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第五屆礦山救護理論100題

2010-12-0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名詞解釋

  (1)危險物品: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夠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物品。

  (2)重大危險源: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3)鎖風:礦山救護隊在啟封煤礦井下火區或滅火時,在鎖住風流(即阻止空氣流動)的情況下,開展救護工作的一項技術,用以防止供風后火區復燃、爆炸和火勢迅速蔓延。

  (4)礦井通風:就是向礦井連續輸送新鮮空氣,供給人員呼吸,稀釋并排出有害氣體和浮塵,改善井下氣候條件及救災時控制風流的作業。

  (5)局部性反風:當采區內發生火災時,主要通風機保持正常運轉,通過調整采區內風門開關狀態或新建臨時風門,實現采區內部部分巷道風流的反向,把火災煙流直接引向回風巷道中。

  (6)均壓滅火:均壓滅火就是降低采空區和已采區兩側的風壓差,減少漏風,以達到預防和消滅火災的措施。

  2、我國安全生產的方針是什么?       

  答: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3、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那些責任?

  答:(1)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2)組織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3)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遺患;(5)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4、哪些單位應建立應急救援組織?哪級政府應建立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答: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5、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哪些知識和能力?

  答: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6、生產經營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使用新設備時必須做什么?

  答:必須了解、掌握其安全技術性能,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7、國家對嚴重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和設備實行什么制度?       答:實行淘汰制度。

  8、生產經營單位對從業人員提供的勞動保護用品必須符合什么標準?答: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9、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的權利有哪些?

  答:(1)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2)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3)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現場;(4)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10、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的義務有哪些?

  答:(1)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2)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3)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時,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11、事故的調查處理應當依照什么原則進行?

  答: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事故調查處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12、礦井通風系統包括哪些內容?

  答:礦井通風系統包括:通風方式、通風方法和通風網路。(1)通風方式分為三類:中央式、對角式、混合式。(2)通風方法即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工作方法有抽出式、壓入式兩種。抽出式通風的特點:負壓通風;礦井空氣壓力低于同標高大氣壓力;從地面向井下漏風;停風時,在過渡期內,礦井空氣壓力由負壓過渡到大氣壓力,相對升高,不會導致有害氣體大量涌出。壓入式通風的特點:與抽出式相反,正壓通風;礦井空氣壓力高于同標高大氣壓力;從井下向地面漏風;停風時,在過渡期內,礦井空氣壓力由正壓過渡到大氣壓力,相對降低,可能會導致有害氣體大量涌出。(3)通風網路即礦井通風系統中風路的連接形式,分串聯、并聯和角聯三種。兩條或兩條以上風路首尾相連,中間沒有分支風路,叫串聯網路;兩條或兩條以上風路在同一點分開,又同在另一點匯合,叫并聯網路;在并聯網路分、合點之間貫穿一條或幾條對角風路的通風網路,叫角聯網路。

  13、對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反風設施有哪些規定和要求?

  答:生產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施,必須能在10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后,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不應小于正常風量的40%。反風設施由礦長組織有關部門每季度至少檢查1次,每年應進行1次反風演習。當礦井通風系統有較大變化時,也應進行1次反風演習。

  14、壓入式局部通風機的安裝地點應符合哪些規定?三專、兩閉鎖"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回風口不得小于1Om。"三專、兩閉鎖"的具體內容:"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兩閉鎖":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

  15、瓦斯(甲烷)的性質、來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性質:無色、無味、無臭、無毒的氣體,比重0.554;來源:煤巖中。危害: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一定濃度時,遇火會燃燒和爆炸;濃度達到40%以上時,能使人窒息。

  16、什么叫瓦斯的爆炸上限、下限和最強爆炸濃度?

  答:瓦斯爆炸的濃度范圍稱為瓦斯的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的最高濃度16%,稱為爆炸上限。瓦斯爆炸的最低濃度5%,稱為爆炸下限。當瓦斯濃度達到9.5%時,遇有火源,混合氣體中的瓦斯和氧氣全部參加氧化反應,爆炸力最強,稱為最強爆炸濃度。

  17、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1)加強通風管理,防止瓦斯聚積;(2)認真執行瓦斯檢查制度,發生聚積,立即處理;(3)杜絕各種引爆火源。

  18井下空氣的成份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井下空氣成份應符合下列要求:(1)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按體積計算,氧氣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過0.5%;(2)有害氣體最高容許濃度,應符合下表要求:

  氣體名稱 一氧化碳 氧化氮 二氧化硫 硫化氫 氨

  化學分子式 CO N02 S02 H2S NH3

  最高允許濃度(%) 0.0024 0.00025 0.0005 0.00066 0.004

  瓦斯、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容許濃度按《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19、對礦井總回風巷或一翼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濃度有何規定?

  答:礦井總回風巷或一翼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75%,礦總工程師必須立即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并報告礦務局總工程師。

  20、《煤礦安全規程》對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和局部積聚瓦斯濃度及處理措施有何規定?

  答: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放炮。

  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采掘工作面內,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局部積聚瓦斯濃度達到2%時,附近20m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21、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在什么情況下才準恢復通風?

  答: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恢復通風前, 必須首先檢查瓦斯,證實: (1)停風區內瓦斯濃度不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2)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地點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動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22、恢復已封閉的停工區時,《煤礦安全規程》是如何規定的?

  答:恢復已封閉的停工區或采掘工作接近這些地點時,必須事先排除其中積聚的瓦斯。排除瓦斯的工作,應制訂安全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嚴禁在停風或在瓦斯超限的區域內進行機電、回收等作業。

  23、電器設備“三保護”的作用是什么?

