少于______m的安全距離,并放置擋木擋掩。
A.1 B.0.5 C.2
三、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中畫“√”,錯誤的畫“×”,每題2分,共計20分)
1.從事建筑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依法取得相應執業資格證書,取得執業資格證書后可從事一切建筑活動。 ( )
2,凡從事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設備安裝、管線敷設等施工和構配件生產活動的單位及個人,都必須接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授權的建筑安全生產監督機構的行業監督管理,并依法接受國家安全監察。 ( )
3.生產經營單位或個人對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都有權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或舉報。 ( )
4.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是指該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各項工作的所有人員,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各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臨時聘用的人員。
( )
5,垂直運輸機械操作人員、安裝拆卸工、爆破作業人員、登高架設作業人員、電工、司爐工、焊工、信號工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證后方準上崗作業。 ( )
6.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規模小,可以不考慮設立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和配備應急救援器材。 ( )
7.支拆3m以上高度的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工作臺。高度不足3m的可使用移動式高凳或站在拉桿、支撐桿上操作。 ( )
8.把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如實告知操作工人,會有負面影響,增加工人的思想負擔,這樣反而不利于企業的安全生產。 ( )
9.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應追究生產經營單位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
10.搬運電動夯機時,應切斷電源,并將電線盤好,綁好夯頭。往坑槽下運送時,應用繩索送,嚴禁推、扔夯機。 ( )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計30分)
1.《建筑法》對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和安全有何規定?
2.《建筑法》規定了哪些主要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3.建筑工程師施工現場行走或上下的“十不準”要求是什么?
4.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應有哪些安全衛生急救措施?
5.手持式電動工具的日常檢查應包括哪些內容?
6.高處作業機械在每次工作中操作者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案
一、填空題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2.全面 3.安全生產責任 4.專人監護 5.擅自 6.混凝土 7.考試合格 8.沉降 9.裸導線 10.斜拉、斜吊
二、選擇題
1.C 2.A 3.C 4.C 5.A 6.A 7.B 8.C 9.B 10.B 11.A 12.C 13.A 14.A 15.C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簡答題
1.答:(1)施工現場對毗鄰的建筑物、構筑物和特殊作業環境可能造成損害的,應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2)采取控制和處理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氣、廢水、固體廢物以及噪聲、振動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
(3)應對與施工現場相關的地下管線采取保護措施。
2.答:(1)施工許可證制度。
(2)單位和人員從業資格制度。
(3)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4)群防群治制度。
(5)項目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6)施工現場環境安全防護制度。
(7)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
(8)意外傷害保險制度。
(9)傷亡事故報告制度。
3.答:(1)不準從正在起吊、運吊中的物件下通過。
(2)不準從高處往下跳或奔跑作業。
(3)不準在沒有防護的外墻和外壁板等建筑物上行走。
(4)不準站在小推車等不穩定的物體上操作。
(5)不得攀登起重臂、繩索、腳手架、井字架、龍門架和隨同運料的吊盤及吊裝物上下。
(6)不準進入掛有“禁止出入”或設有危險警示標志的區域、場所。
(7)不準在重要的運輸通道或上下行走通道上逗留。
(8)未經允許不準私自進入非本單位作業區域或管理區域,尤其是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
(9)嚴禁在無照明設施,無足夠采光的區域、場所內行走、逗留。
(10)不準無關人員進人施工現場。
4.答: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應當設立現場安全衛生緊急救護組織,設立專職或兼職緊急救護人員,配備急救用品。在工地辦公室醒目處張貼緊急救援聯系人及聯絡電話和社會報警電話等。
5.答:(1)外殼、手柄有否裂紋和破損。
(2)保護線連接是否正確、牢固可靠。
(3)電源線是否完好無損。
(4)電源插頭是否完整無損。
(5)電源開關動作是否正常、靈活、有無缺損、破裂。
(6)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
(7)工具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輕快、無阻滯現象。
(8)電器保護裝置是否良好。
6.答:(1)檢查空中障礙及高壓線,應使平臺始終與帶電高壓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2)一定要在堅實而平整的地面上才能工作。
(3)必須使平臺上的載荷及其分布符合生產廠的規定。
(4)應按生產廠的使用說明書使用支腿或穩定器。
(5)平臺上的人員均應正確系好安全帶。
(6)對允許在行駛狀態下進行作業的設備,在行駛前和行駛中要注視行駛路線并保持良好視野,確保行駛路面堅實、平整,并與障礙物保持一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