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詞解釋題(10題,2分)
1. 安全法規
2. 危險源
3. 事故
4. 安全教育
5. 化學危險品
6. 特種作業
7. 火災
8. 粉塵
9. 安全人機工程學
10. 人機關系
二、判斷題(20題,1分)
1. 安全工程的研究對象最初主要是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事故。()
2. 安全法規實質上是安全行為的模擬或抽象描述。()
3. 安全工程是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跨門類綜合性學科。(
4. 事故后果可分為對人的傷害、對環境的破壞及財產的損失三大類。()
5. 第二類危險源包括人、物、財產三個方面的問題。()
6. 加強管理是重大危險源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7. 危險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評價危險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嚴重程度,以尋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
8. 任何事故的發生都是孤立的、不確定的。()
9. 局部電傷是指在電流或電弧作用下,人體部分組織完全地遭到損傷。()
10. 墜落事故是人體在高處所具有勢能的意外釋放。()
11. 凡是對人體、動植物體、纖維制品及金屬等造成強烈腐蝕的物品,稱腐蝕物品。()
12. 在爆炸危險場所使用的特種設備,還必須符合防爆安全技術要求。()
13. 起重機械與壓力容器是工業生產、基本建設、交通運輸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設備。)
14.交通事故隱患具有頻發性,故交通事故是大概率事件。()
15. 物質燃燒的三個基本條件: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
16. 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僅與有害物質的性質有關。()
17.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勞動者。()
18. 職業病屬于不可逆性損傷,很少有痊愈的可能。()
19. 人機關系的最佳匹配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機系統設計。()
20. 系統的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統工程的核心內容,它是安全評價的基礎。()
三、填空題(20題,2分)
1. 安全法規的特性有:___、___、___、___、強制性。
2. 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可以概括為“___、___”。
3. 根據危險源在事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把危險源分為___和___。
4. 按評價結果類型可將危險評價分為___和___。
5. 按事故危害對象的不同,可將事故分為___、___和___。
6. 事故分析方法有多種,大體歸納為___、___、和系統安全分析法三種類型。
7. 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___、___、___三個方面。
8. 事故應急救援的特點是___、___和___。
9. 影響電擊傷害程度的因素有:___、___和___。
10. 防止化學危險品事故的技術措施有:___、___、___。
11. 起重機械包括___、___、___、___等類型。
12. 電梯按操作控制方式分為___、___、___和群控方式等。
13. 壓力容器的破壞形式主要有:塑性破壞、___、疲勞破壞___、___、和壓力容器爆炸。
14. 交通事故指的是在交通運輸過程中發生的危害___、___、___和___的事故。
15. 火災的發展過程可分為4個階段:___、___、___和___。
16. 常用的滅火方法有___、___、窒息法和___。
17. 生產過程中的職業有害因素有:___、___、___。
18. ___或毒物主要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這種形式對人體作用最強。
19. 由___和___兩部分結合形成的集合體稱為人機系統。
20. 系統具有___、___、___、___、___和動態性等特征。
四、 簡答題(4題,5分)
1. 說明兩類危險源辨識的原則。
2. 試述事故調查與事故處理間的關系。
3. 墜落傷害事故類型及預防措施。
4. 噪聲對人有哪些危害,有哪些防護措施?
下一篇:工務作業勞動安全試題