  答:過流保護是指電氣設備在過負荷或短路時,能自動切斷電源,起到保護電氣設備和人身安全,防止發生火災的作用。

  接地保護也稱保護接地,是將電氣設備的外殼與埋入地下的接地極用導線連結起來,人體觸及帶電外殼時,絕大部分電流通過接地極,減少了通過人體的電流,減輕觸電危害。

  漏電保護是當線路絕緣電阻降低到一定值或人體觸及帶電線路時,漏電繼電器立刻動作,使開關自動跳閘,切斷電源。如果人體觸電,它還可以減少通過人體的電流,不致發生生命危險。

  24、一氧化碳的性質、來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性質:無色、無味、無臭、極毒,比重0.97,微溶于水。濃度達到13%-75%時遇火爆炸,達到30%時,爆炸威力最強。來源:(1)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災;〈2〉放炮;〈3〉瓦斯、煤塵爆炸。危害:濃度達到0.016%時,數小時后稍微不舒服;0.048%時,1h內輕微中毒;0.128%時,0.5h-1h后嚴重中毒;0.4%時,很短時間致命中毒;1%時,呼吸3-5口氣,迅速死亡。

  25、二氧化碳的性質、來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性質:無色、略帶酸臭味、微毒的氣體,比重1.52,易溶于水,不助燃,對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 來源:(1)有機物的腐朽;(2)人的呼吸、燈火燃燒;(3)放炮;(4)煤的自燃、火災及瓦斯、煤塵爆炸;(5)從煤巖中放出。 危害:濃度達到1%時,呼吸急促;3%時,呼吸量增加一倍;5%時,呼吸困難;10%時,頭痛;10%-20%時,短時間失去知覺;20%-25%時,窒息死亡。

  26、二氧化氮的性質、來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性質:褐紅色、極毒、易溶于水的氣體,比重1.57,對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嚴重時會引起肺水腫。 來源:炸藥不完全爆炸。 危害:濃度達到:0.006%時,咳嗽、胸部作痛;0.01%時,惡心、嘔吐;0.025%時,短時間內死亡。

  27、二氧化硫的性質、來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性質:無色、有硫磺味及酸臭味的氣體,比重2.27,易溶于水,對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來源:(1)硫化礦物燃燒及爆炸;(2)在含硫礦物中放炮時放出;(3)煤巖中放出。

  危害:濃度達到0.001%時,強烈刺激眼膜;0.05%時,短時間內引起氣管發炎、肺水腫使人死亡。

  28、硫化氫的性質、來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性質:無色、微甜、有臭雞蛋味的氣體,比重1.19,易溶于水,毒性極強,濃度達到4.3%-45.7%時遇火能爆炸。來源:(1)坑木的腐爛;(2)硫化礦物被水分解;(3)炸藥不完全爆炸;(4)含硫的煤自燃及煤塵爆炸;(5)舊巷道水中放出。危害:濃度達到0.01%時,呼吸困難,瞳孔放大;0.02%時,頭痛、惡心、昏睡;0.05%時,30min后失去知覺;0.1%時,迅速死亡。

  29、煤塵爆炸后有什么特征?

  答:煤塵爆炸時,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爆炸后在支架上附有皮渣與粘塊。

  30、煤層自然發火有哪些征兆?

  答:(1)空氣中溫度和濕度增高,有濃霧及水珠,巷道壁出汗;(2)在巷道中有煤油味,然后出現松香味;(3)火區流出的水溫升高;(4)人體器官感到不舒服,如頭痛、悶熱、皮膚疼痛;(5)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出現,氧氣減少。

  31、真死和假死有什么區別?

  答:真死:(1)瞳孔擴散放大無光反射;(2)呼吸、脈搏、心跳完全停止;(3)刺激皮膚和腳掌無反應;(4)血液不流通;(5)背部有鉛灰色斑點。 假死:(l)瞳孔沒有擴散放大或雖擴散放大但有光反射;(2)呼吸、脈搏、心跳非常微弱或剛停止;(3)血液還能流通;(4)有神經反射;(5)背部無鉛灰色斑點。

  32、發現傷員大出血、骨折應怎樣處理?

  答:發現傷員大出血要根據出血的位置,立即進行止血,如果血液呈鮮紅色噴射而出則是動脈出血;如果血液是暗紅色緩慢流出則是靜脈出血。

  發現大出血要用無菌紗布蓋住傷口,再放上紗布團,然后用繃帶包緊扎牢。這種方法簡便,除大動脈出血外都可使用。

  對于動脈大出血要用指壓止血急救,發現動脈大出血應果斷地用母指壓住傷口近心臟的一端動脈處,最好把血管朝向骨頭壓緊,然后再改用止血帶等其它止血方法。

  發現骨折以后,必須迅速給以固定,以防止神經、血管和周圍組織進一步損傷。如果斷骨露在傷口以外,固定時,不要把斷骨送入傷口內。

  33、人工呼吸有哪幾種方法,各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答:(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傷員胸部受傷時使用;(2)俯臥壓背法:傷員背上部受傷時使用;(3)仰臥壓胸法:胸、背部都沒有受傷時使用;(4)兩臂擴張法:傷員胸部受傷時使用;(5)拉舌頭人工呼吸法:傷員腐蝕性氣體中毒時使用。

  34、礦山救護隊的任務是什么?

  答:(1)搶救井下遇險遇難人員;(2)處理井下火、瓦斯、煤塵、水和頂板等災害事故;(3)參加危及井下人員安全的地面滅火工作;(4)加排放瓦斯、震動性放炮、啟封火區、反風演習和其他需要佩戴氧氣呼吸器的安全技術工作;(5)參與審查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協助礦井搞好安全和消除事故隱患;(6)負責輔助救護隊的培訓和業務指導工作;(7)協助礦井搞好職工救護知識的教育。

  35、礦山救護隊員的職責是什么?

  答:(1)遵守紀律、聽從指揮、積極主動地完成領導分配的各項任務;(2)保養好技術裝備,使之達到戰斗準備標準要求;(3)積極參加學習和技術、體質訓練,不斷提高思想、技術、業務和身體素質;(4)處理事故時的具體職責是:①迅速而正確地完成指揮員的命令,并與之隨時保持聯系;②了解本隊的戰斗任務,熟練運用自己的技術裝備努力完成任務;③積極救助遇險人員和消滅事故;④在行進或作業時,時刻注意周圍的情況,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報告小隊長;⑤注意自己儀器的工作情況和氧氣呼吸器的氧氣壓力,發生故障及時報告小隊長;⑥在工作中幫助同志,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準單獨離開小隊;⑦撤出礦井后,要迅速整理好氧氣呼吸器及個人分管的裝備;⑧根據指揮員的命令,在處理事故時擔任電話值班員、通訊員、安全崗哨等,履行隊員的特別職責。

  36、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救護隊在災區應偵察哪些內容?

