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培訓試題
姓名: 工作部門:
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于( )正式實施。
A. 2001年10月27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2.職業病指( )。
A. 勞動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勞動過程中因接觸粉塵、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疾病 D. 工人在職業活動中引起的疾病
3.( )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A. 接觸職業有害作業的工人 B. 職業病病人
C. 接觸有毒、有害的勞動者 D. 接觸矽塵工人
4.我國衛生部、勞動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02衛法監發108號《職業病名單》
新頒布的職業病名單分( )
A 9類115種 B 10類105種 C 10類115種 D 9類105種
5.用人單位對從事( )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
A、體力勞動 B、腦力勞動 C、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
6.2002年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職業病目錄中列出的法定塵肺不包括:( )。
A.鋁塵肺 B.石墨塵肺 C.木工塵肺 D.電焊工塵肺
7.游離二氧化硅粉塵能引起接觸粉塵的職工得( )病。
A.鼻腔癌 B.皮膚腫瘤 C.矽肺 D.食道癌
8.生產性噪聲或工業噪聲分為( )。
A.空氣動力噪音和機械性噪音 B.空氣動力噪音、機械性噪音和電磁性噪音
C.空氣動力噪音和電磁性噪音 D.空氣動力性噪音、機械性噪音電磁性噪音和氣體排放性噪音
9.對已經脫塵作業的工人,還應定期作何種處理 ( )
A.體內排塵處理 B.服用治療矽肺藥物 C.脫敏治療 D.定期體檢,以盡早發現異常 E.不需任何處理
10.某男性鍋爐操作工,在一個通風不良條件下,連續工作3—4小時,突然感到頭痛,頭暈等癥狀。患者面色潮紅,口唇呈櫻桃紅色,具有呼吸加快等表現。可疑何種毒物中毒 ( )
A.二硫化碳 B.二氧化碳 C.硫化氫 D.一氧化碳 E.氮氧化物
11.女性,23歲,織布廠擋車工兩年。近2個月來,感覺耳鳴,聽力下降。聽力測定發現聽閾提高16dB(兩耳)。下班后十幾個小時聽力才可恢復。此種現象稱之為 ( )
A.聽覺適應 B.暫時性聽閾位移 C.聽力損傷 D.噪聲性耳聾 E.永久性聽閾位移
12.高溫作業工人的胃腸道疾病應歸類于 ( )
A.職業病 B.法定職業病 C.職業性多發病 D.職業性疾患 E.職業特征
13.屬于一級預防的措施是( )
A.早期檢測病損 B.對已患病者作出正確診斷 C.患者及時脫離接觸有害因素
D.防止病情惡化和發生并發癥 E.以無毒物質代替有毒物質
14.“閃電型”死亡是由于接觸了高濃度的( )而死亡。
A.氨氣 B.甲醇 C.硫酸 D.硫化氫
15.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 )承擔。
A、醫療衛生機構 B、用人單位 C、勞動者
二、多項選擇題(共5題,每題4分,共20分)
1.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內的途徑有( )
A 呼吸道 B 皮膚 C 消化道 D 神經系統
2. 在職業衛生行業中,經常所說的“三苯”是指( )
A 苯 B甲苯 C二甲苯 D苯酚
3.引發職業病的條件:( )
A 有害物質的性質 B 作用人體的量(劑量-濃度、接觸時間)
C 設備防護條件 D 個體健康狀況
4.高溫中暑,按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分為( )類型。
A熱痙攣 B熱衰竭 C熱射病 D熱昏迷
5.常用的工業毒物危害治理措施包括( )。
A.密閉、通風、排毒系統B.設局部排氣罩C.排出氣體的凈化
D.個體防護E.及時排出廠外
三、判斷題(共5題,每題3分,共15分)
1.噪聲對人體的危害就是對聽覺系統的暫時性或長期病理損傷。( )
2.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也是強致突變物之一( )
3.錳中毒早期癥狀有全身乏力、肌肉關節酸痛、口內金屬味、輕度神經癥,腹絞痛。( )
4.制鞋企業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是粘合劑中的揮發性物質“苯酚”。( )
5.電焊工人除應注意眼睛防護外,還應防止焊塵、焊煙對人體的危害。( )
四、簡答題(共2題,每題10分,共20分)
1.你所工作的崗位存在哪些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別會對人體造成什么危害?
2.李某體檢時發現活動性肺結核,他可以到接觸粉塵的崗位工作嗎?為什么?
上一篇:《煤礦職業安全健康》試題庫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