  答:救護隊進入突出災區偵察,應查清遇險遇難人員數量及分布情況;通風系統和通風設施破壞情況;突出的位置;突出物堆積狀態;巷道堵塞情況;瓦斯濃度和波及范圍,發現火源立即撲滅。

  37、礦山救護隊電話值班員的職責是什么?

  答:(1)集中精力,時刻守在電話機旁,不許做其他無關事務;(2)聽清、記清事故召請電話,準確填寫記錄,及時傳達各種命令;(3)發出事故警報并向領隊指揮員報告;(4)在井下值班時,保持同工作小隊和搶救指揮部的聯系,并向搶救指揮部報告救護工作小隊的停留地點和工作情況。

  38、礦山救護隊處理事故時,站崗隊員的職責是什么?

  答:(1)阻止未佩用氧氣呼吸器人員進入有害氣體積聚的巷道和危險地區,阻止佩戴氧氣呼吸器人員單獨行動;(2)將從有害氣體積聚的巷道中出來的人員引入新鮮風流地區,必要時施行急救;(3)觀測守衛巷道的情況,并將變化情況(包括有害氣體及煙霧的變化)迅速報告搶救指揮部。

  39、在災區內嚴禁通過口具講話,使用的音響信號、絞車上下時的信號和報告氧氣壓力的手勢各是如何規定的?

  答:在災區內使用的音響信號規定如下:一聲—停止工作或停止前進;二聲—離開危險區;三聲—前進或工作;四聲—返回;連續不斷的聲音—請求援助或集合。在豎井和傾斜巷道內用絞車上下時使用的信號:一聲—停止;二聲—上升;三聲—下降;四聲—慢上;五聲—慢下。報告氧氣壓力的手勢規定為:伸出拳頭表示1OMPa;伸出五指表示5MPa;伸出一指表示1MPa。報告時手要放在燈頭前。

  40、礦山救護隊參加排放瓦斯工作,應按哪些規定進行?

  答:(1)按照排放瓦斯措施,礦山救護隊員要逐項檢查,符合規定后方可排放;(2)礦山救護隊要組織參加排放人員學習措施,并制定自己的行動計劃;(3)排放前,要撤出回風側的人員,切斷回風流的電源,如果回風側有火區時,要進行認真檢查,并予以嚴密的封閉;(4)排放時,要有專人檢查瓦斯,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5)排放結束后,礦山救護隊應與現場通風、安監部門一起進行檢查,待通風正常后,方可撤出工作地點。

  41、礦山救護隊啟封火區,應按哪些規定進行?

  答:封閉的火區符合啟封條件后,方可啟封。啟封工作中礦山救護隊必須按下列規定進行;(1)對火區啟封計劃要組織學習和討論,并逐項進行檢查落實,符合規定后,應制定出自己的行動計劃;(2)啟封前,要在鎖風的情況下詳細偵察。檢查火區的溫度、各種氣體濃度及巷道支護等情況,發現有復燃征兆時,要立即重新封閉;(3)啟封前,必須把回風側的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切斷回風流的電源。在通往回風道交叉口處設柵欄,并做好重新封閉的準備工作;(4)啟封時,要逐段恢復通風,認真檢查各種氣體濃度和溫度變化情況。有復燃危險時,必須立即重新封閉火區;(5)啟封工作結束后,礦山救護隊要按《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進行值班,3d內無復燃象征時,撤出工作地點。

  42、礦山救護隊參加有煤與瓦斯突出煤層的震動性放炮工作時,應按哪些規定進行?

  答:礦山救護隊參加有煤與瓦斯突出煤層的震動性放炮工作,應按下列規定進行:(1)根據批準的措施,檢查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2)攜帶滅火器和其它必要的裝備在指定地點值班,并在放炮之前佩戴好氧氣呼吸器;(3)在放炮30min后,礦山救護隊員佩戴氧氣呼吸器進入工作面檢查,如放炮引起火災要立即撲滅;(4)在瓦斯全部排放完畢后,礦山救護隊要與通風、安監等部門共同檢查,通風正常后,方可離開工作地點。

  43、礦山救護隊參加反風演習時必須按哪些規定進行?

  答:礦山救護隊參加反風演習,必須按下列規定進行:(1)根據批準的反風演習計劃措施,逐項檢查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2)及時組織隊員對反風計劃措施進行學習和討論,并制定出自己的行動計劃和安全措施;(3)反風前,救護隊應佩帶氧氣呼吸器和攜帶必要的技術裝備在井下指定地點值班,同時測定礦井風量和檢查瓦斯濃度;(4)反風10min后,經測定風量達到正常風量的40%,瓦斯含量不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時,應及時報告指揮部;(5)恢復正常通風后,救護隊應將測定的風量、檢測的瓦斯濃度報告指揮部,待通風正常后方可離開工作地點升井。

  44、進入災區偵察和從事救護工作時允許消耗氧氣是怎樣規定的?

  答:進入災區偵察和從事救護工作時,在任何情況下必須保留5MPa氣壓氧氣供返回途中萬一發生故障時使用。在傾角小于150的巷道中行進時,只許將1/2允許消耗的氧氣量消耗于前進途中,其余的1/2用于返回途中,在傾角大于(等于)150的巷道中行進時,將2/3允許消耗的氧氣量用于上行,1/3用于下行。

  如:某救護小隊進入災區作業。進入時為16度上坡,隊員最低氧氣壓力為20Mpa,距離為300m,進入隊員最大耗氧為4.5Mpa/h,行進速度為20m/min。問在災區工作的最長時間是多少?

  解:根據規定得:

  可用氧氣為:20-5=15(MPa);

  最大耗氧量:4.5/60=0.075 (MPa/min);

  進入用時間為:300/20=15 (min);

  進入耗氧為: 0.075×15=1.125 (MPa)

  返回耗氧為:1.125/2=0.5625  (MPa)       

  路程總耗氧為:1.125+0.5625=1.6875(MPa)

  災區最大耗氧:15-1.6875=13.3125 (MPa)

  災區工作的最長時間:13.3125/0.075=177.5(min);

  答:災區工作的最長工作時間為177.5min.

  45、進入災區偵察或作業的救護小隊在人員數量和裝備配置上有哪些要求?

  答:進入災區偵察或作業的小隊人員不得少于6人,進入前,必須檢查氧氣呼吸器是否完好,并應按規定佩戴和使用。小隊必須攜帶全面罩氧氣呼吸器1臺和不低于18MPa壓力的備用氧氣瓶2個,以及氧氣呼吸器工具和裝有配件的備件袋。并根據事故性質及區域救護大隊的規定,攜帶一定的技術裝備。

  46 、小隊在窒息區內工作時,指戰員應遵守哪些規定?

  答:(1)小隊在窒息區內工作時,小隊長應使隊員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聽到音響信號的范圍以內;如果窒息區工作地點離新鮮風流處很近,并且在這一地點不能以全小隊進行工作時,小隊長可派不少于2名隊員進入窒息區工作,并與他們利用顯示信號或音響信號保持直接聯系;(2)在窒息區工作時,任何情況下都嚴禁指戰員單獨行動,嚴禁通過口具講話或摘掉口具講話;(3)在窒息區工作時,小隊長要經常觀察隊員的氧氣壓力,并根據氧氣壓力最低的1名隊員來確定整個小隊的返回時間。

  47、礦山救護隊偵察災區時必須做好哪些工作?

  答:(1)井下要設待機小隊,并用災區電話與偵察小隊保持不斷聯系。只有在搶救人員的情況下,才可不設待機小隊;(2)進入災區偵察,必須攜帶探險繩等必要的裝備。在行進時要注意暗井、溜煤眼、淤泥和巷道支護等情況,視線不清時可用探險棍探測前進,隊員之間要用聯絡繩聯結;(3)偵察小隊進入災區時,要規定返回的時間,并用災區電話與基地保持聯絡。如沒有按時返回或通信中斷,待機小隊應立即進入援救;(4)在進入災區前,要考慮到如果退路被堵時應采取的措施;小隊返回時應按原路返回,如果不按原路返回,應經布置偵察任務的指揮員同意;(5)偵察行進中,在巷道交叉口要設明顯的路標(如路燈、災區指路器或堆放煤塊、矸石等,防止返回時走錯路線;(6)在進入時,小隊長在隊列之前,副小隊長在隊列之后,返回時與此相反。在搜索遇險遇難人員時,小隊隊形與巷道中線斜交式前進;(7)偵察小隊人員要有明確分工,分別檢查通風、氣體含量、溫度、頂板等情況,并做好記錄,把偵察結果標記在圖紙上;(8)在遠距離或復雜巷道中偵察時,可組織幾個小隊分區段進行偵察。在偵察中發現遇險人員,要積極進行搶救,發現遇險人員的地點要檢查氣體,并做好標記;(9)偵察工作要仔細認真,做到有巷必查,在走過的巷道要簽字留名,并繪出偵察路線示意圖;(10)偵察結束后,小隊長應立即向布置偵察任務的指揮員匯報偵察結果。

  48、搶救遇險人員是礦山救護隊的首要任務,搶救人員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答:搶救人員時,首先要創造條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線,將受傷、窒息的人員運送到新鮮空氣地點進行急救。

  搶救人員時要求:(1)在引導及搬運遇險人員通過窒息區時,要給遇險人員佩戴全面罩氧氣呼吸器或隔絕式自救器;(2)對有外傷、骨折的遇險人員要作包扎、止血、固定等簡單處置;(3)搬運傷員時盡量避免震動,防止傷員精神失常時打掉隊員的口具和鼻夾造成中毒;(4)在搶救長時間被困在井下的遇險人員時,應有醫生配合;(5)遇險人員不能一次全部抬運時,應給遇險者佩戴全面罩氧氣呼吸器或隔絕式自救器,多名遇險人員待救時,礦山救護隊應根據"先活后死、先重后輕、先易后難"的原則進行搶救。

  49、在什么情況下采用隔絕方法和綜合方法滅火?

  答:(1)缺乏滅火器材或人員時;(2)難以接近火源時;(3)用積極方法無效或直接滅火對人員有危險時;(4)采用積極方法不經濟時。

  50、處理火災,在反風前應采取哪些措施?          

  答:反風前,必須將原進風側的人員撤出,并采取阻止火災蔓延的措施,防止反風后火災向進風側蔓延。

  51、撲滅井下火災時所采取的通風方式應滿足哪些要求?

  答:撲滅井下火災時,搶救指揮部應根據火源位置、火災波及范圍、工作人員分布及瓦斯涌出情況,迅速而慎重地決定通風方式。通風方式應能:(1)控制著火產生的火煙沿井巷蔓延;(2)防止火災擴大;(3)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塵爆炸,防止因火風壓引起風流逆轉造成危害;(4)保證救災人員安全,并有利于搶救遇險人員;(5)創造有利的滅火條件。

  52、用水滅火時,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答:(1)火源明確;(2)水源、人力、物力充足;(3)有暢通的回風道;(4)瓦斯濃度不超過2%。

  53、撲滅電器火災時應采取哪些措施?

  答:撲滅電器火災,必須首先切斷電源。無法切斷電源時,嚴禁使用非絕緣滅火器材滅火。

  54、進風的下山巷道著火時,必須采取什么措施?

  答:進風的下山巷道著火時,必須采取防止火風壓造成風流紊亂和風流逆轉的措施。

  55、撲滅井下火災,采取的積極方法有哪些?

  答:積極滅火方法有:(1)用水滅火;(2)用惰氣滅火;(3)用高、中倍數泡沫滅火;(4)用滅火器滅火;(5)用砂子、巖粉、泥土及其它不燃性巖石和材料等直接壓滅火焰;(6)破開和取出燃燒物,然后用水澆滅;(7)用水灌注火區。

  56、在建造和封閉密閉墻時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答:(1)進風巷道和回風巷道中的密閉墻應同時建造。多條巷道需要進行封閉時,應先封閉支巷,后封閉主巷;(2)火區主要進風巷道和回風巷道中的密閉墻應開有門孔,其他一些密閉墻可以不開門孔;(3)封堵門孔時,必須統一指揮,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同時封堵。

  57、火區封閉后,必須遵守哪些原則?

  答:(1)人員應立即撤出危險區,進入檢查或加固密閉墻,要在24h之后進行;(2)密閉后,應采取均壓通風措施,減少火區漏風;(3)如果火區內氧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及溫度沒有下降趨勢,應查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

  58、隔絕火區時必須做好哪些工作?

  答(1)密閉墻的位置應選擇在圍巖穩定、無斷層、無破碎帶、巷道斷面小的地點,距巷道交叉口不小于10m;(2)拆掉壓縮空氣管路、電纜,使之不通過密閉墻;(3)在密閉墻中裝設注惰性氣體、采氣樣、測量溫度用的管子,并裝上有閥門的放水管子;(4)保證密閉墻的建筑質量;(5)經常檢查瓦斯,在火區瓦斯迅速增加時,為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可進行遠距離、大面積的封閉。當火區穩定后,再縮小火區,

  59、封閉的火區具備哪些條件才準啟封?

  答:封閉的火區,只有經取樣化驗分析證實,同時具備下列條件時,方可認為火區已經熄滅,方準啟封:(1)火區內的空氣溫度下降到30°C以下,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空氣溫度相同;(2)火區內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降到5%以下;(3)火區內空氣中無一氧化碳或封閉期間內一氧化碳濃度逐漸下降,并穩定在0.001%以下;(4)火區的出水溫度低于25°C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出水溫度相同;(5)上述四項指標持續穩定的時間不得少于1個月。

  60、火區啟封完畢后的3d內,礦山救護隊應做好哪些工作?

  答:在啟封火區工作完畢后的3d內,每班必須由礦山救護隊檢查通風情況,并測定水溫、空氣溫度和空氣成分。確認火區完全熄滅、通風等情況良好,寫出書面注銷報告,報礦務局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轉入恢復生產工作。

  61、為保證在高溫區工作的安全,采取的降溫方法有哪些?

  答:為了保證在高溫區工作的安全,應該采取降溫措施,改善工作環境。其方法有:調整風流(反風、停止通風機、風流短路、減少或增加進入的風量等)、利用局部通風機、風管、通風裝置、水幕和水冷卻巷道;臨時封閉高溫區;穿防熱服等。

  62、小隊在離開高溫巷道返回途中,遇有隊員感到不舒服怎么辦?

  答:小隊在離開高溫巷道返回時,遇有一個或幾個隊員感到不舒服時,既不能迅速行走,也不許使小隊分散,而應采取一切措施來改善隊員的感覺。如:就地停下來休息;用手動補給增加供氧;利用巷道低洼處、水溝內的水進行冷卻。如果感覺不舒服的隊員不能獨立行走,則應組織抬運,途中定期停歇、替換。

  63、在密閉的火區內,如果發生爆炸,破壞了密閉墻,應如何處理?

  答:在密閉的火區中,如果發生爆炸,破壞了密閉墻,禁止派救護隊恢復密閉墻或探險。如果必須恢復破壞的密閉墻或在附近構筑新密閉墻之前,必須做到:(1)恢復密閉前的通風,最大限度地增加入風量吹散瓦斯;(2)采取措施加強火區瓦斯排放(利用現有的排瓦斯系統,向火區增打排瓦斯鉆孔);(3)加強瓦斯檢查。只有在火區內可燃氣體濃度已無爆炸危險時,方可進行火區封閉作業。否則,要在距火區較遠的安全地點建造密閉。

  64、滅火時,如積聚的瓦斯可能涌入火區,礦山救護隊指揮員必須怎么辦?

  答:滅火時,如積聚的瓦斯可能涌入火區,應加強巷道通風。如果瓦斯濃度達到2%,并且仍在繼續增加,礦山救護隊指揮員必須立即將全體人員撒到安全地點,采取措施排除瓦斯。如果不能將瓦斯排除,應會同搶救指揮部,研究保證安全的新的滅火方法。

  65、回風井筒發生火災時,采取的滅火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答:回風井筒發生火災時,風流方向不應改變。為了防止火勢增大,應減少風量。其方法是控制入風防火門,打開通風機風道的閘門,停止通風機或執行搶救指揮部決定的其它方法(以不能引起可燃氣體濃度達到爆炸危險限度為原則)。必要時,撤出井下受危及的人員。當停止主要通風機時,應注意火風壓造成危害。多風井通風時,發生火災區域回風井的主要通風機不得停止。

  66、井底車場發生火災時,應采取哪些滅火方法、措施?

  答:(1)當進風井井底車場和毗連硐室發生火災時,應進行反風或風流短路,不使火災氣體侵入工作區;(2)回風井井底發生火災時,應保持正常風向,在可燃氣體不會聚積到爆炸限度的前提下,可減少進入火區的風量;(3)礦山救護隊要用最大的人力、物力直接滅火和阻止火災蔓延;(4)為了防止混凝土支架和砌碹巷道上面木垛燃燒,可在碹上打眼或破碹,施設水幕:(5)如果火災的擴展危及關鍵地點(如井筒、火藥庫、變電所、水泵房等),則主要的人力、物力應用于保護這些地點。

  67、井下不同地點的硐室發生火災,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各有哪些?

  答:(1)著火硐室位于礦井總進風道時,應反風或風流短路;(2)著火硐室位于礦井一翼或采區總進風流所經兩巷道的連接處時,則在可能的情況下,采取短路通風, 條件具備時也可采用局部反風;(3)火藥庫著火時,應首先將雷管運出,然后將其它爆炸材料運出,如因高溫運不出時,則關閉防火門,退往安全地點;(4)絞車房著火時,應將火源下方的礦車固定,防止燒斷鋼絲繩,造成跑車傷人;(5)蓄電池機車庫著火時,為防止氫氣爆炸,應切斷電源,停止充電,加強通風,并及時把蓄電池運出硐室。

  68、獨頭巷道發生火災時,救護隊在不明瓦斯濃度的情況下,如何行動?

  答:獨頭巷道發生火災時,要在維持局部通風機正常通風的情況下,積極滅火。礦山救護隊到達現場后,要保持獨頭巷道的通風原狀,即停止運轉的風機不要隨便開啟,開動的風機不要盲目停止,進行偵察后再采取措施。

  69、在撲滅獨頭巷道火災時,礦山救護隊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答:(1)平巷獨頭巷道迎頭發生火災,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要在通風的情況下采用干粉滅火器、水等直接滅火。滅火后,必須仔細清查陰燃火點,防止復燃引起爆炸;(2)火災發生在平巷獨頭煤巷的中段時,滅火中必須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嚴禁用局部通風機風筒把已聚積的瓦斯經過火點排出。如果情況不清應遠距離封閉;(3)火災發生在上山獨頭煤巷迎頭,在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滅火中要加強通風,排除瓦斯;如瓦斯濃度超過2%仍在繼續上升,要立即把人員撤到安全地點,遠距離進行封閉。若火災發生在上山獨頭巷道的中段時,不要直接滅火,要在安全地點進行封閉;(4)上山獨頭煤巷火災不管發生在什么地點,如果局部通風機已經停止運轉,在無需救人時,嚴禁進入滅火或偵察,而要立即撤出附近人員,遠距離進行封閉;(5)火災發生在下山獨頭煤巷迎頭時,在通風的情況下,瓦斯濃度不超過2%,可直接進行滅火。若發生在巷道中段時,不得直接滅火,要遠距離封閉。

  70、處理瓦斯突出引起的火災時,應采取何種滅火方法?

  答:瓦斯突出引起火災時,要采取綜合滅火或惰氣滅火。如果瓦斯突出引起回風井口瓦斯燃燒,應采取隔絕風量的措施。

  71、發生突出事故,對礦井通風有哪些規定要求?

  答:發生突出事故,不得停風或反風,防止風流紊亂擴大災情。如果通風系統和通風設施被破壞,應設置臨時風障、風門及安裝局部通風機恢復通風,

  72、恢復突出地區通風時,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恢復突出地區通風時,要設法經最短路線將瓦斯引入回風巷。排風井口50m范圍內不得有火源,并設專人監視。

  73、處理爆炸事故時,礦山救護隊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1)搶救遇險人員;(2)對充滿爆炸煙氣的巷道恢復通風;(3)搶救人員時清理堵塞物;(4)撲滅因爆炸產生的火災。

  74、井筒、井底車場、石門或采掘工作面發生爆炸事故時,礦山救護隊該如何行動?

  答:井筒、井底車場、石門發生爆炸時,應派1個小隊救人,1個小隊恢復通風。如果通風設施損壞,不能恢復,應全部去救人。爆炸事故發生在采掘工作面時,派1個小隊沿回風側、另1個小隊沿進風側進入救人。

  75、處理冒頂事故時,礦山救護隊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發生冒頂事故后,礦山救護隊應配合現場人員一起救助遇險人員。如果通風系統遭到破壞,應迅速恢復通風。當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威脅到搶救人員的安全時,救護隊應擔負起搶救人員和恢復通風的工作。

  76、發生冒頂事故,處理前,礦山救護隊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答:處理冒頂事故以前,礦山救護隊應向在事故附近地區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發生原因、冒頂地區頂板特性、事故前人員分布位置、瓦斯濃度等,并實地查看周圍支架和頂板情況,必要時加固附近支架,保證退路安全暢通。

  77、處理冒頂事故,在搶救遇險人員時,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搶救人員時,用呼喊、敲擊或采用尋人儀探測等方法,判斷遇險人員位置,與遇險人員保持聯系,鼓勵他們配合搶救工作。對于被埋、被堵的人員,應在支護好頂板的情況下,用掘小巷、繞道通過冒落區或使用礦山救護隊輕便支架穿越冒落區接近他們一時無法接近時,應設法利用壓風管路等提供新鮮空氣、飲料和食品。

  78、在處理冒頂事故中,要設置專人,其職責是什么?

  答:處理冒頂事故時,始終要設專人,其職責是:檢查瓦斯和觀察頂板情況,發現異常,立即撤出人員。

  79、礦井透水前有哪些預兆?

  答:(1)煤壁發潮、掛紅、掛汗、空氣變冷;(2)頂板來壓、淋水加大,底鼓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3)發生水叫,出現霧氣,水色發渾有臭味;(4)鉆孔底發軟;(5)有害氣體增大。

  80、上山巷道透水,處理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1)防止二次透水、積水和淤泥的沖擊;(2)透水點下方要有能存水及沉積物的有效空間,否則人員要撤到安全地點;(3)保證人員在作業中的通訊聯系和安全退路。

  81、救護隊在處理淤泥、粘土和流沙潰決等事故時要特別注意哪些問題?

  答:救護隊在處理這類事故時,要特別注意檢查有害氣體(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氫)和氧氣濃度,防止貧氧窒息。并注意檢查有害氣體在巷道中的散布情況。

  82、隔離式自救器有哪些用途?

  答:(1)當井下發生爆炸、火災、突出、冒頂堵人等各種事故時,在身體未直接受傷的情況下佩用它可以脫險;(2)在災區,救護隊員氧氣呼吸器一旦發生故障,佩用它可以退出災區;(3)救護隊員在災區搶救傷員,給他們佩戴可以使傷員免受毒氣的繼續毒害;(4〉礦井發生事故后,在救護隊到達之前,遇險人員佩用它可以進行短時間的互救。

  83、自動蘇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自動蘇生器的工作原理:以氧氣瓶內的壓縮氧氣為動力,使自動肺動作,自動肺處在進氣位置時,以一定的壓力把多氧的空氣壓入傷員的肺部,多氧空氣壓力達到一定值后,自動肺便轉為抽氣位置,又以一定負壓把傷員肺部內的廢氣抽出,負壓達到一定值后,自動肺便又轉為進氣位置……,這樣反復動作,便把多氧空氣送入傷員肺部,把傷員肺部的廢氣抽出,同時,刺激傷員的心臟和呼吸中樞,促使恢復呼吸和脈搏跳動,使假死的傷員慢慢蘇醒過來。

  84、在蘇生中,自動肺過快、過慢的原因是什么?各怎樣調整?

  答:在蘇生中,自動肺過快:原因是傷員氣道堵塞不通。調整方法:再次清理或擺動傷員頭部。自動肺過慢:原因是面罩與面部接觸不嚴或接頭漏氣。調整方法:壓緊面罩,用脫脂棉堵住漏氣,上緊接頭。如果屬于減壓器過氣量過大或過小而引起過快、過慢,可調整減壓器的流量。經調整仍達不到要求時,可用手控制閥門蘇生,但要掌握好速度。

  85、在井下對傷員進行蘇生,蘇生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答:對傷員進行蘇生的準備:(1)將傷員抬到人員、車輛不多、空氣新鮮、頂板牢固的地方;(2)使傷員仰臥,解開衣扣、褲帶(如果是濕衣服應脫下),并進行保溫;(3)檢查有無脈搏跳動,瞳孔是否放大、受傷部位,如氣體中毒,查明屬于何種氣體中毒;(4)被水淹的傷員,應采取措施,先讓其把水吐出;(5)將傷員的口啟開,用夾舌器拉出舌頭,清除口中異物;(6)將傷員肩部墊高10-15cm,頭向后仰,面部轉向一側;(7)傷員有痰時,應從鼻孔插入吸引管,往復動作,進行抽痰;(8)選擇適當喉管,插入傷員口內,插好后將傷員舌頭送回。

  對傷員進行蘇生準備的同時,對蘇生器進行以下準備:(1)將蘇生器放在傷員頭部一側;(2)打開蘇生器,取出工具;(3)連接好蘇生器的抽痰、自動肺和氧吸入裝置的氣路,檢查動作情況;(4)接好外接氧氣瓶。

  86、檢查一氧化碳時怎樣操作?對濃量和微量一氧化碳怎樣檢查和換算?

  答:檢查一氧化碳的方法:(1)在測定地點,將一氧化碳采取器三通開關扭成與筒身平行位置,往復推拉活塞3~4次;(2)將活塞向后拉,采取氣樣,然后將三通開關扭成45度位置;

  (3)將比長式檢定管兩端封口打開,把帶"O"的一端插在采取器垂直出氣口的膠管上;(4)把三通開關扭到垂直位置,以100秒的時間勻速推完。觀察變色環位置,根據檢定管上的數字讀出一氧化碳含量;對濃量和微量一氧化碳的檢查方法:使用相應測量范圍的檢測管按上述方法進行檢查,如沒有相應測量范圍的檢測管時,可按下述方法進行檢查:(1)對濃度高的一氧化碳可稀薄后進行檢查,得出結果與稀薄的倍數相乘,就是真實含量;(2)對微量一氧化碳可重復送幾次氣,檢查得出的結果被送氣次數除,就是真實含量。

  87、利用瓦斯檢定器怎樣檢查瓦斯和二氧化碳?

  答:測瓦斯方法:(1)把膠管伸到要檢查的地點擠壓氣球7-8次,(2)按電門,觀察光譜移動距離。濃度不超過一分時,轉動微動手輪,把光譜基線對到零位,讀出瓦斯幾厘。如光譜移動超過整分的位置時,轉動微動手輪,把光譜的基準線對到整分位置,然后觀察微動刻度盤,就可讀出幾分幾厘。

  測二氧化碳方法:(1)在需測量地點先測瓦斯含量;(2)甩掉蘇打石灰附管,測出混合氣體的含量;(3)從混合氣體中減去瓦斯含量,乘以系數0.955,就是二氧化碳含量。注:測二氧化碳時,測瓦斯和混合氣體要在同一地點、同一位置進行。

  88、什么是火風壓?具有哪些特點?

  答:井下發生火災時,高溫煙流流經有標高差的井巷所產生的附加風壓,稱為火風壓。

  其特點:(1)高溫火煙流經的井巷始末兩端的標高差愈大,火風壓值愈大。(2)火勢愈大,溫度愈高,火風壓就愈大。(3)火風壓的方向,永遠向上。

  89、什么是自然通風?其特點是什么?

  答:自然通風:利用自然風壓對礦井或井巷進行通風的方法。其特點:由于自然風壓的大小、方向不穩定,所以,自然通風礦井的風流大小與方向也不穩定。

  90、礦井空氣相對濕度的變化規律是什么?

  答:礦井空氣的濕度的變化,主要取決于地面氣溫,尤其是進風系統隨季節性變化最明顯。夏季,地面高溫空氣進入井下后其溫度相對下降,飽和能力逐漸變小,相對濕度則上升,當相對濕度達到100%時,則出現水珠,進風巷則較潮濕;冬季,當冷空氣進入井下后,其溫度相對上升,飽和能力逐漸變大,故相對濕度下降,進風巷空氣比較干燥。至于礦井總回風巷,不論冬夏,相對濕度都比較高,非常潮濕,其原因就是采掘工作面溫度比較高,從工作面到總回風巷風流是在不斷的降溫,相對濕度逐漸增大。

  91、處理礦井淤泥、粘土和流砂潰決事故時,救護隊的任務是什么?

  答:救護隊的任務是救助遇險人員,清除透入井巷中的淤泥、粘土或流砂,恢復事故區的通風。如果通風正常,則清除工作應由事故礦井負責自行組織清理。

  92、怎樣搶救高溫中暑的傷員?

  答:在處理礦井火災事故中遇到高溫中暑的傷員,必須因地制宜,及時進行搶救。即:(1)迅速轉送陰涼通風而又安全的巷道解開衣服,脫掉膠靴,讓其平臥,頭部不要墊高。(2)降溫:用凈水或50%酒精擦傷員全身直至使皮膚發紅,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可放在風筒口吹,也可放在巷道涼水溝中浸濕降溫。(3)補充水分或無機鹽類,對于能飲水的傷員,應使其喝足涼鹽水或其它飲料。(4)嚴重中暑的人員,現場有困難,應在精心護理下,迅速轉送到地面醫院。

  93、為什么你的氧氣瓶在充填室充氣后的壓力高,等裝到呼吸器上以后進行檢查時發現壓力變低了呢?怎樣估算呢?

  答:這是因為溫度的降低導致了氧氣瓶內的壓力降低的緣故。根據氣體定律: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壓力與溫度成正比。即:P1 /T1 =  P2/T2    

  P—絕對壓力    單位:Pa(帕);KPa(千帕);MPa(兆帕)

  T—絕對溫度, 單位:K

  T  = t+273(K),  t為攝氏溫度℃

  例:氧氣瓶充氧后溫度為50℃,壓力為22MPa,檢查時溫度為25℃,壓力應為多少?

  已知:P1=22MPa.            T1=50+273=323   K           T2=25+273=298   K

  求:P2=?

  解:P2= P1×T2 / T1 = 22×298/323 =20.3(MPa)

  答:檢查時的壓力約為20.3MPa

  94.某礦井下一條廢棄的巷道,斷面積為6m2,長度為200m,巷道內充滿了有害氣體。試計算當氣壓由106KPa降至100KPa時,巷道內排出了多少有害氣體?可充滿斷面為6m2的巷道多少米?

  已知:巷道體積V1=6×200=1200 m3               P1=106 KPa            P2=100KPa

  求:V2=?    ?V=?  L=?

  解:根據波義耳定律: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氣體的壓力與體積成反比。

  即:P1/P2 = V2/ V1    

  V2= V1× P1 / P2 = 1200×106 /100 =1272 (m3)

  V=V2--V1=1272--1200=72 (m3)

  L=72/6=12 (m)

  答:當氣壓由106KPa降至100KPa時,巷道內排出了72m3有害氣體,可充滿斷面為6m2的巷道12m。

  95.某礦一掘進工作面掘至400m時中部著火,必須封閉。巷道斷面積為6m2,正常供風量為100m3/min,回風流瓦斯濃度為0.2%.必須在多長時間內封閉完?

  已知:掘進工作面空間為400×6 =2400(m3);正常供風量為100(m3/min);瓦斯濃度為0.2% 瓦斯爆炸下限為5%

  求:瓦斯聚積到爆炸下限的時間為t=?

  解:絕對瓦斯量為:100 ×0.2%= 0.2 (m3/min);

  t= 2400×(5%-0.2%)/0.2=576(min)

  答:必須在著火后576min內封閉完。

  96.某小煤礦,有一上山掘進工作面,坡度為15度,斷面為4m2。掘進到100m時,井下突然發水,立井被淹20m,掘進工作面有8名工人。請問這8名工人是否被淹?當立井水位繼續升高到30m時,這8名工人有無生還希望?(15度的正弦值為:0.258)

  解:根據題意可作示意圖:

  由示意圖可以看出: Sin150=0.258×100

  150

  X=Sin150×100=25.8(m) >20m

  答:8名工人不會被淹;當立井水位繼續升高到30m時,這8名工人還有生還希望,因為掘進工作面是一個封閉的空間,還有一定空間的壓縮空氣供人呼吸。

  97什么是爆炸三角形?分為幾個區?有那些用途?爆炸三角形原理和應用 。甲烷與空氣混合時,混合氣體中甲烷的爆炸下限為5%,上限為16%。如有惰性氣體加入,則隨著惰性氣體組分的增加,甲烷的爆炸上限將明顯下降,爆炸下限略有增大;當惰性氣體增加到一定量時,爆炸上下限將匯合于一點。在氧氣于甲烷組分的坐標圖上,甲烷上、下限濃度變化的軌跡為一三角形,稱為爆炸三角形(見下圖)。

  一般分為爆炸區(1)、不存在的混合區(2)、不爆炸區(3、4)。

  利用瓦斯爆炸三角形是確定混合氣體爆炸性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測定災區的CH4、O2等氣體的含量,按照爆炸三角形的計算方法計算其混合濃度在爆炸三角形所處的位置,確定混合氣體是否有爆炸危險,為救災提供決策依據。如果混合濃度點落在1區,則混合氣體具有爆炸性。

  98、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體系的目標是什么?

  答:(1)建立組織嚴密、協調有效、快速反應、協同救援的專業化礦山應急救援隊伍;(2)及時有效地組織各類礦山事故的搶險救災,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3)整合礦山應急救援資源,發揮國家、地方政府、礦山企業和有關中介組織的作用,提高國家應對礦山事故的綜合能力。

   99、國家局礦山救援指揮中心是什么時間正式成立的?其職責范圍有哪些?

  答:國家局礦山救援指揮中心成立于2003年2月26日。

  其職責范圍:(1)組織協調全國礦山應急救援工作; (2)負責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工作; (3)組織起草有關礦山救援方面的規章、規程和安全技術標準; (4)承辦礦山應急救援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工作; (5)負責全國礦山救護比武、礦山救護隊伍資質認證工作,承辦全國礦山救護技術培訓工作; (6)承辦有關國際礦山救護技術交流與合作項目; (7)完成國家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100、常用術語中英文對照

  (1)平峒—Adit               (2)風井—Air lock   (3)風路—Air way

   (4)替補—Alternate   (5)大氣壓力—Atmospheric pressure

  (6)輔助風機—Auxiliary fan  (7)垮落的—Caved

  (8)候補隊—Backup team         (9)密閉墻—Bulkhead

  (10)隔離—Barricading       (11)多用氣體測定儀—Multi-Gas instrument

  (12)風橋—Overcast               (13)回風風流—Return air

  (14)隊繩—Team line              (15)安全基地—Fresh air base

  (16)頂板—Back/Roof             (17)風障布—Brattice cloth

  (18)裂隙—Feeder                  (19)進風巷道—Intake

  (20)熾熱—Intense heat       (21)斜井—Incline/Slope

  (22)生還者—Survivor           (23)支柱—Stull/Prop

  (24)溜眼—Ore pass              (25)工作地點—Working place

  (26)暗井—Winze                   (27)水倉—Sunp

  (28)協調員—Attedant           (29)不能通行的—Impassible

  (30)不能訪問地帶—Inacessible areas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都匀市| 达孜县| 昌邑市| 舞阳县| 宁南县| 濮阳市| 玉溪市| 达拉特旗| 安塞县| 南开区| 竹山县| 梁平县| 乐都县| 泸水县| 西昌市| 忻州市| 印江| 瓦房店市| 宜黄县| 涟源市| 广德县| 青岛市| 德化县| 荣成市| 宜章县| 聊城市| 福安市| 莱芜市| 包头市| 专栏| 格尔木市| 太白县| 中卫市| 米易县| 涟源市| 吉林省| 射阳县| 文安县| 丁青县|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